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 +18 位作者 王增武 王圣 冯彩霞 郑昆文 黄荣杰 郭宏 任明 边波 段丽琴 鲍慧慧 廖晓阳 韩英 唐艳红 俞蔚 李亮 梁静静 吴忧 田甜 朱余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2-698,共27页
卒中后血压升高与患者死亡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相关,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早期降压治疗的时机、目标和用药措施进行了推荐;考虑到... 卒中后血压升高与患者死亡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相关,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早期降压治疗的时机、目标和用药措施进行了推荐;考虑到临床实际中多病共存的现状,还对合并心力衰竭、颈部大血管狭窄、主动脉夹层、肾功能衰竭、心房颤动、肺部感染等特殊病情卒中患者的降压时机、目标和用药措施进行了推荐;同时就卒中一级、二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进行了介绍。《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利于临床实践中卒中患者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压 降压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胼胝体梗死33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余友 李淮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9)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②33例中,以肢体瘫痪(93.9%)和认知功能下降(57.6%)最为多见,其次是面、舌瘫(48.5%),共济失调(45.5%),感觉障碍(39.4%),再次是情感障碍和语言障碍(均为30.3%),而异己手综合征最少见(9.1%)。③33例通过MRI检出病灶42个,以体部(42.9%)、压部(35.7%)多见。6例为单纯胼胝体梗死,27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最多见于基底核区(75.8%)。单侧梗死患者(24/33)多于双侧(9/33),P<0.01。④1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MRA/CTA/DSA),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闭塞3例;胼周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者2例。结论胼胝体梗死发生率相对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重视认知功能的下降和异己手综合征,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骶体 梗死 疾病特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余友 李淮玉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过去主要采用内科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诊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实践。本文就近年...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过去主要采用内科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诊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实践。本文就近年来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余友 李淮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过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存...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过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存心脑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因其疗效较好。也愈加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作者就近年来几种临床常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用于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初步观察
5
作者 王黎 李瑞 +5 位作者 朱余友 孙文 张超 刘天龙 宋建龙 胡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大脑中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40例,采用药物洗脱球囊对血管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治疗;药物球囊扩张前均先进行普通...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大脑中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40例,采用药物洗脱球囊对血管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治疗;药物球囊扩张前均先进行普通球囊进行预扩张,并在术后7 d内或出院时、术后30 d、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术后半年随访时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评价患者靶病变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共有40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有狭窄部位均成功进行大脑中动脉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无颅内出血及死亡发生,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新发梗死,属于轻型卒中,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改善;术前靶血管狭窄率86.9%±8.7%,8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残留血管狭窄,32例患者术后残留狭窄率为12.5%(5%,20%);其中27例患者术后正向血流明显改善,13例患者需支架补救,主要原因为靶血管目标部位药物球囊扩张后发现动脉夹层不能维持有效正向血流。目前随访时间(8.9±2.1)月,随访中均未再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40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39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1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复查;6个月再狭窄率17.5%(7/40,其中单纯药物球囊后5例,支架补救2例)。结论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能是一个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疾病 卒中 大脑中动脉 药物洗脱球囊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明 李淮玉 +3 位作者 朱余友 王国平 丁小灵 马筱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2.646,95%CI.621~4.317,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下载PDF
67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平 程昭昭 +2 位作者 胡伟 吴元波 朱余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923-392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经颅脑MRI证实为CWI患者67例(CWI组),另选无CWI的67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CWI分型、64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及美国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经颅脑MRI证实为CWI患者67例(CWI组),另选无CWI的67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CWI分型、64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结果及美国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二组患者均行CTA检查:CWI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41例(61.2%),对照组17例(25.4%)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CWI组多支血管病变22例(53.7%),对照组5例(29.4%),差异有显著性(P<0.05)。CWI组中CTA检查示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皮质型CWI9例(42.9%),皮质下型25例(71.4%),混合型7例(70%),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组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WI的发生与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尤其是皮质下型和混合型C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5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娟 朱余友 +2 位作者 吴元波 刘蔚 胡白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大于40岁,均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疹,且皮疹与受累脊髓节段相对应,其中4例(4/5)患者以皮疹为首发表现,1例(1/5)患...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大于40岁,均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疹,且皮疹与受累脊髓节段相对应,其中4例(4/5)患者以皮疹为首发表现,1例(1/5)患者先出现脊髓受累表现。脊髓受累主要表现肢体运动障碍5例(5/5)、感觉障碍4例(4/5)、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3/5)。5例行脊髓MRI检查,全部可见髓内异常信号。3例患者行脑脊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检查,2例阳性。5例患者经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好转,未遗留明显后遗症。结论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好发于中老年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早发现、及时有效地治疗有利于预后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脊髓炎 带状疱疹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蔚 朱余友 +2 位作者 蒋法兴 何健 胡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2-413,共2页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女,42岁。右上肢、肩背疼痛无力及群集性水疱5 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及甲氨蝶呤。体格检查:右侧睑裂较左侧偏小,右眼瞳孔直径2.5 mm,左眼瞳孔直径3.5mm.右侧肩部...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女,42岁。右上肢、肩背疼痛无力及群集性水疱5 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及甲氨蝶呤。体格检查:右侧睑裂较左侧偏小,右眼瞳孔直径2.5 mm,左眼瞳孔直径3.5mm.右侧肩部、项部、上肢及右侧手掌大鱼际可见带状分布的红斑、群集性水疱。头颅及颈椎磁共振成像检查:颈3、4、5节段脊髓肿胀,长T1、长T2信号,累计右侧为主。给予阿昔洛韦、甲泼尼龙、甘露醇等治疗,4个月后基本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带状疱疹性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下载PDF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娟 朱余友 吴元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75,共4页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炙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相对完整的82例病例。结果本例为48岁男性患者,在右胸背部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损后7d出现胸髓受累表现,经阿昔洛...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性脊髓炙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相对完整的82例病例。结果本例为48岁男性患者,在右胸背部出现典型带状疱疹皮损后7d出现胸髓受累表现,经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完全恢复。既往文献共报告82例类似患者,91.57%(76/83)出现带状疱疹皮损,88.16%(67/76)脊髓受累节段与皮损分布的部位相对应,6例在皮损的远隔部位,3例继发于播散型带状疱疹。86.75%(72/83)行MRI检查,56例(77.78%)可见相应脊髓节段受累,30例(61.22%)患者胸段脊髓受累,其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80/83)、感觉障碍(70/83)或/和括约肌功能障碍(46/83)。90.36%(75/83)例患者抗病毒治疗,79.52%(66/83)预后较好。结论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易累及胸髓,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脊髓炎 带状疱疹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昌文 张楠 +5 位作者 李冬雪 高歌 朱余友 胡伟 牛朝诗 夏成雨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同一术者收治的连续96例烟雾病病人,所有的病人均行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围手术期接...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同一术者收治的连续96例烟雾病病人,所有的病人均行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围手术期接受血流动力学管理。结果共行117侧手术,其中21例病人行双侧脑血流重建术,75例病人行单侧手术。统计分析脑血流重建术后14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92(78.6%)侧术后顺利恢复,未见急性期相关并发症,余25(21.4%)侧脑血流重建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高灌注综合征17(14.5%)例,缺血型并发症3(2.59%)例,癫痫1(0.86%)例,切口愈合不良3(2.59%)例,1(0.86%)例病人高灌注综合征合并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对于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加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可降低缺血型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围手术期医护 脑血管重建术 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 颞动脉 血流动力学管理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中颅内血管栓塞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超 朱余友 +6 位作者 王国平 王黎 刘天龙 宋建龙 汪莉 胡伟 孙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3-407,共5页
慢性颈动脉闭塞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介入手术干预成为一种可选方式,但其安全性、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该研究报道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中... 慢性颈动脉闭塞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介入手术干预成为一种可选方式,但其安全性、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该研究报道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中出现颅内血管栓塞并进行急诊处理的患者,术中分别采用单纯抽吸和支架机械取栓方式复通栓塞血管,通过文献复习,分析介入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相关并发症的种类、成因和预防方式,以期选择合适患者进行手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慢性闭塞 血管内治疗 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新安 刘天龙 +3 位作者 董少军 朱余友 王黎 张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MB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MBE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发生MBE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MB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MBE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发生MBE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共21人(27.3%),对照组共56人(72.7%)。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侧支循环分级明显较对照组差(P=0.004)。脑侧支循环分级为2级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后MB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2)。结论77例患者共21例发生MBE(27.3%),发生MBE的患者NIHSS评分、不良脑侧支循环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不良脑侧支循环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水肿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影像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娟 胡伟 +1 位作者 王国平 朱余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3-719,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MMI住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责任血管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MMI住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吸烟)及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侧别、征象、责任血管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情况。依据头颈部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结果诊断责任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并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率<50%)、中度(狭窄率>50%,且远端血管显影良好)、重度(节段性显示不清)、闭塞、发育不全(全程均匀性狭窄)。对MM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形态描述:“点”、半“Y”、“Y”、半“心”、“心”形。出院时对所有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1)17例MMI患者中,运动障碍16例,偏瘫12例,四肢瘫痪合并呼吸困难4例(均为双侧MMI),构音障碍、感觉障碍各11例,吞咽障碍10例,舌瘫10例,面瘫8例,恶心呕吐5例,意识障碍3例。(2)15例行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的MMI患者中,合并椎动脉狭窄或闭塞9例,且均出现椎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椎动脉合并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者3例;椎动脉发育不良者2例;血管无异常1例。(3)“点”形3例,半“Y”形或“Y”形6例,半“心”形或“心”形8例。(4)17例MMI患者中,梗死灶累及单侧7例,双侧10例;累及延髓上部16例,中部8例,下部1例;17例患者均累及腹侧,其中腹侧+中侧+背侧受累者10例,腹侧+中侧受累者4例,腹侧受累者3例。结论MMI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梗死灶多累及延髓上部腹侧,影像学可表现为“点”、半“Y”、“Y”、半“心”、“心”形,责任血管最多见于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综合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MMI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内侧梗死 磁共振成像 预后
下载PDF
毛竹笋材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
15
作者 朱余友 洪声平 陈兴福 《中国林副特产》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我国毛竹笋材加工利用发展很快,但对计原料笋材及加工剩余物利用率很低。介绍毛竹笋材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方法、意义、模式、工艺等,为生产、科研、开发应用、废物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毛竹 笋材 剩余物 利用
下载PDF
血清五聚素3、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0
16
作者 李凤 朱余友 +2 位作者 杨孙凤 程娟 李淮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MES)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选取起病72 h内大...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MES)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选取起病72 h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颈动脉斑块的解剖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0例)和稳定斑块组(38例),并同期从体检中心选取健康成人3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清PTX3、hsCRP以及Lp-PLA2水平,分析各组间三种血液学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别对三种血液学指标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患者行TCD监测,分析两组之间MES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血清Hcy、hs-CRP、PTX3、Lp-PLA2水平及高血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他汀类用药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MES检出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Lp-PLA2水平是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PTX3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P<0.05),其临界值为2.57 ng/m L时,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84.2%。血清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5),其临界值为54.35μg/L时,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81.6%。结论血清PTX3、Lp-PLA2水平可能是预测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生物学指标。MES监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五聚素3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微栓子信号
下载PDF
PBL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伟 汪雷 +1 位作者 朱余友 王国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4-105,142,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LBL)及讲座式教学(P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生75人,平均分为对照组、LBL组及PBL组,进行8周的临床教学,通过出科...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LBL)及讲座式教学(P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生75人,平均分为对照组、LBL组及PBL组,进行8周的临床教学,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组的教学模式评价及出科考试成绩较对照组、LBL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LBL组的临床诊断思维(P=0.73)、理论联系实践(P=0.20)、团队合作能力(P=0.31)、体格检查(P=0.73)及诊疗计划(P=0.30)成绩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L组和LBL组教学模式评价及出科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BL教学对神经内科住培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方面较LBL教学、传统教学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内科 问题导向教学 讲座式教学
下载PDF
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洪声平 朱余友 +2 位作者 陈兴福 朱锡明 徐立虎 《中国林副特产》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类型划分,并列出竹种名,阐述竹子园林布局及造园原理。探讨园林观赏竹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竹类造园方法、竹子园林布局特点、造园类别及观赏竹的整形技术。
关键词 竹园林 栽培 观赏竹种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和功能转归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朋 音大为 +3 位作者 何野 胡翀 孙文 朱余友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9期1475-1478,1591,共5页
目的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多种疾病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样性相关,本文旨在探讨APOE基因在颅内血管狭窄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及评估其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 目的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多种疾病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样性相关,本文旨在探讨APOE基因在颅内血管狭窄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及评估其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511例,根据是否有颅内动脉狭窄将其分成颅内动脉狭窄(ICAS)组(317例)和非颅内动脉狭窄(NCAS)组(194例)及6个月随访时根据是否携带APOE-ε4将其分为携带ε4基因(213例)组和非携带ε4(298例)组,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症、血脂、载脂蛋白E(包括等位基因分型)和脂蛋白a的差异,并进行血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功能转归,随访高清血管壁成像结果。结果 ICAS组的APOE浓度显著低于NCAS组(r=0.481,P<0.01)。携带APOE-ε4基因的患者中45.54%(97/213)和未携带APOE-ε4基因的患者中16.11%(48/298)在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时预后不良(OR=4.622,95%CI:3.512~6.091,P<0.01)。结论 血浆APOE水平低是ICAS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携带APOE-ε4基因是AIS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APOE-ε4基因型联合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及评估功能转归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载脂蛋白E 血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功能评估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祁术栽培
20
作者 郑富家 潘金和 朱余友 《安徽林业》 1997年第4期19-19,共1页
祁术为白术中佳品,特产于祁门县的高山土地和气候条件。祁门县地及零散闲地较多,实行粮药、林药、果药间作套种,既能充分利用地力,又能扩大药源,增加山区林农收入。
关键词 祁术 栽培 间作套种 地力 气候条件 高山 用地 林农收入 祁门县 土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