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朗宓榭先生为《国际汉学》题词
1
作者 朗宓榭 《国际汉学》 2024年第2期2-2,1,共2页
下载PDF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帆 朗宓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4,共8页
"命学"(命理、命相之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学问,读书人对命运问题的思考和举措融入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中。这种情形到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期发生了巨变。随着近代中国知识形态的日趋西化,不论在知识分类层面,还是在读书人社会身... "命学"(命理、命相之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学问,读书人对命运问题的思考和举措融入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中。这种情形到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期发生了巨变。随着近代中国知识形态的日趋西化,不论在知识分类层面,还是在读书人社会身份和态度的转变层面,传统"命学"都处于颇为不利的境地。"命学"中的"学"或"道"被分离在近代西式学科的不同分支中,主要是在哲学层面讲求,但因与西学主流不符,在哲学中也难以占据主导地位,日趋边缘化;"命学"中的"术"或"器"则在强大的科学主义潮流面前败下阵来,从文化"大传统"的一部分沦落为"小传统"之一,走向衰微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知识转型 “命学”
下载PDF
耶稣会索隐派 被引量:2
3
作者 朗宓榭 王硕丰 《国际汉学》 CSSCI 2015年第4期72-78,共7页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1953年生于德国南部的班贝格市,曾先后就学于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攻读汉学、哲学、政治学和民俗学。师从著名汉学家包吾刚(Wolfgang Bauer),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任瑞士日...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1953年生于德国南部的班贝格市,曾先后就学于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攻读汉学、哲学、政治学和民俗学。师从著名汉学家包吾刚(Wolfgang Bauer),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任瑞士日内瓦大学汉学系代理教授,1994—1999年任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教授,1999—2000年任日内瓦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自2000年以来,任德国埃尔朗根一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在德国联邦科技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创建了埃尔朗根一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代表作有《朗宓榭汉学文集》《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等。原文题名"Jesuit Figurism",刊于《中国与欧洲》(China and Europe),第129—149页,该书由李弘褀(Thomas H.C.Lee)主编,香港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文章对耶稣会索隐派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与欧洲传统索隐派进行了比较,从索隐角度对法国传教士的汉学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汉学研究 讲座教授 慕尼黑大学 日内瓦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文题名 著名汉学家 海德堡大学 近代中国
原文传递
启蒙现象:作为一个定量和常量
4
作者 朗宓榭 《文史知识》 CSSCI 2011年第7期27-28,共2页
启蒙运动是欧洲18、19世纪发生的单个的历史事件,就像展品展示给大家的样子,同时,它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无处不在,每个时候都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定量和常量。康德说过大家已经引用得非常多的一... 启蒙运动是欧洲18、19世纪发生的单个的历史事件,就像展品展示给大家的样子,同时,它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无处不在,每个时候都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学上的一个定量和常量。康德说过大家已经引用得非常多的一句话,它给启蒙做了一个定义,即启蒙就是人们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 启蒙运动 历史事件 19世纪 人类学
原文传递
对利玛窦中西交流思想及其对两个文明碰撞之影响的思考
5
作者 朗宓榭 《国际汉学》 2011年第1期14-21,共8页
要对利玛窦在传教事业上的努力以及他对西方的中国观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报告,并非一桩易事。也许30年前,还较为容易,因为当时主要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耶稣会士进行研究,而他们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传教士的教育背景以及他们根据各地不同... 要对利玛窦在传教事业上的努力以及他对西方的中国观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报告,并非一桩易事。也许30年前,还较为容易,因为当时主要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耶稣会士进行研究,而他们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传教士的教育背景以及他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来调整传教策略,加强福音传教的努力。这类出版物仍旧需要加以关注,但是最近30年以来,至少有两个别的领域对耶稣会士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中西交流 耶稣会士 中国研究 中文资料 礼仪之争 基督教信仰 罗明坚 明恩溥 范礼安
原文传递
Frankfurt Consensus
6
作者 柏睿晨 孙康宜 +16 位作者 冯铁 高利克 葛浩德 金洙京 朗宓榭 林立 林香伶 林宗正 罗然 梅道芬 钱南秀 施吉瑞 孙之梅 吴盛青 杨吴昇 杨治宜 张辉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4期507-509,共3页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velopment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The 1917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seen as the teleological end of this evolution. Accordingly, vernacular literature has been taken to represent literary modernity, hence enjoying a monopoly in academic research. Classical-style poetry that continued to be written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has been almost entirely neglected. Generations of writers produced verse in various classical-styles and genres over the last century. Many poets, known for their vernacular verses, turned to traditional forms and expressions, especially in moments of hardship or distress, to reinvent a voice or to find an emotional outlet. Little of their endeavor, however, has been honored by literary historiography. It is true that the winner writes history. But it is a scholar's obligation to address selective cultural amnesia.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