-
题名黄东海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
-
作者
何源鸿
徐国杰
陈立奇
龚天骄
王宇程
曾程昱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极地与海洋研究院
-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6190)。
-
文摘
本文根据2022年4月10日至26日我国东部海域大气气溶胶及走航气象的观测数据,对黄东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时空分布、粒径谱分布特征以及观测中发生的新粒子生成(NPF)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靠近陆地的江苏沿海地区海洋气溶胶总数浓度为150.79~313.14个/cm^(3),而远离陆地的远海海域气溶胶总数浓度仅为70个/cm^(3)左右;数浓度谱总体呈双峰分布,靠近陆地的海区峰值更高,且温度、湿度均未与气溶胶数浓度呈线性相关性。通过计算可知,本次航测中NPF事件的生成速率(FR)为0.14~1.45/(cm^(3)·s),生长速率(GR)为2.84~17.00 nm/h。与陆地NPF事件对比,本次海上观测到的核模态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要低1~2个数量级,但生成速率和增长速率并无较大差异,因此,核模态气溶胶数浓度及新粒子生成速率并不是新粒子增长过程的主导因素。对观测过程中的一次NPF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核模态气溶胶,积聚模态气溶胶数浓度的增加具有延后性。
-
关键词
黄东海
大气气溶胶
海洋气溶胶
气溶胶粒子谱分布
新粒子生成
-
Keywords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atmospheric aerosol
marine aerosol
aerosol particle spectrum distributio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