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楂果醋液体表面发酵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岁楼 张文叶 朱光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3,5,共3页
对以山楂(山里红)为原料,采用液体酒化和液体表面醋酸发酵法生产高档山楂果醋进行了研究。通过观测酒化和醋化动态过程,认为利用此工艺方式酿制出山楂醋是可行的。同时,对表面发酵法的一些技术关键作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山楂 果醋 液体表面发酵法 发酵
下载PDF
山楂果醋静署表面发酵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岁楼 张文叶 朱光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7,19,共3页
文中对山楂为原料,采用液体酒化和静置表面醋酸发酵法生产高档山楂果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观测酒化过程和醋化过程,认为利用此工艺酿醋是可行的。同时,对表面发酵法的一些技术关键做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山楂 果醋 发酵法 静置表面发酵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Au-TiW触点的提高RF MEMS开关寿命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光州 王志斌 +1 位作者 吴倩楠 李孟委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1-806,812,共7页
针对基于Au-Au触点的射频微电子机械系统(RF MEMS)开关寿命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寿命RF MEMS开关的研制方法。对比Au与其他金属的硬度、杨氏模量以及方阻,最终选择性能优良的TiW金属作为新触点材料,其制备参数为溅射功率300 W,气压5 mT... 针对基于Au-Au触点的射频微电子机械系统(RF MEMS)开关寿命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寿命RF MEMS开关的研制方法。对比Au与其他金属的硬度、杨氏模量以及方阻,最终选择性能优良的TiW金属作为新触点材料,其制备参数为溅射功率300 W,气压5 mTorr(1 mTorr=0.133 Pa),溅射时间1 568 s。设计了基于Au-TiW触点的RF MEMS开关工艺流程,给出了详细工艺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设计了RF MEMS开关封装工艺流程并制作了封装样品。测试比较了基于Au-Au触点的RF MEMS开关与基于Au-TiW触点的RF MEMS开关的寿命与射频性能。结果表明,虽然基于Au-TiW触点的RF MEMS开关的射频性能有所降低,但开关寿命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该研究为提高RF MEMS开关的寿命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射频(RF)开关 开关寿命 触点材料 可靠性
下载PDF
强化米醋及其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岁楼 余金梅 +1 位作者 朱光州 孔德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6-18,21,共4页
主要确定了利用VC、VB2和VB1三种维生素同时强化食醋的工艺路线及强化米醋(保健米醋)的配方等生产技术条件,并对产品感官性状及其稳定性作了评判和观察。同时,结合一般调味品厂的实验条件,制订了化学分析法测定强化米醋中... 主要确定了利用VC、VB2和VB1三种维生素同时强化食醋的工艺路线及强化米醋(保健米醋)的配方等生产技术条件,并对产品感官性状及其稳定性作了评判和观察。同时,结合一般调味品厂的实验条件,制订了化学分析法测定强化米醋中几种维生素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醋 强化 维生素 食醋 工艺
下载PDF
多菌种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立友 宫名宇 朱光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20,共7页
我国酱油酿造自30年代开始采用单一菌种进行酿造以来,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靠单一菌种的酶系是不可能完成酱油酿造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的,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果胶质等的降解,多种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生成等,从而... 我国酱油酿造自30年代开始采用单一菌种进行酿造以来,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靠单一菌种的酶系是不可能完成酱油酿造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的,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果胶质等的降解,多种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生成等,从而影响了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风味的提高。八十年代初以来,开展应用多菌种酿造酱油的研究,以弥补单一菌种的不足,提高原料利用率,并在短周期发酵过程中提高产品风味。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应用多菌种制曲,即应用多种曲霉混合制曲或分别制曲混合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酱油 酿造
下载PDF
一种基于π型氮化钽薄膜电阻的MEMS衰减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光州 张世义 +3 位作者 王俊强 吴倩楠 李孟委 王志斌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9-745,共7页
针对传统衰减器体积大、反应时间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氮化钽薄膜电阻的MEMS衰减器。根据π型衰减网路理论计算得到各个电阻的阻值,并计算各个电阻的仿真尺寸。利用HFSS 15.0电磁波仿真软件对衰减器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并优... 针对传统衰减器体积大、反应时间长、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氮化钽薄膜电阻的MEMS衰减器。根据π型衰减网路理论计算得到各个电阻的阻值,并计算各个电阻的仿真尺寸。利用HFSS 15.0电磁波仿真软件对衰减器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并优化。通过修改磁控溅射参数制备稳定的氮化钽薄膜电阻,在此基础上制作MEMS衰减器。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探针台进行衰减器射频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1~20GHz频率范围内,衰减器的回波损耗大于12.4dB,插入损耗小于2.1dB,衰减精度小于5dB。衰减器整体尺寸为2.2mm×1.2mm×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钽薄膜 电阻衰减网络 衰减器 MEMS
下载PDF
发酵植物蛋白制取鲜味剂基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桂 韦梅生 +2 位作者 朱光州 宫名宇 赵秋红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花生粕、玉米黄粉和谷朊粉为蛋白质原料,通过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酿造型鲜味剂基料.在使产品中必需氨基酸实现互补的同时,其酱醅前期发酵的蛋白质消化率达到93.6%,而且产品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3 氯 1,2 丙二醇(简称氯丙醇).产品质量... 以花生粕、玉米黄粉和谷朊粉为蛋白质原料,通过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酿造型鲜味剂基料.在使产品中必需氨基酸实现互补的同时,其酱醅前期发酵的蛋白质消化率达到93.6%,而且产品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3 氯 1,2 丙二醇(简称氯丙醇).产品质量超过了SB10338-2000中规定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剂 低盐固态发酵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玉米黄粉 酿造 花生粕 谷朊粉 消化率 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原料
下载PDF
对应用多菌种纯种发酵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岁楼 朱光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1-12,6,共3页
认为应用多菌种纯种发酵可改善产品质量和风味,还可以提高发酵产率;并介绍了在酱油、食醋、腐乳、酒、味精等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菌种 发酵 调味品
下载PDF
均匀设计及成对比较法在营养酱油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岁楼 朱光州 宫名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7-10,共4页
通过均匀设计法进行了营养酱油的配制,使试验次数大大减少,也使盲目的配方研制工作更科学化.又使用成对比较法进行了各样品的感官评定,由此得到了最佳的强化配方,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成对比较法 营养酱油
下载PDF
发酵玉米皮渣制备培养基生产高活力液体酒母的研究
10
作者 庄桂 韦梅生 +1 位作者 朱光州 宫名宇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蛋白质后的玉米皮渣副产品做为糖化曲发酵原料,再利用糖化曲水解玉米皮渣制取糖化液,补充氮源后制备液体酒母培养基,进而利用该培养基代替麦芽汁培养基生产液体酒母.产品的酵母菌体细胞数达到9.1×107个/mL,菌体... 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蛋白质后的玉米皮渣副产品做为糖化曲发酵原料,再利用糖化曲水解玉米皮渣制取糖化液,补充氮源后制备液体酒母培养基,进而利用该培养基代替麦芽汁培养基生产液体酒母.产品的酵母菌体细胞数达到9.1×107个/mL,菌体细胞出芽率达到26%,菌体细胞死亡率在1%以下,与用麦芽汁培养基生产的液体酒母相同.产品的酒精发酵能力也与用麦芽汁培养基生产的液体酒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玉米皮渣 糖化曲 氮源 培养 酒母
下载PDF
大蒜酱油主要工艺条件的研究
11
作者 王岁楼 朱光州 宫名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32,共5页
引言 通过正交设计法安排试验,并以成对比较法进行感官评定,由此确定了用浸泡法生产大蒜酱油的最适工艺条件。 大蒜(Allivm Sativwm L)
关键词 大蒜 酱油 工艺
下载PDF
改善速酿酱油风味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光州 宫名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1,共4页
本试验以低盐固态酿制酱油工艺为基础,采用前期无盐发酵和后期低盐发酵相结合的工艺。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采用回淋方法,把一般的原料配比改为豆饼:麸皮:小麦=5∶3∶2。这样既弥补丁在发酵过程中因添加酵母所消耗掉的糖份,又改善了酱... 本试验以低盐固态酿制酱油工艺为基础,采用前期无盐发酵和后期低盐发酵相结合的工艺。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采用回淋方法,把一般的原料配比改为豆饼:麸皮:小麦=5∶3∶2。这样既弥补丁在发酵过程中因添加酵母所消耗掉的糖份,又改善了酱油的质量和风味,使全氮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3.54%,氨基酸生成率提高了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酿酱油 风味质量 酱油
下载PDF
一种基于RF MEMS开关的四端口电子校准件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钎龙 吴倩楠 +3 位作者 朱光州 陈玉 王俊强 李孟委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7-441,共5页
针对射频多端口器件微波测试需求,基于SOLT校准原理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在DC~12 GHz范围内、基于RF MEMS开关的四端口电子校准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短路状态下,器件的回波损耗小于0.15 dB;在直通状态下,器件的插入损耗小于0.5 dB,端... 针对射频多端口器件微波测试需求,基于SOLT校准原理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在DC~12 GHz范围内、基于RF MEMS开关的四端口电子校准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短路状态下,器件的回波损耗小于0.15 dB;在直通状态下,器件的插入损耗小于0.5 dB,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20 dB;在开路状态下,器件的回波损耗小于0.3 dB,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25 dB;同时采用微表面加工工艺,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对负载电阻进行了制备,其测试结果约为50Ω,符合设计要求。设计的基于RF MEMS开关的四端口校准件,具有射频性能好、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点,能够满足X波段微波多端口器件在片测试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MEMS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隔离度 微波校准
下载PDF
醋蛋液生产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卓英 王电垒 朱光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22,共3页
醋蛋疗法是以醋和鸡蛋为主要配方成分,具有预防、治疗、康复功效的一种民间疗法。它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取材方便、制作简易、服用安全、疗效显著,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在国内外流传甚广。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万人... 醋蛋疗法是以醋和鸡蛋为主要配方成分,具有预防、治疗、康复功效的一种民间疗法。它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取材方便、制作简易、服用安全、疗效显著,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在国内外流传甚广。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万人服用醋蛋液。国内有关厂商适应市场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蛋液 营养价值 功效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保健佳品──醋蛋液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电垒 杜卓英 朱光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醋蛋液 制法 保健功能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多菌种在固态低盐发酵工艺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宫名宇 朱光州 +3 位作者 陈瑞锋 王志勇 邱立友 王慧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2-14,11,共4页
多菌种的应用,是在现行工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原料的配比结构,采用了黑曲霉F—27菌株与原有的米曲霉 AS3.951菌株进行混合制曲,丰富了成曲的酶系,提高了酸性蛋白酶活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将原有的移池发酵池改造成为回浇发酵池,在发酵... 多菌种的应用,是在现行工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原料的配比结构,采用了黑曲霉F—27菌株与原有的米曲霉 AS3.951菌株进行混合制曲,丰富了成曲的酶系,提高了酸性蛋白酶活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将原有的移池发酵池改造成为回浇发酵池,在发酵后期通过回浇的方法添加生香酵母,提高了原料的蛋白质利用率和原料的出品率,改善了酱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固态低盐发酵 酱油
下载PDF
酱油原料蒸煮条件选择的生产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宫名宇 朱光州 赵庆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了提高原料的全氮利用率,国内外同行都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国内在酱油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双菌种制曲”、“多菌种发酵”、“低温制曲”等方法来提高全氮利用率,但效果都不十分显著。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 为了提高原料的全氮利用率,国内外同行都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国内在酱油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双菌种制曲”、“多菌种发酵”、“低温制曲”等方法来提高全氮利用率,但效果都不十分显著。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的全氮利用率之所以由60%左右提高到91~92%,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原料蒸煮方面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原料 蒸煮条件 选择
下载PDF
低盐酱油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仰孝 朱光州 +1 位作者 赵亚凡 本柏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1-35,共5页
本试验以低盐固态酿制酱油工艺为基础,采用前期无盐发酵和后期低盐发酵相结合的工艺。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采用回淋方法,把一般的原料配比改为豆粕:麸皮:小麦=5:3:2。这样既弥补了在发酵过程中因添加酵母所消耗的糖份,又改善了酱油的... 本试验以低盐固态酿制酱油工艺为基础,采用前期无盐发酵和后期低盐发酵相结合的工艺。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采用回淋方法,把一般的原料配比改为豆粕:麸皮:小麦=5:3:2。这样既弥补了在发酵过程中因添加酵母所消耗的糖份,又改善了酱油的质量和风味,使全氮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3.54%,氨基酸生成率提高了6.28%,蛋白质出品率提高了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 酱油 低盐酱油 研制
下载PDF
保键佳品——醋蛋液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电垒 杜卓英 朱光州 《江苏调味副食品》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醋蛋液 制作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多种营养素同时强化酱油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岁楼 朱光州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3-59,共7页
进行了酱油强化工艺的研究,通过均匀设计法和成对比较法得到了一种最优的强化配方。按此配方制成的营养酱油稳定性和感官性状良好,且有助于营养缺乏病的防治。
关键词 营养素 强化 酱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