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FZ-01Z型自动蒸发器比测分析与提高精度的可行方法
1
作者 郭天辰 钱睿智 +2 位作者 李杰 朱光轩 张艺铭 《江苏水利》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将兴化水位站FFZ-01Z自动蒸发器自动监测数据与E601水面蒸发器人工观测数据(245组)进行比测分析,论证自动蒸发器的可靠性。为提高自动蒸发监测数据的精度,基于数理统计,对汛期的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非汛期的数据采用偏态分布拟合... 将兴化水位站FFZ-01Z自动蒸发器自动监测数据与E601水面蒸发器人工观测数据(245组)进行比测分析,论证自动蒸发器的可靠性。为提高自动蒸发监测数据的精度,基于数理统计,对汛期的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非汛期的数据采用偏态分布拟合,通过同频率求得对应的理论值。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数据平均绝对误差为0,期望值符合人工观测序列,有良好相关性且可减小离散程度,能够满足自动监测需求,该方法为解决精度问题提供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Z-01Z型自动蒸发器 比测分析 精度提高 数理统计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隧道掘进机滚刀破岩动态荷载理论模型及试验研究
2
作者 孙浩凯 高阳 +2 位作者 朱光轩 徐飞 郑新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7-1670,共14页
滚刀荷载的动态信息(如峰值荷载、增长速度以及频率等)对保持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系统稳定、控制刀盘振动等至关重要。目前的破岩力预测公式不足以满足刀盘受力及振动的求解需要。因此,基于离散化建模思路,将传统空腔膨胀理论的一维贯入运... 滚刀荷载的动态信息(如峰值荷载、增长速度以及频率等)对保持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系统稳定、控制刀盘振动等至关重要。目前的破岩力预测公式不足以满足刀盘受力及振动的求解需要。因此,基于离散化建模思路,将传统空腔膨胀理论的一维贯入运动扩展至高维度的回转破岩中,对岩体参数及操作参数对荷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组全尺寸回转破岩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装半径、转速以及贯入度的增大使单位时间内滚刀挤压的岩体体积增多、密实核边界速度升高,导致侵岩荷载的增长速度及频率均升高,荷载变化及刀盘振动更加剧烈。岩体强度的增大会导致荷载峰值及增长速度升高、频率降低。所建立的回转破岩动态荷载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差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 空腔膨胀理论 密实核 全尺寸回转破岩试验
下载PDF
考虑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速凝浆液渗透注浆扩散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连震 张庆松 +5 位作者 刘人太 李术才 王洪波 李卫 张世杰 朱光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速凝类浆液的黏度时变性及双液注浆方式导致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在渗透注浆理论模型中应当考虑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基于黏度时变性宾汉流体本构模型,引入了描述渗流过程的均匀毛管组模型,建立了恒定注浆速率条件下考... 速凝类浆液的黏度时变性及双液注浆方式导致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在渗透注浆理论模型中应当考虑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基于黏度时变性宾汉流体本构模型,引入了描述渗流过程的均匀毛管组模型,建立了恒定注浆速率条件下考虑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一维渗透注浆扩散模型。设计了一维可视化渗透注浆扩散模拟试验系统,获得了不同介质渗透率及不同注浆速率条件下水泥-水玻璃浆液(C-S)注浆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时,孔口注浆终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1.2~1.4倍,浆液扩散距离计算值为试验测量值的0.9~1.1倍,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所创建的理论模型可较好地描述速凝浆液一维渗透注浆扩散过程。不考虑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时,孔口注浆终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3.5~4.1倍,浆液扩散距离计算值为试验测量值的0.5~0.7倍,显著高估了注浆压力、低估了浆液扩散范围。因此,在注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速凝浆液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 速凝浆液 黏度时变性 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基于“浆–土”界面应力耦合效应的劈裂注浆理论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庆松 张连震 +4 位作者 刘人太 俞文生 郑卓 王洪波 朱光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330,共8页
浆液与土体的界面应力耦合效应对土体劈裂注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劈裂通道宽度由注浆孔向浆液扩散锋面处衰减。基于此,将劈裂注浆扩散过程简化为平面辐射圆,推导了劈裂通道内牛顿流体浆液的扩散运动方程,引入了半无限空间体均匀受力模型... 浆液与土体的界面应力耦合效应对土体劈裂注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劈裂通道宽度由注浆孔向浆液扩散锋面处衰减。基于此,将劈裂注浆扩散过程简化为平面辐射圆,推导了劈裂通道内牛顿流体浆液的扩散运动方程,引入了半无限空间体均匀受力模型并获得劈裂通道宽度控制方程,最终得到劈裂通道宽度及浆液压力的空间分布方程。分析了劈裂通道宽度与注浆压力的空间衰减规律及浆液黏度、土体弹性模量对注浆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压力与劈裂通道宽度的空间衰减趋势具有一致性且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注浆孔附近及靠近浆液扩散锋面区域衰减较快;浆液扩散半径与浆液黏度、土体弹性模量负相关。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浆脉厚度理论计算值进行了验证,浆脉厚度计算值比现场揭露浆脉厚度实测值大30%左右,计算误差处于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注浆 应力耦合 劈裂通道宽度 浆脉厚度 压力衰减
下载PDF
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庆松 王洪波 +4 位作者 刘人太 李术才 张乐文 朱光轩 张连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8-924,共7页
多孔介质注浆的扩散方式以渗透注浆为主,传统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往往忽略了浆液渗透过程中的扩散路径,导致理论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对多孔介质浆液渗透过程中扩散路径分析,根据浆液扩散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注浆的扩散方式以渗透注浆为主,传统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往往忽略了浆液渗透过程中的扩散路径,导致理论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对多孔介质浆液渗透过程中扩散路径分析,根据浆液扩散运动方程,建立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设计了一套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扩散模拟实验装置,并采用常规注浆材料-水泥浆液,获得不同被注介质渗透率及不同注浆速率下的注浆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浆液渗透注浆模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1.1-1.3倍,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所建模型可较好的描述了浆液渗透扩散过程;不考虑浆液扩散路径的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计算值为试验值的1.8-3.2倍,显著高估了注浆扩散过程的浆液压力。研究成果成功用于青岛地铁砂层治理工程,因此,在多孔介质渗透注浆扩散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浆液扩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渗透 注浆 扩散路径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基于颗粒吸附概率模型的渗透注浆滤过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光轩 张庆松 +4 位作者 冯啸 刘人太 张连震 刘诗群 张建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滤过效应对悬浊液渗透注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滤过系数为渗透扩散关键影响参数,现有研究多将该系数假定为常数,具有较大局限性。考虑渗流域内各组分质量守恒,引入线性滤过定律,采用颗粒沉积概率模型描述水泥颗粒在多孔介质内沉积吸附行为... 滤过效应对悬浊液渗透注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滤过系数为渗透扩散关键影响参数,现有研究多将该系数假定为常数,具有较大局限性。考虑渗流域内各组分质量守恒,引入线性滤过定律,采用颗粒沉积概率模型描述水泥颗粒在多孔介质内沉积吸附行为,建立了考虑渗滤效应的水泥浆液渗透注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基于1维渗透注浆试验过程信息,提出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参数反演确定方法。自主研发了3维渗透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可以实现恒流量条件下砂层渗透注浆以及试验过程中的多元信息采集。开展了3维渗透注浆柱形扩散模型试验,结合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孔隙率及浆液压力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注浆速率及浆液水灰比对滤过机制影响规律,并对理论计算模型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注浆速率越小,注浆口处孔隙率衰减量越大,同时孔隙率沿浆液扩散方向衰减越剧烈;浆液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衰减越快,滤过效应越显著。与试验值对比,所建立模型孔隙率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2%,注浆压力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4.2%,所建立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水泥浆液多孔介质柱形扩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 沉积概率模型 滤过效应 柱形扩散 水泥浆液
下载PDF
基于PSO-LSSVM的砂层可注性预测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光轩 张庆松 +2 位作者 刘人太 张连震 郭焱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5-182,共8页
现有砂层可注性评价方法多为分类评价,且分类标准不一,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为此,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进行优化,提出可注性量化预测模型.选取水泥浆液水灰比R WC、相对密实度D r、细颗粒(直径<0.075 mm)... 现有砂层可注性评价方法多为分类评价,且分类标准不一,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为此,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进行优化,提出可注性量化预测模型.选取水泥浆液水灰比R WC、相对密实度D r、细颗粒(直径<0.075 mm)含量θ、砂层特征粒径D 10和D 15为控制变量,开展129组可注性室内试验,以每组试验浆液扩散距离作为可注性量化评价指标.基于PSO-LSSVM方法建立砂层可注性与各控制变量间的关系模型,采用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测试法(FAST)对可注性影响因素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PSO-LSSV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砂层可注性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拟合优度R 2为0.982;各影响因素对可注性的敏感性排序为:D 10>D 15>D r>θ>R WC,其中D 10和D 15敏感性显著高于D r、θ和R 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可注性 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全局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泰州市引江调水对河网水质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倪静静 吴泽雄 +2 位作者 曹齐齐 陈健 朱光轩 《陕西水利》 2023年第7期93-95,共3页
为改善泰州市区域河流的水环境质量,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引江调水方案,即通过高港枢纽从长江引水。对非汛期和汛期期间重要河道水质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汛期期间通过引江调水对区内的重要河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改... 为改善泰州市区域河流的水环境质量,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引江调水方案,即通过高港枢纽从长江引水。对非汛期和汛期期间重要河道水质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汛期期间通过引江调水对区内的重要河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改善有一定效果,但是对氨氮的改善效果较差。在汛期引江调水对区域内的重要河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溶解氧的改善效果较差。针对引江调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调水 泰州市 影响分析 水环境
下载PDF
速凝浆液裂隙动水注浆扩散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7
9
作者 刘人太 张连震 +5 位作者 张庆松 杨磊 李志鹏 孙子正 张世杰 朱光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297-3306,共10页
针对动水注浆中常用的2种速凝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与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考虑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动水条件下裂隙注浆扩散的数值模型,研究动水条件下裂隙注浆扩散规律并分析不同黏度时变特性... 针对动水注浆中常用的2种速凝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与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考虑浆液黏度时变特性,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动水条件下裂隙注浆扩散的数值模型,研究动水条件下裂隙注浆扩散规律并分析不同黏度时变特性、初始动水流速与注浆速率对注浆扩散过程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浆液扩散形态在逆水方向和顺水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进水边界处的压力逐渐趋近于远端的地下水压强,注浆初期在裂隙边界附近及绕流区内流速较高,注浆后期整个裂隙内的流速变化幅度不大;在试验条件下,初始动水流速与注浆速率的提高均会导致裂隙内压力及流速的增加,注浆速率对裂隙内压力分布的影响比初始动水流速显著;C-S浆液与GT–1浆液扩散规律类似,但由于两者黏度时变性的差异导致两者扩散规律稍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裂隙注浆 动水注浆 速凝浆液 数值模拟 扩散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渗滤效应的沙层劈裂注浆扩散规律分析及其ALE算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光轩 张庆松 +4 位作者 刘人太 李术才 王洪波 郑卓 郭焱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167-4176,共10页
渗滤效应广泛存在于沙层劈裂注浆扩散过程中,并对扩散规律有重要影响,目前尚未有合理的劈裂注浆理论对其充分考虑。针对沙层劈裂注浆中的渗滤效应,采用一维渗滤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并结合平板裂隙注浆扩散模型,推导得到劈裂注浆扩散控制... 渗滤效应广泛存在于沙层劈裂注浆扩散过程中,并对扩散规律有重要影响,目前尚未有合理的劈裂注浆理论对其充分考虑。针对沙层劈裂注浆中的渗滤效应,采用一维渗滤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并结合平板裂隙注浆扩散模型,推导得到劈裂注浆扩散控制方程。通过与不考虑渗滤效应的劈裂扩散模型对比,揭示渗滤效应对注浆扩散的影响机制。采用有限元瞬态移动网格ALE方法对沙层劈裂注浆扩散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模拟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相符;开展沙层劈裂注浆扩散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际劈裂浆脉长度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相近,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沙层劈裂注浆 渗滤效应 影响机制 ALE算法
原文传递
裂隙岩体注浆中的浆液–岩体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卓 李术才 +3 位作者 刘人太 朱光轩 张连震 潘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054-4062,共9页
基于岩体卸荷–加载理论与平板裂隙浆液运移方程,建立考虑浆液对岩体单向耦合作用的裂隙岩体注浆理论模型,对注浆过程中浆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展开研究。研究表明,裂隙岩体注浆伴随着浆液压力对岩体卸荷与重新加载过程,岩体完全卸荷后,... 基于岩体卸荷–加载理论与平板裂隙浆液运移方程,建立考虑浆液对岩体单向耦合作用的裂隙岩体注浆理论模型,对注浆过程中浆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展开研究。研究表明,裂隙岩体注浆伴随着浆液压力对岩体卸荷与重新加载过程,岩体完全卸荷后,隙宽将随浆液压力增加,对于近似水平展布的裂隙,隙宽增量随扩散距离近似呈线性衰减,裂隙越小衰减速率越快。岩体受浆液卸荷影响范围大于浆液扩散范围,裂隙越小受浆液–岩体耦合作用越显著。裂隙组中相邻的裂隙在注浆过程中相互影响,较大裂隙进一步张开,较小裂隙趋于闭合,导致浆液在微小裂隙中的扩散范围减小或无法注入,并在较大裂隙中大量无效扩散,单纯提高注浆压力不会改善对较小裂隙的注浆封堵效果。研究结论对裂隙岩体注浆工程提供了一定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浆液运移 流–固耦合 注浆工程
原文传递
非均质断层介质单双液加固特性对比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鹏 张庆松 +5 位作者 张霄 李术才 张伟杰 王倩 于海洋 朱光轩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使用永莲隧道F2断层介质,预置单一结构面,基于不同结构面角度、水泥单液浆水灰比和注浆压力开展正交试验.试验表明:注浆压力、土压力和渗透压力均呈波动上升规律,但土压力和渗透压力相对较小;结构面α=0°、45°和90°试样... 使用永莲隧道F2断层介质,预置单一结构面,基于不同结构面角度、水泥单液浆水灰比和注浆压力开展正交试验.试验表明:注浆压力、土压力和渗透压力均呈波动上升规律,但土压力和渗透压力相对较小;结构面α=0°、45°和90°试样在注浆后强度分别提升了189%,200%和64%,结构面α=45°试样加固前后强度均较低;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当应变达到0.015~0.04时,应力达到峰值;通过极差分析,本次试验条件下结构面角度是影响试样抗压强度的主控因素,其次为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影响最小;浆液充填结构面并劈裂断层介质形成的大尺寸浆脉发挥骨架效应,对加固体破坏产生控制性作用;揭示了水泥单液浆对于含结构面断层介质的充填、挤密和劈裂联合加固型式.从加固型式、加固效果和主控加固因素3个方面对比了水泥单液浆和C-S双液浆对于断层介质的加固特性.单液浆形成的浆脉尺寸更大;当α=0°和90°时,单液浆加固效果更佳,而α=45°时,双液浆加固效果更优.与单液浆不同,双液浆的主控因素为浆液配比.基于试验结论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出了4条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介质 结构面 水泥单液浆 C-S双液浆 加固型式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极浅埋富水砂层地铁横通道注浆加固与开挖稳定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梦然 李卫 +2 位作者 冯啸 朱光轩 李夏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4,70,共9页
针对极浅埋富水砂层地铁隧道横通道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进行注浆加固试验及开挖工法的优选,提出一套适用于浅埋富水砂层横通道的注浆加固工艺及开挖工法。认为注浆加固可有效提高砂... 针对极浅埋富水砂层地铁隧道横通道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进行注浆加固试验及开挖工法的优选,提出一套适用于浅埋富水砂层横通道的注浆加固工艺及开挖工法。认为注浆加固可有效提高砂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土体力学性能;支护时间越迟,围岩变形越大,预加固可有效提高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降低围岩变形,改善地层的应力—应变关系;对台阶法与CRD(交叉中隔墙法)法开挖后拱顶沉降、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现场开挖监测量控与数值分析的对比,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浅埋富水砂层 暗挖法 注浆加固 开挖稳定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