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隆除草剂的测定方法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优峰 谢正苗 徐建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7-1141,共5页
采用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甲磺隆除草剂在几种土壤(熟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筋泥、砖红壤)和矿物(高岭石、针铁矿、和Ca2+、Al3+、Cu2+单离子饱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行为.建立了硼酸-硼砂缓冲液体系的毛细管电泳测定甲磺隆的分析方法.... 采用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甲磺隆除草剂在几种土壤(熟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筋泥、砖红壤)和矿物(高岭石、针铁矿、和Ca2+、Al3+、Cu2+单离子饱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行为.建立了硼酸-硼砂缓冲液体系的毛细管电泳测定甲磺隆的分析方法.甲磺隆在本实验条件下能够与土壤中的杂质达到基线分离,迁移时间为4.6 min.对比实验表明,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甲磺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一致性.然而,毛细管电泳法能显著节省测试时间和成本,在本类吸附实验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吸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甲磺隆的吸附行为都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矿物和土壤的Kf值分别在0.82-199.69和1.97-10.48范围.在几种影响甲磺隆吸附的因素中,pH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说明静电作用可能是甲磺隆在土壤及矿物上吸附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隆除草剂 毛细管电泳 土壤 矿物 吸附
下载PDF
有机氯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优峰 徐晓白 习志群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0-916,共7页
综述了有机氯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氯农药在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作用,手性有机氯农药的环境选择性行为,以及微生物降解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迁移转化 对映体 微生物降解 环境选择性 生态系统 富集作用
下载PDF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好氧降解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伟 李英 +2 位作者 梁璐怡 朱优峰 王凤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71-1576,共6页
从浙江温岭和萧山长期受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中,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菌类的富集筛选共得到35株纯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细菌总数的60%。对得到的35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温岭和萧山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寡养... 从浙江温岭和萧山长期受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中,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菌类的富集筛选共得到35株纯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细菌总数的60%。对得到的35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温岭和萧山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和潘多拉菌属(Pandoraea sp.)。挑选的4株细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WL8、芽孢杆菌(Bacillus sp.)WL10、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XS4和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XS7均可在联苯存在情况下共代谢降解2,3,4,5-四氯代多氯联苯(PCB61),其中从温岭土壤中筛选到的Corynebacteriumsp.WL8对PCB61的5d去除率达到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好氧降解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土壤中POPs检测方法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凌建刚 王方盛 +9 位作者 朱优峰 陈国 康孟利 陈海燕 吕燕 俞静芬 钱天寿 王美英 赵健 朱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7期430-435,共6页
研究了环境土壤中部分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的多残留监测确证技术,采用符合实际的采样方案,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前处理及净化手段,充分发挥气相色谱(GC)双柱双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优势互补技术,建立了环... 研究了环境土壤中部分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的多残留监测确证技术,采用符合实际的采样方案,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前处理及净化手段,充分发挥气相色谱(GC)双柱双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优势互补技术,建立了环境土壤中艾氏剂等10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残留检测确证方法。充分挖掘GC和MS的互补优化技术,通过标准添加和对实际样品的监测,证明方法具有前处理简洁、速度快、定量检测和定性确证结合、适合批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有机污染物 监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POPs监测技术在环境样品中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凌建刚 康孟利 +4 位作者 俞静芬 朱优峰 吕燕 吴松维 陈海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6,共7页
利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和GC-MS技术对某市四个区的的果蔬基地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为γ-HCH、异狄氏剂和α-HCH,其中γ-HCH的检出率为100%,不同样品中γ-HCH和... 利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和GC-MS技术对某市四个区的的果蔬基地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为γ-HCH、异狄氏剂和α-HCH,其中γ-HCH的检出率为100%,不同样品中γ-HCH和异狄氏剂差异明显,异狄氏剂和α-HCH检出率分别为86%和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监测技术 土壤 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应用
下载PDF
腈菌唑在茶园土壤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与碳同位素分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冰月 张冬冬 +1 位作者 何玲 朱优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运用对映体分馏分析(EFA)与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在4种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规律。腈菌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8.4~70.5d。4种茶园土壤中均表现为(+)-腈菌唑优先降... 运用对映体分馏分析(EFA)与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在4种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规律。腈菌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8.4~70.5d。4种茶园土壤中均表现为(+)-腈菌唑优先降解,并均有碳同位素富集,表明发生了显著的微生物降解。腈菌唑在茶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和对映体比在50年茶园土中最小,显著低于100年、20年和2年茶园土壤(P<0.05)。降解半衰期与砂粒含量显著相关(P<0.05),对映体选择性与粉粒含量显著相关(P<0.05)。运用Rayleigh方程计算各土壤中腈菌唑的碳同位素富集因子,并建立生物降解评估模型。应用两种方法评估生物降解所得结果与总降解率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菌唑 手性选择性降解 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 对映体分馏分析(EFA)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土壤中POPs的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国 凌建刚 +5 位作者 朱优峰 吕燕 康孟利 陈海燕 王美英 钱天寿 《宁波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艾氏剂、狄氏剂、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高毒污染物质。可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严重的可导致动物以及人类的死亡、疾病、畸形儿。POPs在世界上某个地区的释放(通常为季节性... 艾氏剂、狄氏剂、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高毒污染物质。可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严重的可导致动物以及人类的死亡、疾病、畸形儿。POPs在世界上某个地区的释放(通常为季节性的)可以通过重复的蒸发和沉积的过程在大气中传播,到达远离源地的区域。这些高度稳定的化合物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通过一种叫做“蝗虫作用”的过程在全球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超声波提取 最佳条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筛选 土壤 污染物质 全球循环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北京郊区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35
8
作者 刘慧 朱优峰 +2 位作者 徐晓白 李新中 赵起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6-860,共5页
用吹扫 捕集/气质联用方法对北京市近郊四个典型地区土壤中VOCs进行分析.共检出11个目标挥发性有机物和49个非目标化合物,主要为苯系物、正构烷烃、挥发性氯代烃等,其中包括7种EPA优先控制有机化合物.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吹扫-捕集 气质联用 测定 环境污染物
原文传递
水杨酸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琳 梁芳 +1 位作者 李英 朱优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9-605,共7页
以浙江省台州电子垃圾拆解地附近多氯联苯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施肥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水杨酸(5、10、20 mmol·kg^-1)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去除、脱氢酶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联苯双加氧酶基因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浙江省台州电子垃圾拆解地附近多氯联苯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施肥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水杨酸(5、10、20 mmol·kg^-1)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去除、脱氢酶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联苯双加氧酶基因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和施肥基础上添加水杨酸均能显著提高多氯联苯的去除率(p〈0.05),其中,三氯联苯的去除率最高(28.98%~34.53%).土壤脱氢酶活与多氯联苯去除率随水杨酸添加量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在10 mmol·kg^-1水杨酸处理中达到最大.PCR-DGGE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土壤中新增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潘多拉菌属(Pandoraea)、噬油脂极小单胞菌属(Pusillimonas)、鞘脂菌属(Sphingobium)、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和青枯菌属(Ralstonia).Shannon指数表明,10 mmol·kg^-1水杨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最为丰富(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bph A基因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和施肥基础上添加10、20 mmol·kg^-1的水杨酸处理都显著提高了bph D.1.B、bph D.1.C、bph D.2.A和bph D.2.A/B基因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氯联苯 水杨酸 PCR-DGGE 联苯双加氧酶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