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胜彬 黄映红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我社区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持续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及...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我社区6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持续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疾病相关指标均接近,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尿酸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出现一定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有助于提升氨氯地平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社区老年人 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胜彬 黄映红 陈伟新 《内科》 2016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降脂药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降脂药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以及患者合理运动、合理饮食及合理用药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合理运动、合理饮食及合理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脂药治疗可有效改善退休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老年人 治疗 生活方式 阿托伐他汀钙
下载PDF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胜彬 黄映红 陈伟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851-85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面对面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下占61.3%;女性(53.9%)略高于男性(46.1%);初...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面对面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下占61.3%;女性(53.9%)略高于男性(46.1%);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比71.8%;医保制度主要为综合医保(21.4%)与城乡居民医保(73.6%);1级高血压占70.4%,2级高血压占23.5%,3级高血压占6.1%;单药方案治疗占46.6%,复方制剂治疗占23.3%,二联用药治疗占30.1%。其中各年龄组年均药物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文化水平高、非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合并有并发症、血压水平高及非复方制剂治疗方案的患者年均药物费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文化水平高、非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合并有并发症、血压水平高及非复方制剂治疗方案是导致社区高血压患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应全面结合患者各项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提高依从性与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费用 影响因素 依从性
下载PDF
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指标的策略
4
作者 曾胜彬 《科技信息》 2007年第5期67-67,61,共2页
疲劳抗力指标受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加工方法、实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设计手册中应提供的疲劳强度指标、材质不明,数据单一,增大了设计过程的盲目性。提高手册中疲劳抗力指标的可靠度,是提高机械设计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本... 疲劳抗力指标受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加工方法、实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设计手册中应提供的疲劳强度指标、材质不明,数据单一,增大了设计过程的盲目性。提高手册中疲劳抗力指标的可靠度,是提高机械设计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从疲劳破坏的特征出发,分析了传统设计方法,结合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指标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准则,得出了提高机械设计疲劳极限指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疲劳 影响因素 极限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