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纤维素的熔体静电纺丝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良滨 谭晶 +3 位作者 何雪涛 李好义 杨卫民 丁玉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制备连续纳米纤维的工艺。熔体法静电纺丝技术不使用溶剂,绿色环保。探索了改性醋酸纤维素(CA)的熔体静电纺丝技术,考察了不同纺丝条件如纺丝温度和纺丝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制备连续纳米纤维的工艺。熔体法静电纺丝技术不使用溶剂,绿色环保。探索了改性醋酸纤维素(CA)的熔体静电纺丝技术,考察了不同纺丝条件如纺丝温度和纺丝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并通过MFR测试、纺丝纤维XRD表征、SEM分析表征了不同纺丝实验条件下制备纤维的性能,得出醋酸纤维素在熔体温度为190℃,纺丝距离为14 cm,纺丝电压为63 k V时获得的纤维直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醋酸纤维素 纤维直径 增塑剂 纺丝电压
下载PDF
聚乳酸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卫逢 丁玉梅 +4 位作者 陈宏波 李好义 曾良滨 陈明钟 杨卫民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提出气流辅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和装置,电纺得到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PLA)。利用正交实验测试了纺丝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风温、风速、电压、聚乙二醇(PEG)含量对纤维直径和标准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EG含量对纤维直径有最显... 提出气流辅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和装置,电纺得到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PLA)。利用正交实验测试了纺丝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风温、风速、电压、聚乙二醇(PEG)含量对纤维直径和标准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EG含量对纤维直径有最显著的影响,其次为电压、风温和风速。而对纤维标准差影响由大到小分别是风速、风温、PEG含量和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气流辅助 聚乳酸 聚乙二醇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聚丙烯纤维的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曾良滨 何雪涛 +3 位作者 谭晶 吴卫逢 杨卫民 李好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1,共6页
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制备不同纺丝温度条件的聚丙烯纤维。获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10 nm,单个喷头产量达13 g/h;电纺纤维接触角分布在140°~150°,对比数据发现接触角与纤维直径无明显关系;聚丙烯纤维棉相对机油的最大... 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制备不同纺丝温度条件的聚丙烯纤维。获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10 nm,单个喷头产量达13 g/h;电纺纤维接触角分布在140°~150°,对比数据发现接触角与纤维直径无明显关系;聚丙烯纤维棉相对机油的最大初始吸油率、吸油倍率和保油率分别为235、158和62 g/g。初步探究吸油机理表明,吸油倍率随纤维直径的减小、孔隙率的增加、油品黏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纤维样本重复吸/放油7次后,其吸油倍率为原来的5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聚丙烯纳米纤维 吸油倍率 吸油机理
原文传递
熔体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纤维的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卫逢 丁玉梅 +4 位作者 李好义 陈宏波 曾良滨 刘晓凤 杨卫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利用熔体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并添加蔗糖脂肪酸酯(SE)细化电纺纤维减少降解率。对纤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吸油倍率和油水选择性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LA/SE纤维平均直径最细达到1.73μm,对水接触角在135°~1... 利用熔体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并添加蔗糖脂肪酸酯(SE)细化电纺纤维减少降解率。对纤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吸油倍率和油水选择性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LA/SE纤维平均直径最细达到1.73μm,对水接触角在135°~140°;纯PLA纤维对机油、原油、柴油、花生油的吸附倍率分别为99、72、56和66 g/g,而PLA/SE纤维对这些油品的吸油倍率分别为129、98、63和87g/g,明显高于纯PLA纤维;PLA/SE纤维的油水吸附选择性高达1000倍,同时具有良好的浮力和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另外,温度对纤维的吸油倍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吸油材料 聚乳酸超细纤维 吸油倍率 油水选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