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F血管鞘在细径静脉的自体标准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莹晖 吴潮清 +3 位作者 唐盛 韦俏宇 姚璐 彭小梅 《微创医学》 2021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6F血管鞘在细径静脉的自体标准动静脉内瘘(AV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自体标准AVF术的慢性肾衰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20 mL/(min·1.73 m^(2))]细径静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自然状态下头静脉内径为1.5~2.0 ... 目的探讨6F血管鞘在细径静脉的自体标准动静脉内瘘(AV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自体标准AVF术的慢性肾衰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20 mL/(min·1.73 m^(2))]细径静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自然状态下头静脉内径为1.5~2.0 mm)共100例,随机分为血管鞘手术组(n=50)和常规手术组(n=50)。常规手术组采用自体标准AVF术的常规手术方法,血管鞘手术组在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之前先用6F血管鞘直接机械扩张及间接液压扩张头静脉,其他操作同常规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内瘘通畅情况,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头静脉流出道内径、内瘘自然血流量并评价内瘘成熟率,记录术后并发症(狭窄、闭塞)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瘘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血管鞘手术组的头静脉流出道内径大于常规手术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血管鞘手术组内瘘自然血流量大于常规手术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瘘成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3个月,血管鞘手术组的内瘘成熟率高于常规手术组(均P<0.05)。术后12个月,血管鞘手术组患者的内瘘相关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在细径静脉患者中使用6F血管鞘行自体标准AVF手术效果明显,可扩大头静脉流出道的内径,增大内瘘的自然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内瘘狭窄和闭塞。而且6F血管鞘价格便宜,术中使用6F血管鞘扩张血管操作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鞘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宁建平 杨椹 +3 位作者 宁晨 曾莹晖 刘伦志 刘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0)与糖尿病氯沙坦干预组(n=10)[氯沙坦20mg/(kg.d)];分...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0)与糖尿病氯沙坦干预组(n=10)[氯沙坦20mg/(kg.d)];分别于第8周、第16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阅片并计算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与IL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和ILK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加(P<0.01),ILK与α-SMA呈正相关(rs=0.621,P<0.05);氯沙坦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ILK,α-SMA与Vimentin表达均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ILK高表达与EMT,二者之间可能有着重要联系;氯沙坦可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表达,阻抑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整合素连接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氯沙坦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椹 宁建平 +2 位作者 曾莹晖 刘伦志 刘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199-201,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ILK表达增高,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同时TGF-β1表达亦增高,并与ILK表达呈正相关性。氯沙坦组大鼠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有ILK的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一致,并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氯沙坦能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损伤 整合素连接激酶转化生长因子-β1氯沙坦
下载PDF
肝吸虫相关胸腔积液4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韦彩周 黄陆颖 +1 位作者 曾莹晖 吕劲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0期1825-1827,共3页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胸腔积液 嗜酸粒细胞增多
下载PDF
TM5275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坛 伍秋霞 +7 位作者 彭小梅 王浩宇 曾莹晖 刘园园 韦俏宇 曾剑峰 冯海云 钟键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7期714-719,共6页
目的探讨TM5275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法检测... 目的探讨TM5275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B淋巴细胞瘤基因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M5275可抑制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可诱导系膜细胞的PAI-1、a-SMA蛋白及细胞外基质FN、Collagen-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M5275干预可抑制其表达。与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抑凋亡蛋白Bcl-2无明显表达,在三组中未能检测出。结论TM5275可抑制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同时通过诱导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促进异常增殖的系膜细胞凋亡,具有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潜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凋亡 细胞外基质 纤维化
下载PDF
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永东 宁建平 +3 位作者 李文星 曾莹晖 陆小兰 张义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大黄酸干预组[R组,n=12,大黄酸100mg/(kg·d)灌...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大黄酸干预组[R组,n=12,大黄酸100mg/(kg·d)灌胃]。成模后第8周末及1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钙档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13,(TGF-β1)的表达。结果(1)与N组比较,D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2)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阳性表达显著低于N组,α-SMA、FN和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E-cad表达和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s=-0.60,P〈0.05),α-SMA、FN表达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88,P〈0.05;rs=0.91,P〈0.01);(3)R纽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D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cad的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α-SMA、FN和TGF-β1表达较D组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阻抑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药理学 糖尿病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