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3 位作者 彭武和 吴湖炳 张振书 周殿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曾锦章,张万岱,彭武和,吴湖炳,张振书,周殿元胃主受纳和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脾升胃降的协调统一,胃降是胃肠道内容物顺利推进的动力机制,胃不降或不降反升可表现为一系列胃肠道运动功...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曾锦章,张万岱,彭武和,吴湖炳,张振书,周殿元胃主受纳和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脾升胃降的协调统一,胃降是胃肠道内容物顺利推进的动力机制,胃不降或不降反升可表现为一系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1)。本研究内容为胃排空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胃炎 中医辩证 胃排空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与胃粘膜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锦章 郑钦朝 +1 位作者 张万岱 张振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在胃粘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去氧胆酸钠(DOC)造成 SD 大鼠胃粘膜不同程度的损伤,按不同时间点取胃粘膜,以膜结合法测定细胞膜组份 PTK 活性。结果以对照组 PTK 活性作为基础值(100%),胃粘膜中度(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在胃粘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去氧胆酸钠(DOC)造成 SD 大鼠胃粘膜不同程度的损伤,按不同时间点取胃粘膜,以膜结合法测定细胞膜组份 PTK 活性。结果以对照组 PTK 活性作为基础值(100%),胃粘膜中度(20mmol/LDOC)损伤,30min 后 PTK 活性呈轻度下降(86.49%,p>0.05),1h 后开始上升(116.1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h 后急剧上升至峰值(260.69%,p<20.01),以后逐渐下降,损伤后6和12h PTK 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03.40%和160.6%,p<0.01,于24hPTK 活性又有所回升,为对照组的176.37%(p<0.01),48h 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重度(60mmol/L DOC)损伤后30min、1和3h,PTK 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分别为后者的51.36%、43.25%和72.39%(P均<0.01),虽然损伤后6h PTK 活性上升至对照组的115.19%,但 PTK 活性升高仅在12h(145.72%)以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 继续上升至对照组的184.07%(p<0.01),48h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66.04%,p<0.01)。5、10和20mmol/L DOC 所致损伤,3h PTK 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80.24%、215.87%和260.69%(P 均<0.01),PTK 活性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胃粘膜损伤后的早期,PTK 活性的迅速上升是胃粘膜快速修复以及维持其完整性的重要物质基础;PTK 活性低下使胃粘膜修复明显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K 对照组 活性 胃粘膜损伤 损伤 蛋白酪氨酸激酶 复明 修复 轻度 上升
下载PDF
胆汁返流征候群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7年第1期37-39,共3页
胆汁返流是胃部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和疾病,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胆汁返流征候群 病理机制 胃部疾病 胃镜检查 胃核素显象技术
下载PDF
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窦平滑肌电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2 位作者 张振书 张兵 周殿元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6年第2期130-131,154,共3页
目的:研究表明,胆汁返流性胃炎有严重的胃排空障碍,本文着重探讨胃窦平滑肌电生理水平上的改变在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可能的发病意义。方法:对13例胆汁返流性胃炎(R组),10例非胆汁返流性胃炎(N组)和7名健康志愿者(C组)的胃窦平滑肌电连续检... 目的:研究表明,胆汁返流性胃炎有严重的胃排空障碍,本文着重探讨胃窦平滑肌电生理水平上的改变在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可能的发病意义。方法:对13例胆汁返流性胃炎(R组),10例非胆汁返流性胃炎(N组)和7名健康志愿者(C组)的胃窦平滑肌电连续检测30分钟以上,比较平均慢波频率和胃节律紊乱的发生率和节律异常的严重程度。结果:各组平均慢波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组均可见胃节律异常,发病率在R组较高,为53.8%(7/13),C组和N组较低,分别为14.3%(1/7)和30.0%(3/10);程度上R组>N组>C组。结论:严重的胃窦平滑肌电节律紊可能是胆汁返流性胃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窦平滑肌电 胃排空障碍 胃黏膜
下载PDF
参与胃粘膜损伤修复的肽类物质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锦章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胃粘膜上皮的生长、更新和修复的过程受到严格调控,这一调控机制主要来自粘膜本身,有多种肽类物质参与。胃粘膜损伤后修复的机制有二种:上皮迁移和增殖;参与修复的肽类物质有EGF家族、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三叶肽家族、癌基因... 胃粘膜上皮的生长、更新和修复的过程受到严格调控,这一调控机制主要来自粘膜本身,有多种肽类物质参与。胃粘膜损伤后修复的机制有二种:上皮迁移和增殖;参与修复的肽类物质有EGF家族、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三叶肽家族、癌基因蛋白家族、胃肠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肽类 创伤和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去氧胆酸钠损伤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改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周殿元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7年第1期98-98,共1页
我们在研究去氧胆酸钠(DOC)损伤胃牯膜后的修复机制时,发现胃分泌的改变对胃粘膜损伤修复有重要影响。NO,作为一种胃粘膜保护性物质,在胃牯膜损伤后即见增高,因而本文探讨NO与胃酸分泌改变的关系。
关键词 去氧胆酸钠 胃粘膜损伤 胃酸分泌 修复机制
下载PDF
细胞核蛋白质磷酸化和c-myc转录的变化在胃粘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7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2 位作者 张振书 张亚历 周殿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470-471,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Tyrphostin-51、PD098059、N-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钒酸钠(Na_3VO_4)、亮抑蛋白酶肽(leupeptin)、抑蛋白酶肽(aprotinin)、1,10-菲咯啉(1,10-phenanthroline)、二硫苏糖醇(DTT)、精胺、亚精胺、NP...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Tyrphostin-51、PD098059、N-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钒酸钠(Na_3VO_4)、亮抑蛋白酶肽(leupeptin)、抑蛋白酶肽(aprotinin)、1,10-菲咯啉(1,10-phenanthroline)、二硫苏糖醇(DTT)、精胺、亚精胺、NP-40、三硝基甲苯(Triton X-100)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均购自美国Sigama公司,蛋白质定量检测试剂盒(Protein assay kit)购自美国Bio-Rad公司,α-^(32)p-UTP和γ-^(32)p-ATP购自北京亚辉生物试剂公司,2,5-二苯基唑(PPO)和1,4-双-[5-酚-2-恶唑]-苯(POPOP)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厂,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蛋白酪氨酸激酶 转录因子 胃粘膜
下载PDF
胃肠道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曾锦章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8年第4期228-231,共4页
本文综述胃肠道内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维持胃肠道粘膜完整性及与胃肠道粘膜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生理功能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可能参与胃粘膜损伤后的胃酸分泌变化
9
作者 曾锦章 张万岱 +1 位作者 张振书 周殿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5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蛋白酷氨酸激酶 胃酸分泌
下载PDF
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因子AP-1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锦章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9年第4期191-194,共4页
cfos 和cjun 是早期基因中参与基因转录的典型代表,两蛋白家族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同形式的二聚体复合物,即为转录因子AP1(activating protein 1)。不同的二聚体形式,其稳定性有差异,从而影响基... cfos 和cjun 是早期基因中参与基因转录的典型代表,两蛋白家族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同形式的二聚体复合物,即为转录因子AP1(activating protein 1)。不同的二聚体形式,其稳定性有差异,从而影响基因转录激活活性。AP1 活性受转录水平和翻译后修饰的调节。cfos 参与基因转录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节,而cjun 则主要受蛋白的可逆性磷酸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 转录因子 细胞信号传导
下载PDF
固、液体混合餐的胃排空研究
11
作者 曾锦章 彭武和 +3 位作者 张万岱 郑普德 吴湖炳 周殿元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和方法:本文以^(131)I-BSA 和99mTc-DTPA 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两例受检者1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 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 目的和方法:本文以^(131)I-BSA 和99mTc-DTPA 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两例受检者1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 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3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胃液、1mol/L NaCl 和0.1mol/L HCl 溶液中消化2小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131)I-BSA 和^(99m)Tc-SC 标记的固体食物经消化后的脱标率分别<2.87%和4.63%,^(99m)Tc-DTPA吸附于固相的吸附率<8.36%。固/液体排空曲线明显不同,固体排空有明显的延迟期,半排空时间较长,慢性胃炎病人固/液体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两种固体标记物的排空曲线相似,相关性为 r=0.989(p<0.01),前、后两次排空相比,最大差值为9.2%,最小差值仅为0.8%。结论:^(131)I-BSA 作为固体标记物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供临床选择用于胃排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餐 胃排空 131I-BSA 99MTC-DTPA 放射性核素显像 慢性胃炎
下载PDF
大黄素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视黄醇X受体的转录激活功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和付林 王力 +1 位作者 张晓坤 曾锦章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5,共6页
大黄素(emodin)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配体-受体竞争结合实验以及报告基因检测了大黄素对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的结合和转录活性的调控,并研究了... 大黄素(emodin)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配体-受体竞争结合实验以及报告基因检测了大黄素对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的结合和转录活性的调控,并研究了大黄素对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凋亡的作用。结果发现,大黄素对两种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加入RXRα的天然配体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d acid,9-cis-RA)共同处理可显著缓解这种抑制作用。大黄素能浓度依赖地引起两种癌细胞系的凋亡,使细胞核出现碎裂和染色质浓染。报告基因实验发现大黄素对RXRα同源和异源二聚体的转录激活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外的配体竞争结合实验发现,大黄素不直接结合RXRα的配体结合区。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发现,大黄素不影响RXRα的蛋白表达。结果提示,大黄素具有诱导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大黄素抑制9-cis-RA对RXR转录激活作用以及9-cis-RA具有一定程度拮抗大黄素对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提示大黄素的抗癌作用可能与细胞内RXR的功能有关,并以RXR转录非依赖性的方式起作用。配体竞争结合实验结果提示大黄素可能间接作用于RX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维甲酸受体 肝肿瘤 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时期小鼠胚胎整体石蜡标本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淑琴 秦建民 +4 位作者 曾锦章 郭婷婷 郭琳娜 吴孟超 王红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前研究小鼠胚胎发育国内外大多采用液氮冰冻胚胎切片方法进行,具有简便、省时、快捷等优点,但整体胚胎尤其大的胚胎切片技术要求高,胚胎切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难度大,组织结构较差,另外胚胎长期保存困难[1,2],因此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采... 目前研究小鼠胚胎发育国内外大多采用液氮冰冻胚胎切片方法进行,具有简便、省时、快捷等优点,但整体胚胎尤其大的胚胎切片技术要求高,胚胎切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难度大,组织结构较差,另外胚胎长期保存困难[1,2],因此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制备出不同时段小鼠整体胚胎石蜡切片,结合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为研究小鼠胚胎发育的本质和疾病因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 制备技术 石蜡标本 石蜡包埋技术 切片方法 胚胎发育 切片技术 组织结构 长期保存 石蜡切片
下载PDF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排空和促胃液素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万岱 曾锦章 彭武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8-320,共3页
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BRG组)和17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NRG组),10名健康志愿者(HC组)进行双核素胃排空检测,用γ照相机以1帧/2min连续动态照相120min,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固相延滞期(SLP)、... 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BRG组)和17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NRG组),10名健康志愿者(HC组)进行双核素胃排空检测,用γ照相机以1帧/2min连续动态照相120min,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固相延滞期(SLP)、滞后期半排空时间(HSET)和液体半排空时间(HLET)。于餐前和餐后30min、120min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浆促胃液素(Gas)的浓度。结果:BRG组有明显的固、液体双相排空延迟,以SLP延长较为突出,而HSET延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SLP延长的影响;NRG组仅有HSET显著延长。三组于餐后30minGas均明显增高,BRG组基础状态下Gas有增高趋势餐后120min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胃排空结果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严重的胃窦功能不良,Gas可能是胃潴留和胆汁反流刺激的一种继发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返流 胃炎 胃排空 促胃液素
下载PDF
永春老醋与桃溪牌软胶囊对大鼠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海燕 杨汀 +1 位作者 曾锦章 张晓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研究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对高血脂动物模型的降血脂作用。以成年大鼠为实验对象,喂食高脂饲料制备高血脂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处理,分别在药物处理前1d和后38d抽血,检测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 研究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对高血脂动物模型的降血脂作用。以成年大鼠为实验对象,喂食高脂饲料制备高血脂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处理,分别在药物处理前1d和后38d抽血,检测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显示,38d后,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均(P<0.05)低于对照模,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却极其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提示永春老醋和桃溪牌软胶囊具显著降血脂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胶囊 大鼠 甘油三脂 血清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调节血脂作用 高血脂 保健作用 降血脂作用 对照
下载PDF
和厚朴酚调控P38信号通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雷 秦斌 +2 位作者 张晓坤 陈全成 曾锦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58-2960,共3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及激活P38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一定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及其切割蛋白水平,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切割蛋白的...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及激活P38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一定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及其切割蛋白水平,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切割蛋白的出现代表细胞起始凋亡;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上调表示P38信号通路的激活。利用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信号通路,通过这个方法检测和厚朴酚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和厚朴酚激活P38信号通路与诱导细胞凋亡之间有一定联系。结论和厚朴酚通过调控P38信号通路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宫颈癌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针对RXRα的元宝草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亓建斌 王力 +2 位作者 陈超 曾锦章 胡昌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0,69,共3页
在核受体RXRα药理筛选模型指导下,对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进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利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槲皮素(1)、大黄素-6-甲醚(2)、叶绿素a(3)。大黄素-6-甲醚和叶绿素a针对RXRα有活性,有... 在核受体RXRα药理筛选模型指导下,对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进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利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槲皮素(1)、大黄素-6-甲醚(2)、叶绿素a(3)。大黄素-6-甲醚和叶绿素a针对RXRα有活性,有效浓度分别为0.1、20μg/mL,两者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也是首次以RXRα为靶点对中草药进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XRα 元宝草 抗肿瘤 大黄素-6-甲醚 叶绿素A
下载PDF
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万岱 曾锦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胃炎 胆汁反流/病因学 胆汁及流/诊断 胆汁反流/治疗
下载PDF
9-顺式维甲酸部分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向树突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玲红 王彬尧 +5 位作者 何奔 曾锦章 周磊 胡刘华 王力 卜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激活视黄醇类X受体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经脂多糖诱导48h后分化为树突样细胞,观察同时给予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对脂多糖诱导分化的干预作用并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激活视黄醇类X受体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经脂多糖诱导48h后分化为树突样细胞,观察同时给予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对脂多糖诱导分化的干预作用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与树突状细胞免疫成熟和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40、CD86和CD83),CM-H2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结果9-顺式维甲酸部分抑制脂多糖诱导出现的树突样细胞形态改变,使被脂多糖诱导上调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40、CD86和CD83分别下降约50%、40%和38%,作用表现剂量依赖性;脂多糖引起细胞内活性氧浓度显著升高(平均荧光强度98.9±9.6比12.3±1.8,P<0.05),9-顺式维甲酸在10-8mol/L和10-7mol/L剂量水平分别降低平均荧光强度到69.4±5.8和37.0±4.2,较脂多糖单独处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活视黄醇类X受体能够部分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视黄醇类X受体 脂多糖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成熟
下载PDF
9-顺式维甲酸抑制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磊 何奔 +4 位作者 沈玲红 曾锦章 胡刘华 卜军 王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特异性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对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经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同时给予9-顺式维甲酸对佛波酯诱导分化进行干预,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特异性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对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经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同时给予9-顺式维甲酸对佛波酯诱导分化进行干预,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贴壁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和CD36的表达。结果9-顺式维甲酸干预后梭形、分支状细胞明显减少,与佛波酯单独作用组相比细胞贴壁率减少50%(P<0.01),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和CD36分别减少50%和28%(P<0.01)。结论视黄醇类X受体特异性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可明显抑制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视黄醇类X受体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