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修金 杨向军 +2 位作者 朱传耿 戴健 于善安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8,共11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内在逻辑进行解构,厘清影响合理配置的现实困境,继而回答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研究认为,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还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承接基础薄弱、供给结构失衡...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内在逻辑进行解构,厘清影响合理配置的现实困境,继而回答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研究认为,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还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承接基础薄弱、供给结构失衡及协同融合不足等现实难题,造成乡村体育发展短板明显,制约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此,推动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亟需坚持城乡资源要素优势互补,推动城市优势的人才、组织、资金、科技、设施、赛事等资源要素在乡村地区形成良性汇聚之局,亦需发挥乡村体育文化的优势,促成城乡体育文化互哺发展之势,从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体育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体育资源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7
2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4 位作者 马晓冬 王振波 李志江 孟召宜 闫庆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敏感性分析 经济社会综合潜力评价 区划方法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49
3
作者 朱传耿 马荣华 +1 位作者 甄峰 顾朝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8,共4页
利用中国公安部 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 ,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断裂点法 ,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发现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城市流动人口圈 :①京津连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三大... 利用中国公安部 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 ,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断裂点法 ,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发现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城市流动人口圈 :①京津连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三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性别比高、来自圈外的流动人口比重大、以亲缘、地缘为纽带聚居等特点。②沪宁杭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二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比重高、暂住时间差距大等特点。③广深厦流动人口圈。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女性流动人口比重高、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比重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空间格局 人口圈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仇方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28,共6页
从边界对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产业扩张、市场、生态环境的“切变”效应入手,首次提出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水平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边缘性、断裂性和竞合性等特征,可分为“强强”、“强弱”、“弱弱”等组合类型。通过对苏鲁边... 从边界对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产业扩张、市场、生态环境的“切变”效应入手,首次提出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水平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边缘性、断裂性和竞合性等特征,可分为“强强”、“强弱”、“弱弱”等组合类型。通过对苏鲁边界区域的徐州和济宁2市城市化模式的初步探索,验证了水平城市化模式在省际边界区域的客观存在。在边界“切变”效应的作用下,竞争性往往大于合作性,甚至会引起恶性竞争,通过区域管治等措施,可以促进省际边界区域城市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切变”效应 水平城市化 区域管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48
5
作者 朱传耿 孙姗姗 李志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2,I0001,共11页
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后发现: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要素、社会发展要素和消费要素显著相关,与经济结构要素... 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后发现: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要素、社会发展要素和消费要素显著相关,与经济结构要素相关性不显著;运用GIS技术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县级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北、中部和西南"三元"结构,省级人口城市化体现出"三区(即京津沪区、渝鄂区和藏新区)、三带(东部带、中部带和北部带)"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城市化 影响要素 区划
下载PDF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8
6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290,共5页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下载PDF
论区域产业竞争力 被引量:52
7
作者 朱传耿 赵振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章深入分析了区位、人口、经济、技术、自然、政策和创新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最后 。
关键词 区域产业竞争力 竞争优势 制约因素 人口 技术 自然因素 部门结构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五个统筹”与江苏五大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2 位作者 孟召宜 孔令平 闫庆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478,482,共6页
江苏五大发展战略的提出,虽早于全国“五个统筹”,但其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五个统筹”的思路。文章辨证比较了江苏五大发展战略与“五个统筹”形成背景、客观总结了五大发展战略的江苏经验与区域特色,并以“五个统筹”为指导,科学重构了... 江苏五大发展战略的提出,虽早于全国“五个统筹”,但其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五个统筹”的思路。文章辨证比较了江苏五大发展战略与“五个统筹”形成背景、客观总结了五大发展战略的江苏经验与区域特色,并以“五个统筹”为指导,科学重构了江苏五大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五个统筹 五大发展战略 背景契合
下载PDF
试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渠爱雪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因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因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驱动力量。我国新近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必将在人文与社会因素的深化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五个统筹"的经济地理研究、新型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研究等四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中国 重点发展 科学发展观 建国以来 协调发展观 国土规划 力量 人文 研究内容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区划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传耿 陈潇潇 +1 位作者 顾朝林 李志江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1,共6页
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分析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要素、社会发展要素相关显著,与投资要素、基础设施环境要素... 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分析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要素、社会发展要素相关显著,与投资要素、基础设施环境要素相关不显著;运用G IS技术,对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区域划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大部分市县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区内无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区,并存在较明显的"五区"空间格局,即东部区、南部区、西部区、北部区和中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人口城市化 影响因素 区域划分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朱传耿 顾朝林 张伟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2,45,共5页
利用公安部 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 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 :(1)城市流动人口规模与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人数、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 利用公安部 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 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 :(1)城市流动人口规模与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人数、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显著 ;与市区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和市区客运总量相关不显著 ;与地区人口呈负相关。 (2 )流动人口超过 5 0万以上的城市 ,其流动人口规模与市区的社会经济因素回归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构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李晓蕴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7-22,共6页
建国以来,江苏省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促进苏北大发展、沿江开发等五个战略。现在,江苏省已具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条件,可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启动内力... 建国以来,江苏省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促进苏北大发展、沿江开发等五个战略。现在,江苏省已具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条件,可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推进省域经济的联动和产业发展的互动,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逐步形成“产业布局一体化、企业配置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经济运行机制一体化、社会信息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指标考核一体化”的省域经济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沿江开发 东陇海产业带 区域一体化战略
下载PDF
省际边缘区的就业空间结构模式及动力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于涛方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3期99-106,共8页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典型的省际边缘区,通过对淮海经济区118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省际边缘区7种就业空间模式: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非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跳跃式同心圆圈层...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典型的省际边缘区,通过对淮海经济区118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省际边缘区7种就业空间模式: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非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跳跃式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混合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母子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核心转移型就业空间模式、带状空间就业模式,并从边界、中心城市、交通、城市间关系4个方面总结出各种模式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就业空间模式 动力机制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传耿 朱舜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经济区域 ,还可以是自然区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 ) ,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尽快形...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经济区域 ,还可以是自然区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 ) ,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尽快形成 ;把区域经济学视为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空间上的不平衡性、时间上的阶段性与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等规律 ;新区域经济学是由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产生的 ,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创新结果 ,它侧重研究新区位因素、全球区位论、新地域运动规律、新空间集聚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交叉学科 区域资源 全球区位论 空间集聚 地域运动
下载PDF
“五个统筹”:理论透视与先发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孟召宜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10期24-27,88,共5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既是着眼于解决传统发展观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思想的具体体现。“五个统筹”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层次,具有人地和谐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统...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既是着眼于解决传统发展观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思想的具体体现。“五个统筹”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层次,具有人地和谐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操作层次,具有空间和谐功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层次,具有社会和谐功能。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由于发展阶段超前于全国、出现问题早于全国,因此在“五个统筹”的实践探索方面走在了前面,形成了江苏的先发经验,具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经济 中国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江苏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关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传耿 马晓冬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9期46-49,共4页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十一五"规划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与非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划与地理区划、主体功能区的不同空间层级之间,以及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规划...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十一五"规划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与非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划与地理区划、主体功能区的不同空间层级之间,以及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并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主体功能区管治模式,以及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之间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空间层级 管治 财政补偿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内涵与我国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传耿 刘荣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文在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区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如何协调区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际关系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朱传耿 郭修金 +4 位作者 王凯 王建 刘红建 刘莉 车冰清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篇章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通过自身发展及其外溢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演进、发展模式、价值功能...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篇章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通过自身发展及其外溢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演进、发展模式、价值功能及实现路径。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历经“体育救国”初始萌芽、“体育兴国”积极探索、“体育报国”持续拓展、“体育强国”创新突破等4个阶段;发展模式亦呈现从“单核心”到“双核心”,再到“多核心网络融合”演进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5大领域发挥独特功能;在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5大特色上呈现重要价值。基于此,从增强制度生命力、彰显大众亲和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夯实经济贡献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世界影响力等6个方面,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推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体育救国 体育兴国 体育报国 体育强国 多核心网络融合
下载PDF
苏北大开发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在分析实施苏北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剖析苏北区情的基础上 ,指出了苏北大开发的原则 ,并对徐连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中部“纵向”经济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苏北 大开发 区情 经济带
下载PDF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传耿 盛永进 +1 位作者 王培峰 李拉 《现代特殊教育》 2017年第2期3-8,共6页
特殊教育发展战略是对特殊教育未来发展而进行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探讨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必须系统梳理当前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若干问题。其中,特殊教育发展机遇、特殊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特殊教育发展战略... 特殊教育发展战略是对特殊教育未来发展而进行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探讨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必须系统梳理当前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若干问题。其中,特殊教育发展机遇、特殊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布局、特殊教育发展的战略路径、特殊教育发展方式、特殊教育现代化、特殊教育国际化、特殊教育宏观政策、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等,是探讨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必须认真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发展战略 重大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