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风险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共元 谢小平 +1 位作者 李正荣 揭志刚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术前生理指标、免疫指标、伴随疾病及手术方式等11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采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CD4/CD8...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术前生理指标、免疫指标、伴随疾病及手术方式等11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采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CD4/CD8比值、术前伴随疾病、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与胃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D4/CD8比值、术前伴随疾病和手术方式为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3个独立因素。结论术前CD4/CD8值、术前伴随疾病及手术方式可能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危险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肿瘤 手术风险性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体外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小平 魏玉亮 +2 位作者 朱共元 陈文学 揭志刚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体外缓释性和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加入交联剂戊二醛,真空干燥,制成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检测药膜的自然降解性、药膜顺铂含量和药物包封率,同时观察药膜体外缓... 目的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体外缓释性和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加入交联剂戊二醛,真空干燥,制成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检测药膜的自然降解性、药膜顺铂含量和药物包封率,同时观察药膜体外缓释顺铂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在含溶菌酶的生理盐水中于8天后开始自然降解,60天后降解率达83.33%;药膜载药率为(7.30±0.20)%,药物包封率为(51.78±2.10)%;药膜体外释放顺铂量于第1天达75.40μg/ml,第2天释放量明显降低,为21.35μg/ml,以后呈较低水平缓慢释放,第7天达3.94μg/ml,并且,其浸出液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第1天为84.24%,以后渐降低,第7天达29.81%。结论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在体外可较好地缓释顺铂,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较持久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膜 顺铂 缓释性 胃癌细胞
下载PDF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对裸鼠腹腔种植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小平 朱共元 +2 位作者 魏玉亮 陈文学 揭志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9-991,共3页
目的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对裸鼠腹腔种植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制备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32只裸鼠腹腔接种胃癌细胞后分为4组,分别植入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几丁糖膜、顺铂和0.9%氯化钠溶液。结果几丁糖-顺... 目的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对裸鼠腹腔种植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制备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32只裸鼠腹腔接种胃癌细胞后分为4组,分别植入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几丁糖膜、顺铂和0.9%氯化钠溶液。结果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具有良好的载药量、药物包封率和体外缓释性;与其他3组比较,可明显减少腹膜癌结节数(P<0.01),提高裸鼠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P<0.05),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轻(P>0.05)。结论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能抑制裸鼠腹腔种植的胃癌细胞生长,延长裸鼠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顺铂 缓释剂 几丁糖膜 化疗
下载PDF
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联检在胃癌分期及炎症反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 王占科 朱共元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联合检测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胃癌分期和炎症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手术前及术后7天检测78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分析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Ⅰ、Ⅱ期胃癌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 目的联合检测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胃癌分期和炎症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手术前及术后7天检测78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分析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Ⅰ、Ⅱ期胃癌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Ⅲ、Ⅳ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天增高明显(P<0.05),Ⅲ、Ⅳ期感染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术前各期胃癌的CRP改变不明显,但术后7天Ⅲ、Ⅳ期胃癌上升明显(P<0.01),感染率也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CR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病期。病期越晚,CRP的免疫放大作用越明显,对组织免疫损伤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细胞亚群 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明主 陈范昶 +2 位作者 曾小明 谭公祥 朱共元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PK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效果 ,了解其安全性、优越性的特点。方法 PKRP 5 2例 ,切除前列腺重量 10~ 90g。在电视直视下 ,采用分割切除法 ,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术后冲洗引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PK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效果 ,了解其安全性、优越性的特点。方法 PKRP 5 2例 ,切除前列腺重量 10~ 90g。在电视直视下 ,采用分割切除法 ,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术后冲洗引流尿液。结果 术后膀胱冲洗 1~ 5天 ,留置导尿 3~ 7天 ,术后住院 5~ 10天。无 1例出现TUR综合征及真性尿失禁。IPSS评分明显降低 ,残余尿量测定为阴性。讨论 双极等离子体切割使用生理盐水为冲洗液 ,术后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无TUR综合征发生。等离子束为低温切割不易切穿前列腺包膜 ,术后不易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对BPH患者 ,尤其是体弱或合并其他疾病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术 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骶尾部入路治疗成人骶尾部囊肿
6
作者 刘琴远 胡阶林 +2 位作者 俞寇东 胡铙 朱共元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脏器压迫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腔内B超及CT检查。囊肿完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未...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脏器压迫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腔内B超及CT检查。囊肿完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直肠瘘和肛门失禁。术后切口感染2例。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对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定位及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合理选择手术经路和手术方法是切除骶尾部囊肿的关键,术中应避免神经血管直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囊肿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营养风险评估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共元 司丕成 +1 位作者 黄勇 徐建国 《胃肠病学》 2019年第4期220-223,共4页
背景:老年溃疡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既往缺乏有效的预测方法。营养风险评估通过给予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 背景:老年溃疡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既往缺乏有效的预测方法。营养风险评估通过给予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市人民医院的100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别采用NRS-2002评分、SGA评分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NRS-2002评分示无营养风险37例,具有营养风险63例;SGA评分示无营养不良41例,中度营养不良32例,重度营养不良27例。两组无营养不良/营养风险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共21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NRS-2002、SGA评分与严重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SGA评分均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NRS-2002评分和SGA评分均可评估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且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不良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穿孔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共元 谢小平 +1 位作者 李正荣 易兵鸿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替换POSSUM评分系统中的生理指标-脉率和手术侵袭度指标手术种类、手术范围及恶性肿瘤等4项,利用改良的POSSUM评分系统预测...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替换POSSUM评分系统中的生理指标-脉率和手术侵袭度指标手术种类、手术范围及恶性肿瘤等4项,利用改良的POSSUM评分系统预测117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理论发生率;比较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与理论预测并发症率。结果117例患者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29.91%(35例),理论预测发生率为19.65%(23例),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和理论预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1,P=0.069)。利用改良后的POSSUM评分系统对实际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生理学评分和手术侵袭度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改良的POSSUM评分系统在预测老年患者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癌 POSSUM评分 术后并发症预测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共元 易兵鸿 +1 位作者 肖建斌 张雄文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50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9个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术前胃潴留、吻合方式及精神紧张等是导致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50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9个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术前胃潴留、吻合方式及精神紧张等是导致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根治范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并不影响胃功能恢复。结论糖尿病、术前精神紧张、术前胃潴留,毕Ⅱ式吻合方式是胃排空障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障碍 胃癌根治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应激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共元 徐新强 +1 位作者 黄勇 徐建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本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本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失血量(86.42±11.77)ml、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26±1.11)d及住院时间(7.10±1.27)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E、E、Cor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123.06±15.34)ng/ml、(113.63±12.71)ng/ml、(165.33±20.68)ng/m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确切,且具有失血少、恢复快、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共元 杨四清 +1 位作者 宁海文 徐建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12~2017-12在该院行TAPP术治疗的33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TAPP术治疗,随访至术后3~6个月,... 目的分析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12~2017-12在该院行TAPP术治疗的33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TAPP术治疗,随访至术后3~6个月,观察在此期间患者手术创口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疝环重度粘连及体重指数较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粘连及体重指数较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疝类型、疝囊大小、麻醉方式及补片类型患者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疝环重度粘连、体重指数>24 kg/m2均是导致TAPP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疝环重度粘连、体重指数>24 kg/m2、疝囊大小>5 cm均是导致TAPP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修补术 腹股沟疝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共元 徐新强 黄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9-81,108,共4页
目的:分析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1∶1匹配收集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 目的:分析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1∶1匹配收集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手术治疗情况,记录术后1 d、2 d及7 d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的瘢痕美容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2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瘢痕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传统外科手术亦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临床可根据需求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结节性甲状腺肿 疼痛 瘢痕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电解质、血红素氧化酶-1和人类软骨糖蛋白39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新强 朱共元 +1 位作者 徐建国 黄勇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1期1152-1154,117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电解质、血红素氧化酶-1(HO-1)、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电解质、血红素氧化酶-1(HO-1)、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清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HO-1、YKL-40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TP、ALB、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钠离子、TP、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O-1、YKL-4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清HO-1、YKL-4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肠癌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且炎性、应激反应以及第三间隙效应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电解质 血红素氧化酶-1 人类软骨糖蛋白39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4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付星 朱共元 陈志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5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名南 朱共元 +2 位作者 辛小平 曾芳 张雄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输...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腹式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前和术中不同时段HR水平变化、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插管时的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切口或穿刺时、取石时、术毕时A组患者的HR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但拔管时间长于B组,住院费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净石率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及再手术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结石清除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镜 肝胆管结石
下载PDF
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家发 邓丽燕 +2 位作者 张雄文 朱共元 郭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在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侧叶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研究其疗效。结果对78例病患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6.15%,其中13例病患为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相... 目的研究在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侧叶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研究其疗效。结果对78例病患进行随访,随访率为96.15%,其中13例病患为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功能低下问题,无一例出现癌复发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对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患运用侧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取极佳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侧叶 孤立性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乾龙 龙志祥 朱共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72-74,83,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围术期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住院相关情况(相关指标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管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老年 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乾龙 朱共元 徐建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173-176,221,共5页
目的探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TAPP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TAPP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所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的上升幅度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使用TAPP治疗可以获得极好的效果,患者创伤较小,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TAPP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
下载PDF
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星 朱共元 符建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3.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正确诊断,重视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病情特殊性、不同病期适时调整治疗对策,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成功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内疝的MSCT表现和征象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华勇 余钟建 朱共元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腹内疝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征象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腹内疝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前CT检查中5例诊断考虑为腹内疝。术后证实12例患者均... 目的:分析总结腹内疝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征象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腹内疝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前CT检查中5例诊断考虑为腹内疝。术后证实12例患者均为腹内疝,其中腹部术后粘连束带疝4例,十二指肠旁疝3例,网膜疝1例,肠系膜裂孔疝2例,乙状结肠周围疝1例,吻合口后疝1例。腹内疝主要的CT表现为:肠梗阻(100%),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83.33%),占位效应(66.67%),肠袢绞窄坏死、肠壁缺血水肿(50%),疝口(41.67%);各类型腹内疝的相关CT表现与手术所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内疝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和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