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在儿童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分析
1
作者 木开达斯·马合木提 梁栋 戴晓雯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方法在儿童CT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进行CT检查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D组(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右美托咪定1.5μg·kg^(−1)鼻滴),M组(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咪达唑仑0.05 mg·kg^(...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方法在儿童CT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进行CT检查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D组(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右美托咪定1.5μg·kg^(−1)鼻滴),M组(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咪达唑仑0.05 mg·kg^(−1)静脉注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满意度、Ramsay镇静评分法(Ramsay sedation scale,RSS)评分、镇静起效时间、镇静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0、20、30 min后儿童的RSS评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CT台上D组儿童的RSS评分和镇静效果满意度均优于M组。D组儿童的镇静起效时间、复苏时间和总检查时间均短于M组(P<0.05)。2组儿童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使用药物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相较于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咪达唑仑0.05 mg·kg^(−1)静脉注射,水合氯醛0.5 mL·kg^(−1)灌肠复合右美托咪定1.5μg·kg^(−1)鼻滴应用于儿童CT检查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镇静效果更满意、苏醒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儿童 镇静 CT检查
下载PDF
小儿手术运用七氟烷与丙泊酚诱导麻醉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木开达斯·马合木提 祖拉亚提·吐尔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3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运用七氟烷与丙泊酚诱导麻醉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全麻手术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41例。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进行...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运用七氟烷与丙泊酚诱导麻醉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全麻手术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41例。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速度和安全性。结果七氟烷组镇静效果优良率(97.56%,40/41)显著高于丙泊酚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术后睁眼、吞咽反射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44%,1/41)显著低于丙泊酚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1.79±0.76)分显著低于丙泊酚组(2.33±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1)显著低于丙泊酚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手术,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丙泊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术 七氟烷 丙泊酚 诱导麻醉 应用价值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自噬和SIRT1/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高蕤 陈思宇 +2 位作者 胡云 木开达斯·马合木提 戴晓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2027-203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自噬和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8周龄(平均体重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15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自噬和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8周龄(平均体重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右美托咪定组造模前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其他两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前和再灌注结束24h后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死大鼠后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II/I、Beclin-1和P62蛋白,SIRT1和mTOR的表达量。结果:再灌注前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右美托咪定组低于模型组(P<0.05);再灌注后模型组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高于再灌注前,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再灌注前,且右美托咪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LC3 II/I、Beclin-1和P62蛋白、SIRT1和mTOR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但右美托咪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够部分减轻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和自噬程度,可能与抑制SIRT1/mTOR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自噬 右美托咪定 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 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