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1
作者 钟杰 邱泽澜 +7 位作者 刘仕达 周向平 王迎 黄焱斌 周可心 朱俊子 刘天波 肖艳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67,共10页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并通过活体盆栽防效试验验证候选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共分离到真菌128株,其中镰刀菌87株,包括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甜瓜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falciforme、Fusarium humuli共7个种。其中,F.commune占比最高,为39.08%,其次为F.solani和F.incarnatum,占比均为14.94%。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引起烟草发病,明确其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物。F.commune对40%咪鲜胺EW、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高度敏感,EC50分别为0.026、0.079和0.169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咪鲜胺EW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相对防效达到94.43%±2.79%,其次为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相对防效为88.63%±1.68%和83.07%±2.55%。本研究表明,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真菌以共享镰刀为主,供试药剂中,40%咪鲜胺EW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腐病 镰刀菌 致病性 共享镰刀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快速检测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倩 朱俊子 +2 位作者 梁晋刚 陈欣怡 高必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9-1012,共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近年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南方各省爆发,准确快速地检测病毒是病害预测的关键。本文针对该病毒的S10序列设计了一对新的引物S10F/S10R,利用一步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近年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南方各省爆发,准确快速地检测病毒是病害预测的关键。本文针对该病毒的S10序列设计了一对新的引物S10F/S10R,利用一步法RT-PCR,对2010年5~8月间湖南省下属各县送来的疑似感染该病毒引起的水稻矮缩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新引物能有效地区分阳性样品和非阳性样品。同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序列均与已发表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序列(登录号:EU523360和EU784840)达约99%的同源性。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SRBSDV湖南、广东和海南分离物病毒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研究发现相对以往的巢式RT-PCR,本文采用的新引物及一步法RT-PCR能快速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适合在SRBSDV检测和病害预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系统发育树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湖南省多花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药剂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邱泽澜 陈锦 +2 位作者 张卓 钟杰 朱俊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多花黄精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肌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 【目的】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多花黄精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拟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观察,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肌蛋白(ACT)、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通过组织分离法在湖南省4个多花黄精种植苗圃的带病黄精叶片上分离到16株形态一致的菌株,通过对菌株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确认其为炭疽菌。对其中的菌株CLHJY4-3进行分子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白蜡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通过致病性测定,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菌丝平均生长速率为1.1 cm/d。分生孢子长18.4~25.0μm,宽3.9~5.3μm;刚毛深褐色,具2~3隔,长79~107μ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5种药剂中,咪鲜胺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 50为0.031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EC 50分别为0.049和0.252μg/mL。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 50分别为2.911和1.763μg/mL。【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湖南多花黄精叶斑病为炭疽病,病原为白蜡树炭疽菌,并筛选到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为对该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菌 多花黄精 系统发育分析 柯赫氏法则 杀菌剂
下载PDF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湖南鼎城株系S10片段的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亚 朱俊子 +2 位作者 周倩 蒋坚 高必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运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湖南鼎城株系的基因组S10片段(SRBSDV-HuNDCS10),并对其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RBSDV-HuNDC S10片段全长为1797bp(... 运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湖南鼎城株系的基因组S10片段(SRBSDV-HuNDCS10),并对其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RBSDV-HuNDC S10片段全长为1797bp(登录号:JQ337964),含有1个ORF,编码557个氨基酸残基的衣壳蛋白,推测分子量约62.6kD,推测等电点为7.62,与已报道的广东、海南和云南分离物病毒的S10作比较,它们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9.7%、99.0%和98.4%,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100.0%、99.5%和99.3%。对SRBSDV-HuNDCS10及部分Fijiviruses病毒对应片段在5'URT与3'URT存在的保守序列和互补序列进行了归纳,对其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motif查找,得到该属(Fijiviruses)氨基酸序列的10个保守区段。此外,进行了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发现了3个可能的N端豆蔻酰基化位点,可能与病毒的侵染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S10片段 基因组序列分析
下载PDF
2010年江华县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影响因子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明平 朱俊子 +3 位作者 钟石春 周倩 蒋章富 高必达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98-100,104,共4页
为了有效地防控南方黑条矮缩病(SRBSDV),于2010年调查了该病在江华县早、中、晚稻上的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结果表明:早稻SRBSDV发生面积虽大,但发病程度轻,主要因为感染局限在本田;中稻发病重是因为在秧田3叶期遇上了传毒飞虱成虫迁入... 为了有效地防控南方黑条矮缩病(SRBSDV),于2010年调查了该病在江华县早、中、晚稻上的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结果表明:早稻SRBSDV发生面积虽大,但发病程度轻,主要因为感染局限在本田;中稻发病重是因为在秧田3叶期遇上了传毒飞虱成虫迁入的高峰。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传毒昆虫、栽培方式、气象条件以及化学防治对SRBSDV发生的影响,并讨论了江华县SRBSDV病株的3种特殊症状。最后提出了监测病情,"治虱防矮",抓住2~4叶关键防治时期等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主要症状 白背飞虱 病害流行因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富贵草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杰 尹秀娟 +3 位作者 钟双玉 陈锦 朱俊子 李晓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2019年5月,在湖南长沙地区富贵草上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叶部病害,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并通过对核糖体转录间区rDNA(ITS)、肌动蛋白基因(ACT)、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 2019年5月,在湖南长沙地区富贵草上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叶部病害,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并通过对核糖体转录间区rDNA(ITS)、肌动蛋白基因(ACT)、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冬麦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贵草 叶斑病 冬麦刺盘孢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新的自然寄主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俊子 周倩 +1 位作者 崔亚 高必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利引物对,对其进行RT-PCR检测,发现高粱、野燕麦、牛筋草是新的SRBSDV自然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 自然寄主
下载PDF
湖南烟草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分子检测 被引量:18
8
作者 肖艳松 钟权 +3 位作者 吴文信 李思军 朱俊子 钟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15,共5页
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郴州、永州、湘西和常德烟区发生了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表现为叶部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有不规则同心纹,病斑周围可见黄绿色晕圈,后期易破裂穿孔。经组织分离、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 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郴州、永州、湘西和常德烟区发生了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表现为叶部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有不规则同心纹,病斑周围可见黄绿色晕圈,后期易破裂穿孔。经组织分离、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该病害为烟草靶斑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ola)。在此基础上,以烟草靶斑病菌rDNA–ITS序列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Rs–1,建立了特异性针对靶斑病菌的PCR检测体系,从烟草病斑处检测烟草靶斑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靶斑病 立枯丝核菌 湖南
下载PDF
“宜施壮”油菜配方肥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琳 胡金荣 +3 位作者 杨鸿 薛高尚 朱俊子 罗晓玲 《作物研究》 2015年第3期281-283,共3页
2013-2014年,以直播的常杂油2号为材料,在常德地区进行了"宜施壮"油菜配方肥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应用较多的洋丰复合肥及农民习惯施肥比较,施用油菜配方肥"宜施壮"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明显,尤其以施用油菜配方肥Ⅱ(... 2013-2014年,以直播的常杂油2号为材料,在常德地区进行了"宜施壮"油菜配方肥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应用较多的洋丰复合肥及农民习惯施肥比较,施用油菜配方肥"宜施壮"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明显,尤其以施用油菜配方肥Ⅱ(N∶P2O5∶K2O=25∶7∶8),每公顷可分别增产177.0 kg和802.35 kg,增收1 151.25元和2 770.5元,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 配方肥 直播
下载PDF
无人植保机飞防油菜菌核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琳 杨鸿 +4 位作者 朱传霞 李宏军 胡金荣 薛高尚 朱俊子 《作物研究》 2016年第3期316-319,共4页
为探索无人植保机飞防油菜菌核病效果,2015年在安乡县开展了油菜飞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25%咪鲜胺乳油750 m L/hm^2的情况下,与传统背负式电动喷雾和人工手动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相比,飞防后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和病指较轻,病株率防... 为探索无人植保机飞防油菜菌核病效果,2015年在安乡县开展了油菜飞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25%咪鲜胺乳油750 m L/hm^2的情况下,与传统背负式电动喷雾和人工手动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相比,飞防后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和病指较轻,病株率防效提高6.23~7.04个百分点,病指防效提高8.35~9.88个百分点,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防治成本降低43.75%,节水96.67%。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无人植保机 飞防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优质黄籽油菜新品种常杂油9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金荣 朱传霞 +6 位作者 薛高尚 魏廷龙 黄琳 张洋 朱俊子 罗晓玲 文奕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3,共3页
常杂油9号是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黄籽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68A与双低油菜恢复系P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10—2013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常杂油9号产量为2 316.9~2 445.3kg/h... 常杂油9号是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黄籽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68A与双低油菜恢复系P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10—2013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常杂油9号产量为2 316.9~2 445.3kg/hm2,产油量为983.1~1 133.6kg/hm2,平均生育期215.3d,千粒重3.69g。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及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5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南省区域内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黄籽 高含油量 育种 常杂油9号 常德 湖南
下载PDF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磊 王尚龙 朱俊子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服用缬沙坦,观察组服用益肾化湿颗粒+缬沙...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服用缬沙坦,观察组服用益肾化湿颗粒+缬沙坦,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尿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压等指标改善的不同。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对照组分别为79.25%和32.08%,观察组分别为98.11%和13.21%,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压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益肾化湿颗粒 缬沙坦
下载PDF
杂交油菜常杂油2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晓玲 张洋 +2 位作者 胡金荣 朱传霞 朱俊子 《中国种业》 2013年第S1期58-59,共2页
常杂油2号系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油菜。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华中地区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高含油量等特点。1严格选择制种基地,狠抓安全隔离制种基地... 常杂油2号系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油菜。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华中地区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高含油量等特点。1严格选择制种基地,狠抓安全隔离制种基地选择有天然隔离屏障的山区或江心洲,制种地必须与非本品种(含其他油菜品种、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最低安全空间距离在1000m以上;制种田块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高产制种技术 细胞核雄性不育 油菜品种 冬油菜 含油量 制种基地 制种田 半冬性 制种地
下载PDF
常德市2012~2016年冬油菜区域试验分析
14
作者 罗晓玲 张洋 +7 位作者 薛高尚 彭国钢 魏廷龙 朱俊子 田军 朱传霞 雷世鸣 胡金荣 《农技服务》 2019年第3期34-35,共2页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占92.17%;油菜籽平均产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比对照品种低,表现为减产,2012年、2016年表现为增产;各年油菜籽平均含油量均比对照品种高,高含油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方向;芥酸和硫苷含量各年间及各品种间变辐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区域试验 产量 含油量 芥酸 硫苷 常德
下载PDF
辣椒白绢病拮抗放线菌SD-64的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仕达 邱泽澜 +2 位作者 李晓刚 钟杰 朱俊子 《园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9,共15页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具有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株SD-64。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研究其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效以及对白绢病菌的作用机制,并对菌株SD-64发...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具有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株SD-64。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研究其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效以及对白绢病菌的作用机制,并对菌株SD-64发酵液粗提物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菌株SD-64对白绢病菌的平板抑制率达到99.27%。基于形态和16SrDNA鉴定SD-64为灰橙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aurantiacus)。SD-64能产生黑色素和纤维素酶,其发酵产物可以影响辣椒白绢病菌菌核的产生与萌发,影响菌丝形态,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菌丝内活性氧的积累。辣椒离体叶片和活体盆栽防效试验显示SD-64发酵液能明显降低辣椒白绢病的发生。SD-64发酵液粗提物对辣椒白绢病菌的EC_(50)为78.281μg·mL^(-1)。综上所述,菌株SD-64对辣椒白绢病菌具有的良好防治效果,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白绢病 生物防治 放线菌 16S rDNA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湖南首次检测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慧茹 林振亚 +2 位作者 朱俊子 张亚东 高必达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1,共3页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自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葫芦科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CGMMV主要有两种重要的传播途径,一是带毒种子造成...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自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葫芦科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CGMMV主要有两种重要的传播途径,一是带毒种子造成远距离传播,二是授粉、嫁接等农事操作造成的田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检测 湖南 MOSAIC 传播途径 green VIRUS 葫芦科作物
原文传递
黄花菜叶斑病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防治药剂筛选及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俊子 邱泽澜 +2 位作者 高必达 钟杰 李晓刚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1641,共11页
为明确浙江省黄花菜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探究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建立快捷检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花菜叶斑病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测定其致病力及生物学特性,分析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 为明确浙江省黄花菜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探究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建立快捷检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花菜叶斑病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测定其致病力及生物学特性,分析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效果,并以ITS和EF-1α序列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形态学特征以及ITS与EF-1α序列分析结果确定黄花菜叶斑病菌为杏黄镰孢Fusarium armeniacum。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pH 7时菌丝生长最快,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96%己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19μg/mL。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体系在60℃条件下反应60 min,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YBR Green I染料染色均可判断检测结果。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杏黄镰孢,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00 pg/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倍。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可快速检测出人工接种和实际发病黄花菜叶片中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黄镰孢 黄花菜 叶斑病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抑制效果 LAMP体系
原文传递
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1基因CfPOFUT1在果生炭疽菌中的功能分析
18
作者 朱俊子 黎萍 +2 位作者 邱泽澜 李晓刚 钟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01-3812,共12页
【目的】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1(protein O-fucosyltransferase 1,POFUT1)是催化蛋白质O-岩藻糖基化的关键酶,在动物和人体内被证明调控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过程,然而POFUT1基因在果生炭疽菌乃至真菌中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克隆果生炭... 【目的】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1(protein O-fucosyltransferase 1,POFUT1)是催化蛋白质O-岩藻糖基化的关键酶,在动物和人体内被证明调控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过程,然而POFUT1基因在果生炭疽菌乃至真菌中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克隆果生炭疽菌中CfPOFUT1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CfPOFUT1的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CfPOFUT1基因的沉默和过表达载体,通过PEG介导法将载体导入原生质体中获得CfPOFUT1基因的沉默和过表达突变体。测定了野生型菌株、CfPOFUT1沉默菌株和过表达菌株在PDA上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萌发与附着胞形成、胁迫应答和致病力、杀菌剂敏感性等生物学表型。【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基因过表达突变体产孢量显著增加,致病力增强,对嘧菌酯敏感性降低,但对多菌灵和咪鲜胺敏感性增强。基因沉默突变体产孢量减少,细胞壁完整性、内质网应激敏感性提高,致病力减弱,对嘧菌酯敏感性提高,但对多菌灵和咪鲜胺敏感性降低。【结论】CfPOFUT1基因参与调控果生炭疽菌分生孢子产量,细胞壁完整性、内质网对应激和药剂敏感性,并对其致病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 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1 CfPOFUT1 药剂敏感性 致病力
原文传递
湖南省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宏军 杨鸿 +8 位作者 朱传霞 胡金荣 薛高尚 黄琳 朱俊子 罗晓玲 张洋 文奕峰 魏廷龙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共4页
分析了湖南省2006-2014年审定油菜品种的历年表现、农艺性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品种已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含油量逐年升高;不同密度条件下小区产量变异系数不大,湖南省油菜种质创新还有较大空间;密度增加后,株高、一次有... 分析了湖南省2006-2014年审定油菜品种的历年表现、农艺性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品种已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含油量逐年升高;不同密度条件下小区产量变异系数不大,湖南省油菜种质创新还有较大空间;密度增加后,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等值相应降低;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应注重群体优势的提高,低密度条件下应注重个体优势的提高;轻简化、机械化条件下,油菜新品种选育应当注重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及每角粒数,新品种应具备株高、一次分枝数适中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高热惊厥患儿中综合优质护理联合家属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
20
作者 朱俊子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4期287-288,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8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一般护理)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综合优质护理+家属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8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一般护理)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综合优质护理+家属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消失、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出现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加快患儿恢复速度、增加家属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综合优质护理 家属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