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种交配组合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曾运丁 王超 +1 位作者 周爱国 邹记兴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对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及杂交鳢作为亲鱼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得到的九种组合鳢的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做了比较分析。其中G1—G9分别代表斑鳢(♀)×斑鳢(♂)、斑鳢(♀)×乌鳢(♂)、斑鳢(♀)×杂交鳢(... 对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及杂交鳢作为亲鱼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得到的九种组合鳢的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做了比较分析。其中G1—G9分别代表斑鳢(♀)×斑鳢(♂)、斑鳢(♀)×乌鳢(♂)、斑鳢(♀)×杂交鳢(♂)、乌鳢(♀)×斑鳢(♂)、乌鳢(♀)×乌鳢(♂)、乌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杂交鳢(♀)×乌鳢(♂)、杂交鳢(♀)×杂交鳢(♂)。结果显示:从血液生理指标来看,红细胞计数(RBC)结果为G2>G4>G1>G5>G8>G9>G7>G6>G3,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为G2>G4>G5>G6>G1>G9>G3>G7>G8,血栓细胞计数(PLT)结果为G2>G1>G4>G5>G8>G9>G7>G6>G3,血细胞压积(HCT)的结果为G2>G1>G4>G5>G8>G9>G7>G3>G6,血红蛋白(HGB)的结果为G2>G1>G4>G5>G8>G9>G6>G7>G3,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MCH)的结果为G4>G5>G2>G1>G6>G8>G9>G7>G3,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MCHC)的结果为G4>G5>G2>G1>G6>G8>G3>G9>G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无显著差异。从血液生化指标来看,总蛋白(TP)的大小为G5>G4>G2>G1>G6>G3>G7>G8>G9,谷草转氨酶(AST)的大小为G2>G4>G1>G5>G3>G6>G7>G8>G9,甘油三酯(TG)的大小为G5>G1>G2>G4>G3>G6>G7>G8>G9,胆固醇(CHOL)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九种交配组合鳢的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可以看出,G2(斑鳢(♀)×乌鳢(♂))和G4(乌鳢(♀)×斑鳢(♂))相对于其他的组合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鳢(Channa)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杂交鳢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爱国 茅沈丽 +3 位作者 王超 邹青 曾运丁 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水温25.8~30.0℃,将初始体重91.6~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 水温25.8~30.0℃,将初始体重91.6~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重的损失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饥饿至第9周时达(20.32±2.16)%;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脂体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饥饿0~7周,杂交鳢全鱼水分含量逐步上升,饥饿开始时为68.26%,至第7周时达72.51%;灰分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脂肪、蛋白质和比能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脂肪含量和比能值下降较为明显,饥饿至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2.46%和22.56%;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不明显,饥饿5~7周内显著下降(P<0.05)。判断杂交鳢在整个饥饿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饥饿胁迫 生长 生化组成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程静 茅沈丽 +3 位作者 梁日深 邹青 曾运丁 邹记兴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24,共5页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以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效果最好,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氨基酸总量方面,除去2%蚯蚓粪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添加7.5%蚯蚓实验组氨基酸总量最高;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7.5%蚯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实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和蚯蚓粪均可提高EAAI值,以添加7.5%蚯蚓时EAAI值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一定浓度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改善草鱼肌肉品质的趋势,以添加7.5%蚯蚓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蚯蚓粪 草鱼 肌肉品质
下载PDF
斑鳢与乌鳢杂交及回交子代生长和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超 吕子君 +1 位作者 曾运丁 邹记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7-471,共5页
为选育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的鳢,以乌鳢Channa argus(A)、斑鳢Channa maculate(M)和杂交鳢(乌鳢♂×斑鳢♀,MA)各自进行自交、反交和回交繁殖出的9种鳢为试验对象,养殖90 d后,比较了9种鳢的生长、免... 为选育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的鳢,以乌鳢Channa argus(A)、斑鳢Channa maculate(M)和杂交鳢(乌鳢♂×斑鳢♀,MA)各自进行自交、反交和回交繁殖出的9种鳢为试验对象,养殖90 d后,比较了9种鳢的生长、免疫和消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生长方面,斑鳢的自交组合(MM)存活率为82.33%,显著优于其他组合(P<0.05);杂交组合MA(斑鳢♀×乌鳢♂)和MM的总增重分别为8908、8732 g,明显高于其他组合;MA的特定生长率为0.84%/d,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乌鳢的自交组合(AA)、MM和杂交组合AM(乌鳢♀×斑鳢♂)的饵料系数分别为1.22、1.22、1.31,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0.05)。(2)在免疫方面,MA和AM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别为1.637 2、1.613 8 U/m L,高于其他组合;AA、AM和MA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为163.10、159.09、155.03 U/m L,高于其他组合;AA和MA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7.47、7.48 nmol/m L,低于其他组合;MA和MM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为443.99、410.45 U/L,高于其他组合;而溶菌酶(LZM)和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l)含量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考虑9种组合鳢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发现乌鳢与斑鳢杂交组优于其自交组,自交组优于杂交鳢的回交组和自交组,其中,最符合选育目标的是MA,适宜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杂交 生长 免疫
下载PDF
蚯蚓和蚯蚓粪对改良鲫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邹青 林永贺 +1 位作者 曾运丁 邹记兴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10期47-52,共6页
试验分别选用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粪为添加剂,配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中投喂初始体重为(90.99±1.41)g改良鲫,100d,每组3个重复。研究赤子爱胜蚓或其蚓粪对改良鲫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添加蚯蚓组和添加蚓粪组... 试验分别选用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粪为添加剂,配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中投喂初始体重为(90.99±1.41)g改良鲫,100d,每组3个重复。研究赤子爱胜蚓或其蚓粪对改良鲫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添加蚯蚓组和添加蚓粪组中,改良鲫特定生长率分别在5.0%和4.0%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1±0.12和0.71±0.18。鲜蚯蚓的添加对改良鲫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4.0%的蚓粪可以显著提高改良鲫的特定生长率(P<0.05)。饲料系数在添加蚯蚓组和添加蚓粪组中,分别在5.0%和4.0%处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14±0.12和2.07±0.06。蚯蚓的添加对改良鲫饲料系数影响不显著(P>0.05)。4.0%蚓粪的添加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改良鲫的饲料系数。在饲料中添加蚯蚓和蚯蚓粪皆可以提高改良鲫肌肉营养成分,但添加蚯蚓的效果更佳。赤子爱胜蚓和蚯蚓粪在改良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0%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蚯蚓粪 改良鲫 饲料
下载PDF
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龙敏明 马建波 +2 位作者 周爱国 曾运丁 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2,共7页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且各组合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交配组合斑鳢(♀)×斑鳢(♂)、斑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及杂交鳢(♀)×杂交鳢(♂)在繁殖过程中,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其他组合,具有较强的繁殖优势,但其子代的生产性能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孵化方式对受精卵的发育与孵化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微流水孵化方式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孵化效果最好。雄亲鱼的重复催产次数会影响受精率及孵化率,一般以重复利用2~3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受精率 孵化率
下载PDF
不同水平蚯蚓和蚯蚓粪对改良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邹青 冼昶华 +2 位作者 林永贺 曾运丁 邹记兴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研究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及蚓粪对改良鲫(Carassius aurat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以赤子爱胜蚓及蚓粪为添加剂,配制了蚯蚓浆添加量分别为2.5%、5.0%、7.5%和蚓粪添加量分别为2.0%、4.0%、6.0%的6组饲料,进行了为期100 d的... 为研究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及蚓粪对改良鲫(Carassius aurat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以赤子爱胜蚓及蚓粪为添加剂,配制了蚯蚓浆添加量分别为2.5%、5.0%、7.5%和蚓粪添加量分别为2.0%、4.0%、6.0%的6组饲料,进行了为期100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5%的蚯蚓可极显著提高改良鲫整个肠道脂肪酶、后肠胰蛋白酶、后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后肠淀粉酶、前肠胃蛋白酶、中肠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饲料中添加4%的蚓粪,可极显著提高前肠和后肠脂肪酶、后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前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可极其显著降低中肠脂肪酶的活性(P<0.01)。(2)饲料中添加蚯蚓不会影响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在肠道和肝脏中的分布规律,试验组鱼的肝脏中未检测出脂肪酶活性。饲料中添加蚓粪不会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分布,但对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分布规律有影响。(3)从提高改良鲫消化酶活性的效果看,蚯蚓的作用优于蚓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蚯蚓粪 饲料添加剂 改良鲫 消化酶 活性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消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静 曾运丁 +2 位作者 茅沈丽 邹青 邹记兴 《河北渔业》 2012年第9期5-10,39,共7页
本研究首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消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显著提高了草鱼肝胰脏和前... 本研究首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消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显著提高了草鱼肝胰脏和前肠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以添加7.5%蚯蚓效果最好;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各试验组草鱼前肠肠道内部结构,结果表明,添加7.5%~10%蚯蚓可显著提高草鱼肠道褶皱高度、宽度和基层厚度。综上所述,在提高草鱼消化能力方面,以饲料中添加7.5%蚯蚓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蚯蚓粪 草鱼 消化
下载PDF
九种杂交组合鳢肉质常规营养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翠珍 陈金涛 +2 位作者 曾运丁 陈振龙 邹记兴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8,共6页
文章研究了九种交配组合鳢肉质常规营养指标,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鳢提供参考。九种交配组合来源于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 文章研究了九种交配组合鳢肉质常规营养指标,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鳢提供参考。九种交配组合来源于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的F1代,G3代表斑鳢(♀)×杂交鳢(♂)的F1代,G4代表乌鳢(♀)×斑鳢(♂)的F1代,G5代表乌鳢(♀)×乌鳢(♂)的F1代,G6代表乌鳢(♀)×杂交鳢(♂)的F1代,G7代表杂交鳢(♀)×斑鳢(♂)的F1代,G8代表杂交鳢(♀)×乌鳢(♂)的F1代,G9代表杂交鳢(♀)×杂交鳢(♂)的F1代。背部肌肉水分以G5含量最高,但与其他各组的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以G2最高,也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则以G1为最高,且与除G4、G5外的其他组差异显著。粗脂肪含量以G2、G3、G6、G7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鲜味氨基酸以G1最高,且与除G2外的其他组差异显著。总氨基酸含量G1最高,且显著高于G3、G5、G6、G7、G9,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G4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半必需氨基酸也是G4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G1外的其他各组。G1、G2、G4、G9这四组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其他各组,其中以G4最高。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均以G2最高,除G3组(∑SFA)外,G2显著高于其他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G1含量最高。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G2和G4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尤其是G2在大部分指标上优势明显,适宜作为主要养殖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鳢 乌鳢 杂交鳢 肉质
下载PDF
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超 曾运丁 +1 位作者 陈金涛 邹记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60-64,共5页
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又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 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又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分子免疫学等3个方面对鱼类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寄生虫病 鱼病 淡水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