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LASIK矫正近视远期效果的文献定量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杨新军
王勤美
李康寯
刘佳
朱侨林
-
机构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学院统计研究室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05-409,共5页
-
基金
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WKJ-2007-2-017)
温州医学院人才启动基金项目(QTJ05028)
-
文摘
目的定量分析我国LASIK矫正近视的远期效果、预测性和安全性等。方法检索1988~2008年在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关于LASIK矫正近视的远期效果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中、英文文献1338例近视患者(2465眼)被纳入本研究,术后随访时间2~7年不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6.0D)的效果优于矫正高度近视(>-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36,95%CI:6.31~11.08)。比较术后裸眼视力达到0.5(20/40)和1.0(20/20)的比例发现,在低中度近视组随访2年时分别为99.7%和92.2%,随访5~7年则分别为100%和88.8%;在高度近视组分别达84.9%和54.4%(随访2年)以及87.7%和51.0%(随访5~7年)。虽然术后裸眼视力达0.5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略有增加,达1.0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手术预测性或准确性方面,无论是低中度近视还是高度近视组,随访5年及以上的术后屈光度在±1.0D的比例较术后2年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1;χ2=226.1,P<0.01);术后5~7年,屈光度在±1.0D以内的比例分别是78.5%和38.3%。术后5年以上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的比例为1.0%~3.4%。眩光、屈光度数回退或欠矫及术后干眼是LASIK的主要术后长期并发症。结论LASIK矫正近视的长期效果是满意的,但对高度近视者的预测性较低,尚缺乏视功能方面的远期效果研究。
-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META分析
近视
-
Keywords
keratomileusis
laser in situ/methods
Meta analysis
myopia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弱视患病危险因素的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朱侨林
陈洁
郑美琴
田金凤
王俊霞
杨新军
-
机构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
-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98-1500,共3页
-
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WKJ2007-2-017〕
-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诊断的60例弱视儿童及与病例同性别、同居住地区、年龄相差±0.5岁以内的60名健康儿童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状况及营养因素等对弱视患病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生育年龄高(OR=1.113)、孕次多(OR=1.542)、儿童常居环境采光差(OR=6.500)、儿童发钙水平高(OR=1.005)、儿童发镁含量高(OR=1.041)和儿童BMI大(OR=1.961)均可增加儿童患弱视的危险性;而父母亲学历高(OR=0.507;OR=0.624)、母亲孕期少食甜食(OR=0.560)和儿童身高高(OR=0.904)则可降低患弱视危险。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次多(OR=1.987)、儿童常居环境采光差(OR=15.80)、儿童发钙含量高(OR=1.010)和儿童BMI高(OR=2.170)是弱视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弱视患病受多因素影响,母亲孕次多、儿童的常居环境采光差、发钙高及BMI高可增加儿童弱视患视的危险,即先天发育环境、后天光视觉环境和儿童营养状况共同影响弱视发生。
-
关键词
弱视
危险因素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矿物元素
-
Keywords
Amblyopia
Risk factor
Hatched case -control study
Mineral element
-
分类号
R777.44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