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QTOF MS的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程贤 毕良武 +3 位作者 曾维星 赵振东 陈玉湘 张笮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60,共11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 MS)技术对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扫描,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获取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同时获取准分子离子的二级特征离子碎片,并对化合物质谱裂解路径进行研究,最后基于高...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 MS)技术对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扫描,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获取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同时获取准分子离子的二级特征离子碎片,并对化合物质谱裂解路径进行研究,最后基于高分辨数据和二级质谱信息对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对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定性分析,在肉桂枝叶蒸油剩余物中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包括2个酚类成分,3个黄酮类成分,5个糖苷类成分,4个醇类成分,3个醛类成分和9个酸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枝叶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裂解路径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肉桂蒸油剩余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贤 毕良武 +3 位作者 曾维星 赵振东 陈玉湘 张笮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对不同部位的肉桂蒸油剩余物(CR)进行了2次提取,并使用AB-8大孔树脂对提取物中的黄酮和多酚进行纯化,同时建立了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和6种主要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对不同部位的肉桂蒸油剩余物(CR)进行了2次提取,并使用AB-8大孔树脂对提取物中的黄酮和多酚进行纯化,同时建立了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和6种主要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80%的乙醇作为洗脱溶剂进行纯化后,能够使样品中黄酮和多酚的含量提高2.6~4.2倍,以肉桂叶蒸油剩余物(LR)、肉桂枝蒸油剩余物(TR)、肉桂皮蒸油剩余物(BR)为原料的提取物纯化样品中,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8.50%、53.93%和44.48%,总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2.60%、37.56%和28.16%。LR、TR和BR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香豆素或肉桂酸;6个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R>BR>LR。TR和BR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2 g/L时达到最大,分别为8.2和8.0 U/mL,达到Vc的60%以上;TR、BR和LR提取物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0.017、0.021和0.150 g/L,略高于Vc的0.012 g/L;TR提取物清除·OH的IC50值为0.12 g/L,对·OH清除率达到Vc的80%左右。TR和BR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和·OH清除效果明显,而LR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生物预处理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曾维星 程贤 +2 位作者 张笮晦 毕良武 赵振东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2,共8页
生物预处理技术运用于天然产物提取是借助微生物或生物酶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对天然资源进行处理,破坏植物原料的细胞壁,促进天然产物释放到提取介质中,以提高分离效率,有助于保证天然产物活性。生物预处理技术按形式可以分为微生物发... 生物预处理技术运用于天然产物提取是借助微生物或生物酶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对天然资源进行处理,破坏植物原料的细胞壁,促进天然产物释放到提取介质中,以提高分离效率,有助于保证天然产物活性。生物预处理技术按形式可以分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酶处理技术。针对2种生物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预处理 天然产物 提取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下肉桂枝叶内生细菌物种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维星 程贤 +4 位作者 毕良武 卢言菊 陈玉湘 赵振东 张笮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空白组(C)和经过生物预处理的2组(水预处理组,W;酵母液预处理组,Y)肉桂枝叶18个样本的内生菌进行基因测序。物种组成分析发现C组特有物种数为56个,W组为50个,而Y组达到了100个;3组样本中的变形菌门等丰度较高,总丰度...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空白组(C)和经过生物预处理的2组(水预处理组,W;酵母液预处理组,Y)肉桂枝叶18个样本的内生菌进行基因测序。物种组成分析发现C组特有物种数为56个,W组为50个,而Y组达到了100个;3组样本中的变形菌门等丰度较高,总丰度占比达到了96%。对18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Y;和W;具有显著差异性。物种差异分析对比C组发现3组样本中厚壁菌门等为显著差异。对W、Y2组进行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发现W组中甲基杆菌门的丰度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Y组中,厚壁菌门对组间差异存在最显著影响,同时其丰度对差异效果影响也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枝叶 基因测序技术 生物预处理 内生菌 差异分析
下载PDF
生物预处理对肉桂枝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曾维星 程贤 +3 位作者 毕良武 李胜男 陈玉湘 赵振东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分别使用加水、加酵母液、45天陈化的方式对新鲜肉桂枝叶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肉桂油,GC-MS鉴定肉桂油化学成分;最后利用UHPLC-QTOFMS技术对肉桂枝叶甲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肉桂枝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 分别使用加水、加酵母液、45天陈化的方式对新鲜肉桂枝叶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肉桂油,GC-MS鉴定肉桂油化学成分;最后利用UHPLC-QTOFMS技术对肉桂枝叶甲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肉桂枝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液预处理原料枝叶后肉桂油提取得率相对于空白组提高20.63%;以生物预处理干预后所得肉桂油和自然陈化后所得肉桂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基本一致。利用UHPLC-QTOFMS从4组肉桂枝叶的甲醇提取物混合样品中共鉴定出34个化合物,包括酸类17个、醇类5个、苷类4个、醛类3个、黄酮类3个和酯类2个。通过对34个化合物进行差异分析,发现酵母液预处理后肉桂枝叶甲醇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提高,非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变化趋势与自然陈化干预下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液相色谱-质谱 成分鉴定 差异分析
下载PDF
肉桂多糖的结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胜男 程贤 +3 位作者 毕良武 曾维星 陈玉湘 赵振东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探讨肉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将肉桂水提物(CE)除蛋白得到粗多糖,通过纤维素DE-52离子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进行分级分离得到肉桂中性多糖(CNP)。经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CNP的相对分子质量(M_(r)),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 为探讨肉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将肉桂水提物(CE)除蛋白得到粗多糖,通过纤维素DE-52离子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进行分级分离得到肉桂中性多糖(CNP)。经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CNP的相对分子质量(M_(r)),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中性多糖的单糖组分,通过甲基化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定其单糖的连接方式,采用体外化学模型研究CNP对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NP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为3630;主要的单糖为葡萄糖;单糖的3种连接方式为1,4,5-Ac_(3)-2,3,6-Me_(3)-Glu、1,5-Ac_(2)-2,3,4,6-Me_(4)-Glu、1,5,6-Ac_(3)-2,3,4-Me_(3)-Glu。CNP清除自由基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 g/L时,CNP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最大为84%,ABTS^(+)·的清除率达到60%。虽然CNP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比Vc低,但当CNP质量浓度较高(0.5 g/L)时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Vc相当。因此CNP抗氧化活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人鼻病毒3C蛋白酶发酵工艺研究
7
作者 曾维星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44-48,54,共6页
作为一种通过切割方式去除融合蛋白标签的工具酶,人鼻病毒3C蛋白酶除应用于学术研究外,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如在mRNA的体外转录合成中,需要用到3C蛋白酶去除若干合成酶因为各种目的所携带的标签。随着当前mRNA相关管线的扩增,对该酶的... 作为一种通过切割方式去除融合蛋白标签的工具酶,人鼻病毒3C蛋白酶除应用于学术研究外,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如在mRNA的体外转录合成中,需要用到3C蛋白酶去除若干合成酶因为各种目的所携带的标签。随着当前mRNA相关管线的扩增,对该酶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从产业化角度考虑,极有必要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产3C蛋白酶进行工艺研究,为其放大至生产提供依据,具体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借助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表达3C蛋白酶的大肠杆菌发酵培养基,确定培养基中对菌体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及最优浓度,即酵母粉4.94 g·L^(-1),蛋白胨8.60 g·L^(-1),甘油9.54 g·L^(-1),随后进行7 L发酵罐的放大发酵研究,确定pH值6.90~7.10,DO值15%~30%,培养温度37℃,诱导温度22℃的发酵条件,并考察了甜菜碱、山梨醇对菌体表达3C蛋白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蛋白酶 响应面法 培养基 发酵 可溶性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