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vel Set方法的医学图像分割 被引量:48
1
作者 朱付平 田捷 +1 位作者 林瑶 葛行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866-1872,共7页
对图像分割进行了研究,这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结合Fast Marching算法和Watershed变换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首先用非线性扩散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然后利用Watershed算法对图像进行过度分割,最后用改进的Fast Ma... 对图像分割进行了研究,这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结合Fast Marching算法和Watershed变换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首先用非线性扩散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然后利用Watershed算法对图像进行过度分割,最后用改进的Fast Marching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除此之外,根据区域之间的统计特性的相似度重新定义了Fast Marching方法的速度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医学图像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L SET方法 医学图像分割 水平集 图像处理 Watershed变换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通过miR-675/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慎富 朱付平 黄泓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592-1597,共6页
目的:基于miR-675/NF-κB信号通路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8只大鼠分为四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0、2、4、8 h四个时间点取材骨骼肌,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TU... 目的:基于miR-675/NF-κB信号通路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8只大鼠分为四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0、2、4、8 h四个时间点取材骨骼肌,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TUNEL荧光染色观察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检测miR-675-5p、NF-κB p65、p5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p50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组、miR-675阻滞剂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均P<0.05);桃红四物汤、miR-675阻滞剂干预,可保护骨骼肌细胞,减轻凋亡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可降低NF-κB p65、p50的表达(均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保护骨骼肌细胞,这一过程可能与miR-675/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675-5p 核转录因子ΚB 桃红四物汤 炎症因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付平 李武平 +2 位作者 周富强 张易 王林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纳注射液,按说明每周1次,连续5次,治疗结束后1周(总周期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纳注射液,按说明每周1次,连续5次,治疗结束后1周(总周期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口服桃红四物液50 m L/次,2次/d,连用4周,治疗结束1周(总周期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VAS评分结果:治疗后VA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WOMAC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WOMAC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液治疗KOA在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桃红四物液 气滞血瘀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干骨折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3 位作者 王万春 孙之镐 卢敏 唐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复习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的22例25处掌指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切开复位后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4.9个月,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复习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的22例25处掌指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切开复位后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4.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按TAFS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0处,良4处,差1处。优良率达96%。结论对于稳定性掌指骨干骨折,予以切开复位钢丝捆扎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掌指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指骨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新鲜儿童孟氏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3 位作者 王万春 孙之镐 卢敏 唐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儿童孟氏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复习1995~2004年治疗的86例新鲜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8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B组35例尺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桡骨头手法复位后肘部用护腕固定;C组23例... 目的探讨新鲜儿童孟氏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复习1995~2004年治疗的86例新鲜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8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B组35例尺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桡骨头手法复位后肘部用护腕固定;C组23例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对三组的肘关节及前臂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9年,A组优15例,良8例,可3例,差2例;B组优25例,良8例,可2例,差0例;C组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三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损伤程度不同的孟氏骨折应分别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其中桡骨头复位后护腕固定并配合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孟氏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海桐皮汤熏洗改善胫骨远端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临床观察
6
作者 蔡珍珍 朱付平 +1 位作者 周子然 张煜卿 《山西中医》 2025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对胫骨远端骨折(Pilon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Pilon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拆线后一周对照组予温水外敷联合熏洗治疗,治疗组予海桐皮汤外敷联合熏洗治疗,同时均指导患者踝关节功能锻炼...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对胫骨远端骨折(Pilon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Pilon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拆线后一周对照组予温水外敷联合熏洗治疗,治疗组予海桐皮汤外敷联合熏洗治疗,同时均指导患者踝关节功能锻炼。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在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别测量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优良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踝关节肿胀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不仅能明显促进术后踝部肿胀消退,还能明显提升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踝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海桐皮汤 外治法
下载PDF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李慎富 朱付平 +1 位作者 顾启帆 陈科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抗炎镇痛处理措施,试验组加入海桐皮汤熏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以及6个月后随访手术率。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6%>80.16%),6个月后随访,试验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6.35%<17.46%),试验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PAN有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汤 痛性足副舟骨 中药熏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1 位作者 王万春 卢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创伤修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AO微型钢板配合有限钢丝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3 位作者 孙之镐 卢敏 李卫宁 龚志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掌指骨 粉碎性骨折 微型钢板 钢丝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后空心钛钉取出失败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付平 李定国 +3 位作者 卢敏 孙之镐 姚共和 董克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后遗症 分析 预防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与MDA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付平 周钰龙 +2 位作者 李晓军 李武平 徐文展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2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和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SD雄性大鼠88只,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桃红四物液组(T-IR组)。IR组和T-IR组在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再灌注时...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和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SD雄性大鼠88只,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桃红四物液组(T-IR组)。IR组和T-IR组在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再灌注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桃红四物液灌胃1次,以后每天早晚各1次。再灌注后12 h、1 d、3 d、5 d、7 d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与MDA的浓度。结果:IR组与T-IR组血清SOD、MDA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与TIR组SOD浓度从再灌注后12 h开始均升高,MDA浓度均降低,但T-IR组SOD与MDA浓度变化幅度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点上与IR组比较,T-IR组SOD浓度较高,MDA浓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液可提高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的浓度,降低MDA浓度,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减轻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液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大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过程中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王万春 《医学与社会》 2005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折 哲学思想 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解剖部位 延迟愈合 骨科医生 不愈合
下载PDF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探讨Scarf截骨矫形术在拇外翻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顾启帆 朱付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骨正筋柔”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认为“筋”与“骨”是有机统一体,筋柔则骨正,骨正则筋柔,二者相互依附,互根互用,维持筋与骨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人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拇外翻是一种不可逆的足部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 “骨正筋柔”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中医学认为“筋”与“骨”是有机统一体,筋柔则骨正,骨正则筋柔,二者相互依附,互根互用,维持筋与骨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人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拇外翻是一种不可逆的足部畸形疾病,主要表现为拇趾外翻、第1跖趾关节的脱位,其发病机理复杂,至今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的主流治疗方式是以Scarf截骨矫形术为代表的手术治疗配合软组织松解术,从而达到快速矫形、止痛,恢复正常的足部生物力线的目的,其治疗原则符合中医学的“骨正筋柔”理论,故笔者以“骨正筋柔”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Scarf截骨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的治疗原理,为拇外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骨正筋柔 Scarf截骨矫形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付平 熊光仲 +4 位作者 范志英 袁锋 李艳艳 陈丹 龚志贤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12期8-12,19,共6页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按文献[3]所报道的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按文献[3]所报道的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复灌Ⅰ号药物干预组(Ⅰ-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 h、缺血时和再灌注时腹腔各注射复灌Ⅰ号注射液1 ml。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切取约1000 mg右侧腓肠肌中部肌肉,用于骨骼肌MDA、SOD、MPO的检测;切取左后肢腓肠肌行干湿重比值的检查;大鼠下腔静脉穿刺取血,取血清MDA、SOD、MPO、NO检测。结果:⑴MDA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MDA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复灌Ⅰ号干预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均较IR组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SOD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血清和骨骼肌SOD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内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⑶MPO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血清和骨骼肌MPO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内随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升高,而Ⅰ-IR各组在相应时间点上均较IR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骨骼肌干湿重的检测结果:IR与Ⅰ-IR各组骨骼肌水肿明显,8 h内水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血清NO的检测结果:在再灌注后2 h时最高,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IR与Ⅰ-IR各组NO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灌Ⅰ号注射液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SOD降低的程度、降低PMN的游出数量、降低血清中NO的含量、减轻组织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灌Ⅰ号注射液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治疗
下载PDF
长期误诊误治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三例诊疗回顾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付平 张建中 +3 位作者 王显军 魏芳远 王智 王慧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足趾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长期误诊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3例病例资料。结果 3例均以长期患趾间歇性剧痛就诊,病史1例6年,2例20余年,均在... 目的探讨足趾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长期误诊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3例病例资料。结果 3例均以长期患趾间歇性剧痛就诊,病史1例6年,2例20余年,均在多家医院多个专科就诊,误诊为甲沟炎等疾病,予相应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经查体,Hildreth试验、Love大头针试验阳性,诊断足趾甲下血管球瘤,手术切除甲下肿物,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下血管球瘤。术后患者疼痛均缓解。结论足趾甲下血管球瘤容易误诊为甲沟炎等疾病,依据独有的三联征和Hildreth试验、Love大头针试验阳性可做出初步诊断,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足趾 指(趾)甲 误诊 甲沟炎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9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寅生 卢敏 +3 位作者 姚共和 李卫宁 朱付平 张波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1期962-965,共4页
目的:分析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对29例32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37~73岁,平均52.6... 目的:分析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对29例32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37~73岁,平均52.6岁;单侧26例,双侧3例。主要症状为髋部疼痛及跛行。根据术前髋关节正位X线片分型,Crowe分型:Ⅰ型17例18髋,Ⅱ型6例7髋,Ⅲ型3例4髋,Ⅳ型3例3髋。术前除3例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外,余患者下肢不等长1~6 cm。结果:29例术后无感染、关节脱位、坐骨神经牵拉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股骨近端劈裂者,术中用钢丝捆扎,术后4年随访,骨折愈合,未发生假体松动迹象。所有植骨块及粗隆下截骨获得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8个月~5.3年,平均3.7年。21例髋部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5例仍有轻度跛行,但较术前明显减轻。3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1 cm,其余均≤1 cm,2例下肢延长4~5 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6±7.1提高至术后的86.7±5.3。结论:在真臼位置加深髋臼重建髋关节,根据Crowe分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利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段戡 邓博 +2 位作者 罗毅文 孙之镐 朱付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特点 ,并反推其病机特点。方法 :对 1 2 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证型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各有 1 5种 ;30种证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 5种依次是 :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特点 ,并反推其病机特点。方法 :对 1 2 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证型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各有 1 5种 ;30种证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 5种依次是 :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并寒湿阻络证、寒湿阻络证、气滞血瘀并肝肾亏虚证。所统计的4种证类按占比例高低排列依次是 :肝肾亏虚证类、气滞血瘀证类、风寒湿热证类、气血亏虚证类。结论 :气滞血瘀证 (或证类 )与肝肾亏虚证 (或证类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种最常见的证型 (或证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以及风寒湿热阻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证型 病机
下载PDF
低温冲击疗法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30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林华 朱付平 +2 位作者 王茜 卢敏 谢心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低温冲击疗法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踝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以加压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间断冰敷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低温冲击疗法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踝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以加压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间断冰敷法治疗,观察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低温冲击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VAS评分、周径差值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观察组周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冲击疗法联合活血止痛汤内服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能快速消肿止痛,比间断冰敷法及口服活血止痛汤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损伤 低温冲击疗法 活血止痛汤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武平 李婕 +3 位作者 刘宗义 易南 黄思琦 朱付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表达的影响,从Wnt/Ca2+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2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和阻滞剂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表达的影响,从Wnt/Ca2+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2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和阻滞剂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阻断血流制备大鼠右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桃红四物汤组、阻滞剂组造模前分别给予桃红四物汤灌胃、阻滞剂腹腔注射预处理,HE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观察再灌后8 h腓肠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再灌后8 h腓肠肌IP3R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再灌后0、2、4、8 h腓肠肌IP3R 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和阻滞剂组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桃红四物汤组低于阻滞剂组(P<0.05)。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腓肠肌IP3R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阻滞剂组大鼠腓肠肌IP3R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下调Wnt5a/Ca2+信号通路IP3R的表达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Wnt5a/Ca2+信号通路 三磷酸肌醇受体 大鼠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申震 朱付平 +4 位作者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TD-IR组(IR+1 ml桃红四物...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TD-IR组(IR+1 ml桃红四物液+3 ml蒸馏水灌胃)、TZ-IR组(IR+2 ml桃红四物液+2 ml蒸馏水灌胃)和TG-IR组(IR+4 ml桃红四物液灌胃),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 h、2 h、4 h、8 h四个时相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RT-PCR检测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IR、TD-IR、TZ-IR、TG-IR四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TZ-IR两组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而TG-IR组则升高(P<0.05)。(2)TD-IR、TZ-IR、TG-IR三组骨骼肌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IR组降低(P<0.05)。结论 (1)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TNF-α、IL-1β、IL-6表达均升高。(2)于再灌注损伤后2 h,TNF-α、IL-1β、IL-6含量达到高峰,并在2 h至8 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3)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4)中剂量桃红四物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液 骨骼肌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