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雅燕 陈梦云 +3 位作者 黄小玲 蔡莹莹 陆素香 黄秀娜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化疗一科行静脉化疗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安全管理模...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化疗一科行静脉化疗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安全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PICC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化疗PICC置管率、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化疗置管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是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首次化疗置管率和满意度的有效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化疗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管理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曾雅燕 陈梦云 +3 位作者 蔡莹莹 黄小玲 陆素香 黄秀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4期3761-3764,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培养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化疗一科1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2月对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满意度进行前期调研。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于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培养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化疗一科1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2月对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满意度进行前期调研。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于2019年12月再次进行调研。对比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医护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从(246.18±5.33)分提升至(257.94±3.33)分,医护满意度分别从(13.50±0.85)分、(16.76±2.11)分提升至(16.50±1.51)分、(20.71±1.3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肿瘤科护士核心能力及医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核心能力 医护一体化 管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雅燕 蔡艾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9期34-35,48,共3页
目的探讨1种减少癌症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362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1例。对照组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 目的探讨1种减少癌症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362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1例。对照组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便秘及其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化疗患者便秘及其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围化疗期便秘及其相关症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癌症 便秘 护理
下载PDF
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曾雅燕 陈树芳 蔡艾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1期202-,共1页
关键词 紫杉醇 静脉化疗 护理
下载PDF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2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8
5
作者 曾雅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A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实施完整而系统的护理措施,配合静脉化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都得到缓解,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系...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实施完整而系统的护理措施,配合静脉化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都得到缓解,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系统而完整的护理措施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
6
作者 曾雅燕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6期-,共2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口腔炎,经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保护性隔离及安全防护,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预防及控制感染和出血,是癌症患者快速安全度过重度骨髓抑制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骨髓抑制 护理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小玲 陈梦云 +2 位作者 杨素敏 曾雅燕 李玉琴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了解留置针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规范护士的操作,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制订敷贴和管道维护细节管理流程,对实施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了解留置针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规范护士的操作,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制订敷贴和管道维护细节管理流程,对实施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敷贴固定和管道维护不规范及堵管发生率均较管理前低,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操作,保证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 输液安全 细节管理
下载PDF
新癀片酒精外敷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8
8
作者 谢琼香 曾雅燕 谢少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1期18-19,4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癀片酒精外敷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1年2月~2004年7月将18例接受长春瑞滨化疗的病人,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在使用长春瑞滨化疗前后按医嘱给予病人静脉输入生理... 目的探讨新癀片酒精外敷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1年2月~2004年7月将18例接受长春瑞滨化疗的病人,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在使用长春瑞滨化疗前后按医嘱给予病人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实验组在常规组给药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新癀片加75%酒精调成糊状,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上方外敷。结果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2.22%、疼痛发生率为94.44%,实验组静脉炎及疼痛发生率均为0,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癀片酒精外敷可预防长春瑞滨所致的静脉炎及减轻局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长春瑞滨 新癀片 外敷 发生率 预防 酒精 效果观察 疼痛 病人
下载PDF
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培训的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朝蓉 黄小玲 +1 位作者 陈梦云 曾雅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培训的实践效果,以便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对本院238名临床低年资护士进行留置针培训前需求调查、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留置针操作考...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培训的实践效果,以便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对本院238名临床低年资护士进行留置针培训前需求调查、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依据护士需求及理论、技能方面存在问题设订培训目标,并通过理论授课、发放《静脉安全护理手册》及操作视频等方法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3个月。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理论相关知识合格率及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留置针穿刺及维护知识、留置针健康教育知识合格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的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静脉留置针 培训
下载PDF
医联体内护士PICC维护知识掌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琼珊 蔡莹莹 +2 位作者 陈梦云 曾雅燕 陆素香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内护士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知识掌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探索医联体内"传帮带"的人才帮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 目的探讨医联体内护士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知识掌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探索医联体内"传帮带"的人才帮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院医联体内32家医疗单位的1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医联体内护士PICC维护知识掌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11名护士完成调查,PICC维护知识总分(29.12±5.85)分,得分率为66.18%,合格及以上占53.15%(59/111);护士PICC维护知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至低依次为PICC日常维护、健康宣教、冲管及封管、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医院级别、医院类型、工作年限是医联体内护士PICC维护知识掌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共同解释变异的19.7%。结论医联体内护士PICC维护知识掌握现况欠佳,尤其是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掌握率最差;其中二级及以下与专科医院护士知识掌握较差,工作年限越长者其知识掌握越好。提示,医院管理者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优质教学资源下沉至医联体内其他医疗单位,并充分发挥配备有PICC导管门诊医疗机构的优势,结合不同级别及类型的医院,制定个性化、合理化、多样化的培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联体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维护知识 现况研究
下载PDF
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
11
作者 曾雅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7期773-774,共2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口腔炎,经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保护性隔离及安全防护,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预防及控制感染和出血,是癌症患者快速安全度过重度骨髓抑制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骨髓抑制 护理
下载PDF
新癀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许静华 孙淑銮 +3 位作者 曾雅燕 蔡幸生 杨素平 陈幼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用新癀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13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分为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将新癀片研成粉末加少许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皮肤,4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即用喜疗... 目的探讨用新癀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13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分为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将新癀片研成粉末加少许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皮肤,4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即用喜疗妥霜剂涂抹患处皮肤,4次/d。结果实验组治愈64例占92.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0例占32.79%,总有效率59.0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新癀片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化疗 新癀片 外敷
下载PDF
新癀片外敷预防持续静脉推注5-Fu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静华 谢琼香 +1 位作者 孙淑銮 曾雅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 寻找预防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脉推注 5 -Fu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15 0例用 5 -Fu化疗的病人分为 3组 ,各组 5 0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法 ,即输液前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地塞米松 5mg ,以后冲管 1次 d(生理盐水 ... 目的 寻找预防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脉推注 5 -Fu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15 0例用 5 -Fu化疗的病人分为 3组 ,各组 5 0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法 ,即输液前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地塞米松 5mg ,以后冲管 1次 d(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 ,每一疗程药物输注结束再续生理盐水 10 0ml冲管 ;实验组Ⅰ、Ⅱ :常规法加局部皮肤抹药 ,即将新癀片研成粉末加少许 75 %酒精调成糊状 ,沿静脉走向涂抹于输注部位上段皮肤 ,Ⅰ组涂抹长度为 5cm以上 ,Ⅱ组为 3~ 4cm ,每天涂药 :Ⅰ组 4次 ,Ⅱ组 3次 ,每疗程结束后继续皮肤抹药 1d。结果 Ⅰ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 0 ,Ⅱ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 2 (4 % ) ,对照组 5 0例均发生静脉炎 (10 0 % ) ;Ⅰ、Ⅱ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Ⅰ、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采用新癀片外敷预防持续静脉推注 5 -Fu所致的静脉炎效果可靠 ,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外敷 持续静脉推注 5-FU 静脉炎 护理技术
下载PDF
化疗性口腔炎的防治及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淑銮 曾雅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91-992,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炎 预防 控制 护理
下载PDF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在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陆素香 潘素明 +2 位作者 蔡艾芳 曾雅燕 王跃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773-17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在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能力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揭阳市人民医院34名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5~45岁...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在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能力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揭阳市人民医院34名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5~45岁)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上旬及10月分别在培训前后对全院静脉输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研,及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2019年6月至10月应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的临床核心能力的变化,对CDIO教学模式的培训满意度进行评价,并以培训前后3个月全院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作为间接效果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IO教学模式培训实施后,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从(25.47±5.05)分提升至(35.53±8.22)分、临床护理能力从(28.59±5.92)分提升至(34.35±7.93)分、专业发展能力从(19.62±4.41)分提升至(23.47±5.18)分、教育/咨询能力从(21.06±5.58)分提升至(26.97±6.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教学满意度调查均在97.06%(33/34)及以上;全院输液工具选择合格率从82.11%(1065/1297)提升至85.74%(1377/1606),敷料固定正确率从81.57%(1058/1297)提升至86.24%(1385/1606),冲封管正确率从80.96%(1050/1297)提升至84.12%(1351/1606),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从5.47%(71/1297)降至2.80%(45/16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提升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对提高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 静脉输液治疗教练员 培训
下载PDF
隧道式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消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陆素香 曾雅燕 +1 位作者 潘素明 李丽娜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消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消瘦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 目的:探讨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消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消瘦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的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观察组实施隧道式PICC置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期间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意外拔管率、置管操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意外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 L)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操作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消瘦患者中实施隧道式PICC置管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消瘦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并发症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培养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循证护理查房模式探索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莹莹 张俊峰 +4 位作者 蔡艾芳 曾雅燕 李玲 黄琼珊 刘兴玲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Stetler循证实践模式的循证护理查房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8月选取肿瘤内科一科、肿瘤内科三科、胸心外科4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基于Stetler循证实践模式的循证护理查房前后护士核心能... 目的探讨基于Stetler循证实践模式的循证护理查房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8月选取肿瘤内科一科、肿瘤内科三科、胸心外科4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基于Stetler循证实践模式的循证护理查房前后护士核心能力及循证实践知信行能力。结果实施后,护士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教育/咨询能力得分及总分均得到提升,除法律/伦理实践能力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循证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得分及总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tetler循证实践模式的循证护理查房能有效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循证实践知信行能力,获得护士高度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核心能力 培养 循证护理查房
下载PDF
老年肿瘤病人跌倒评估及管理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莹莹 郑可欣 +6 位作者 张俊峰 张兰芳 曾雅燕 钟碧华 蔡艾芳 潘素明 曾文 《循证护理》 2022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开展老年肿瘤病人跌倒评估及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根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并分析障碍、促进因素。方法:以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循证护理团队及专家小组,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 目的:开展老年肿瘤病人跌倒评估及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根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并分析障碍、促进因素。方法:以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循证护理团队及专家小组,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5条最佳证据,制订了8条审查指标,其中指标1、5、6、7、8的依从性分别为38.33%、30.00%、63.33%、3.33%、23.64%,其余审查指标的依从性均为0%。依据基线审查结果,结合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结果中得分<4分的条目(条目12、18、25、26)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的障碍因素为系统内部缺乏激励机制、统一的制度和流程、护士缺乏预防跌倒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主要的促进因素为科室循证组织氛围良好、护士对证据认可度高、科学的循证团队,制定主要的行动策略为制定统一的制度、流程和健康教育单,向护士提供学习预防跌倒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机会,并赋权护士进行项目的质控管理。结论:基于我国循证护理实践中证据应用概念模式的理论框架指导,采用可量化的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合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基线审查结果进行障碍、促进因素分析并制定行动策略,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促进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肿瘤 跌倒 评估 管理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循证护理
下载PDF
1例造影剂四级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春燕 曾雅燕 黄秀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9期107-108,共2页
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1]。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及影像医学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的特点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大剂量快速注... 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1]。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及影像医学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的特点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造影剂,造影剂的注入使患者的病灶结构及性质更清晰地显示出来[2],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造影剂一旦发生渗漏,其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大,轻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麻木,重者引起静脉血栓和皮肤组织坏死,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药物外渗重在预防,不慎出现外渗,及时、正确的处理能降低患者的痛苦,杜绝医疗纠纷发生。现跟大家分享1例造影剂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外渗 酒精 地塞米松注射液 磺胺嘧啶银 护理
下载PDF
基层医院医生对癌痛认知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婉兰 赖沛宝 +3 位作者 杨贵生 曾雅燕 陈俊鹏 林春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9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医生对癌因性疼痛(癌痛)的认知状况,并探讨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癌痛认知度的对策。方法调查时间: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调查对象:200名基层医院在职在岗医生。采用自制的癌痛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对基层医院医生进行现... 目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医生对癌因性疼痛(癌痛)的认知状况,并探讨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癌痛认知度的对策。方法调查时间: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调查对象:200名基层医院在职在岗医生。采用自制的癌痛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对基层医院医生进行现场调查,统一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回收,统计基层医院医生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癌痛诊疗措施的态度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医生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200名基层医院医生填写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达到100.0%。在癌痛现状的调查中,癌症患者占比在10.0%~30.0%的为84.5%(169/200)、在40.0%~60.0%的为11.5%(23/200)、在70.0%~100.0%的为4.0%(8/200);癌症患者中重度癌痛比例在10.0%~30.0%的为27.5%(55/200)、在40.0%~60.0%的为24.5%(49/200)、在70.0%~100.0%的为48.0%(96/200);癌痛患者止痛效果满意度在10.0%~30.0%的为19.5%(19/200)、在40.0%~60.0%的为50.0%(100/200)、在70.0%~100.0%的为30.5%(61/200);癌痛主诉可信度在10.0%~30.0%的为3.0%(6/200)、在40.0%~60.0%的为16.0%(32/200)、在70.0%~100.0%的为81.0%(162/200)。在癌痛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面,基层医院医生对止痛治疗前是否需要疼痛评估、癌痛评估最可靠方法是否为患者自我评估、评估为重度癌痛患者是否应该及时给予阿片类药物、癌痛患者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出现戒断症状是否为成瘾性、长期止痛治疗是否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更加安全、应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是否应该改用非阿片类药物、是否知晓杜冷丁是目前癌痛止痛治疗中禁忌药物、是否知晓阿片类药物首选口服给药的知晓率分别为95.0%(190/200)、56.5%(113/200)、36.5%(76/200)、41.0%(82/200)、59.0%(118/200)、57.5%(115/200)、57.5%(115/200)、63.0%(126/200)。经比较,不同年龄医生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职称医生[初级(52.19±3.87)分、中级(66.76±4.25)分、高级(72.35±5.02)分]、不同学历[大专(51.45±5.63)分、本科(61.92±6.14)分]医生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医生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基层医院医生进行管理,以增强其癌痛认知度和癌痛诊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疼痛 基层医院 医生 认知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