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杉碱甲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兴进 陈继明 +4 位作者 朱冬胜 朱杨 金小燕 董萍 赵时峰 《交通医学》 2006年第6期736-736,共1页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并用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对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用石杉碱甲并高压氧,对照组单用石杉碱甲片,均治疗80天,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改善率88.9%,对照组改善...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并用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对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用石杉碱甲并高压氧,对照组单用石杉碱甲片,均治疗80天,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改善率88.9%,对照组改善率61.1%。结论:石杉碱甲并用高压氧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长谷川痴呆量表
下载PDF
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尿失禁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扬 朱兴进 +1 位作者 朱冬胜 金小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0-522,共3页
目的 :观察甲氯芬酯对急性脑梗死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后合并尿失禁病人 80例分为 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 (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 0 .3g ,po ,tid ,共观察 1mo。结果 :治疗组中伴有和不伴失语及认... 目的 :观察甲氯芬酯对急性脑梗死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后合并尿失禁病人 80例分为 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 (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 0 .3g ,po ,tid ,共观察 1mo。结果 :治疗组中伴有和不伴失语及认知障碍的病人症状改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精神状态简易速评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均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 :甲氯芬酯改善了病人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对急性脑梗死后尿失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且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失禁 甲氯芬酯 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中风系列制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朱冬胜 徐敏华 +5 位作者 卫洪昌 孙斐 张洪 陆朴莺 朱兴进 朱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等中风系列制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部分共收治 10 3例患者 ,随机分 3组 ,中医治疗组 5 0例 ,西医对照组 38例 ,清开灵对照组 15例。动物实验方面 ,采用胶原酶合肝素复制大鼠脑出血模...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等中风系列制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部分共收治 10 3例患者 ,随机分 3组 ,中医治疗组 5 0例 ,西医对照组 38例 ,清开灵对照组 15例。动物实验方面 ,采用胶原酶合肝素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测定大鼠脑含水量、血浆生化等指标。结果 :临床患者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 .0 %、76 .3%和 80 .0 % ,中医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对照组 (P<0 .0 1) ;治疗后颅内血肿吸收率依次为 :中医治疗组 >清开灵对照组 >西医对照组。动物实验显示 ,羚蝎胶囊、熄风开窍合剂、通腑合剂均能降低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羚蝎胶囊有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 (ET)作用 ;羚蝎胶囊和清开灵均能显著上调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结论 :羚蝎胶囊等中风系列制剂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 ET和 CGRP水平、减轻脑水肿和增加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羚蝎胶囊 熄风开窍合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丙戊酸钠浓度对癫痫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扬 朱明风 +3 位作者 朱兴进 金小燕 何泓 蔡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丙戊酸钠浓度对癫痫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108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丙戊酸钠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治疗。采用酶循环阈测定两组患者1、3、6和9个月的hcy浓度,对... 目的探究和分析丙戊酸钠浓度对癫痫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108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丙戊酸钠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治疗。采用酶循环阈测定两组患者1、3、6和9个月的hcy浓度,对比两组患者的hcy浓度。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1、3、6和9个月后的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的hcy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会使患者体内的hcy浓度显著升高,在治疗癫痫时应严格观察患者体内hcy浓度,做到及早用药预防,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癫痫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羚蝎胶囊对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损害干预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吕嵘 徐敏华 +4 位作者 卫洪昌 朱晓梅 朱扬 朱兴进 张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部分 :采用胶原酶与肝素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 Fura 2荧光法测定脑细胞内 Ca2 +浓度 ,化学法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含量 ,HPL C法测...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部分 :采用胶原酶与肝素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 Fura 2荧光法测定脑细胞内 Ca2 +浓度 ,化学法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含量 ,HPL C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 (EAA)含量。临床部分 :纳入观察范围的患者共有 6 0例 ,随机分成羚蝎胶囊组、清开灵注射液组 (各 30例 )。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风病中医积分、血肿吸收率 ,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 :动物实验发现 :羚蝎胶囊可以降低细胞内 Ca2 + 浓度 ,提高 SOD的活力 ,减少 MDA的生成 ,并能抑制海马组织中 EAA含量 ,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差异 (P均<0 .0 5 )。临床研究发现 :羚蝎胶囊组有效率 80 .0 % ,清开灵组 76 .7% ,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羚蝎胶囊组血肿吸收率为 96 .0 % ,高于清开灵组 89.0 % (P<0 .0 5 ) ;但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清开灵组优于羚蝎胶囊组 (P<0 .0 5 )。结论 :羚蝎胶囊可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的吸收 ,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减轻了 Ca2 +超载和自由基损害 ,抑制了 EAA的神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内CA^2+ 羚蝎胶囊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羚蝎胶囊对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冬胜 徐敏华 +5 位作者 张洪 陆朴莺 朱兴进 朱扬 赵时峰 金小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羚蝎胶囊组 31例和西医对照组 32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 ,2组基础疗法相同 ,羚蝎胶囊组加用羚蝎胶囊 ,比较 2组治疗后血浆 ET、CGRP水...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羚蝎胶囊组 31例和西医对照组 32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 ,2组基础疗法相同 ,羚蝎胶囊组加用羚蝎胶囊 ,比较 2组治疗后血浆 ET、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羚蝎胶囊组治疗后第 1周、第 2周、第 3周血浆 ET均低于西医对照组 (P均 <0 .0 0 1) ,治疗后第 2周血浆 CGRP高于西医对照组 (P<0 .0 1)。结论 :羚蝎胶囊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血浆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羚蝎胶囊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羚蝎胶囊治疗中小量脑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嵘 卫洪昌 +4 位作者 徐敏华 朱扬 朱兴进 陆朴莺 张洪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28,共2页
为探讨羚蝎胶囊治疗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成羚蝎胶囊组和清开灵注射液组各 30例 ,疗程 4周。结果 :羚蝎胶囊组的有效率为 80 0 % ,清开灵组为 76 7% ,两组比较P >0 0 5 ;羚蝎胶囊组血肿吸收率为 96 % ,清... 为探讨羚蝎胶囊治疗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成羚蝎胶囊组和清开灵注射液组各 30例 ,疗程 4周。结果 :羚蝎胶囊组的有效率为 80 0 % ,清开灵组为 76 7% ,两组比较P >0 0 5 ;羚蝎胶囊组血肿吸收率为 96 % ,清开灵组为 89% ,两组比较P <0 0 5 ;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清开灵组优于羚蝎胶囊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蝎胶囊 脑出血 血肿吸收率 神经功能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机制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钟琦 陈黎萍 +2 位作者 楼丽娜 朱扬 朱兴进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SIADH)机制 ,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收治的 2 3例颅脑损伤并发SIADH资料。 2 3例均有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完整资料。结果 :2 ...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SIADH)机制 ,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收治的 2 3例颅脑损伤并发SIADH资料。 2 3例均有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完整资料。结果 :2 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和低钠、低氯血症、低渗血症及高尿钠症。其中 19例早期诊断 ,预后好。 4例误诊误治 ,预后差。结论 :SIADH是由于下丘脑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临床特征为难以纠正的低钠、低渗血症。治疗关键是严控摄入水量 ,适量补盐 ,将血钠控制在安全水平 (12 5mmol/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异常分泌综合征 SIADH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镁离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洁 朱杨 +3 位作者 朱兴进 金小燕 何鸿 杨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离子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入院时根据血清镁离子水平将其分为低镁组(≤0.7mmol/L)、正常组(>0.7mmol/L)。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血清镁离...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离子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入院时根据血清镁离子水平将其分为低镁组(≤0.7mmol/L)、正常组(>0.7mmol/L)。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血脂水平,颈动脉血管斑块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并分析血清镁离子水平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远低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远高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颈动脉血管斑块面积远大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远高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mRS评分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d两组NIHSS评分远低于入院时(P<0.05),与入院后14d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巴塞尔指数日常生活独立活动指标(ADL)评分均远低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镁离子水平与NIHSS、mRS评分为负相关(r=-0.632,P<0.05;r=-0.704,P<0.05),与ADL评分为正相关(r=0.611,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血脂水平降低,颈动脉血管斑块面积缩小,其中血清镁离子水平与预后效果关系密切,低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镁离子 血清钙离子 老年急性脑梗死 短期预后
下载PDF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兴进 谈介凡 +5 位作者 朱扬 丁霞 金小燕 何鸿 董萍 杨扬 《首都医药》 2009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测定凝血功能、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测定凝血功能、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71.05%(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有效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脑出血患者早期止血药的应用与血黏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兴进 朱冬胜 +4 位作者 朱杨 金小燕 董萍 赵时峰 陆朴莺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用抗纤溶止血药对血黏度的影响。方法血液黏度仪毛细血管法检测59例脑出血的血黏度。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用抗纤溶止血药后血黏度明显升高。结论脑出血早期慎用抗纤溶止血药,若要使用则3天内为宜。
关键词 脑出血 抗纤溶止血药 血黏度
原文传递
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相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扬 孙家兰 +3 位作者 金小燕 何泓 朱兴进 蔡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6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脑梗死患者非杓型高血压以及其他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将入组的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0名对照者(非脑梗死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进行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脑梗死患者非杓型高血压以及其他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将入组的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0名对照者(非脑梗死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进行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blood glucose)、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测定。所有入组被检者均为高血压患者,给予24 h动态血压的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和性别。同时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脑梗死组的TG、血糖浓度明显高于非脑梗死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的HDL-C浓度明显低于非脑梗死对照组;升高的胆固醇、白昼平均血压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增加,而夜间平均血压越降低也越容易引起脑梗死的发生;与非脑梗死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的非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糖、高TG、低HDL-C和非杓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非杓型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朴莺 支惠萍 +3 位作者 高俊鹏 王俊 朱兴进 朱扬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东菱迪芙)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东菱迪芙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两...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东菱迪芙)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东菱迪芙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3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评定与检测,并在3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随访,进行比较。结果东菱迪芙组在3周时(P<0.05)及3月时(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月时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6.67%,治疗组更佳(P<0.01),3周时治疗组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P>0.05)。结论东菱迪芙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确切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克栓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术后持续性低血压(附1例报道)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绮婷 王硕 +9 位作者 郑博 陶晓晓 赵蓉 唐学梅 方洁 潘辉 何泓 朱兴进 史楠 刘建仁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提高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高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右上肢活动不利6个月,加重伴不能言语8 h入院。颈部和头部CT血管造影示双侧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球囊扩张支... 目的提高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高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右上肢活动不利6个月,加重伴不能言语8 h入院。颈部和头部CT血管造影示双侧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患者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严重低血压达4周,经扩充血容量和升压等综合治疗后血压恢复,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患者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球囊扩张支架对颈动脉窦的持续过度压迫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血管减压反应。颈动脉窦附近的狭窄不能选择使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而应该采用适当大小的自膨胀支架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窦反应 持续性低血压 球囊扩张支架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内分泌科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朱兴进 姜玉兰 刀丽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83-85,共3页
对糖尿病足临床症状特点统计,并且分析糖尿病足使用内分泌科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方法:观察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7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组方法为根据入院号分成综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法分别是内分泌科综... 对糖尿病足临床症状特点统计,并且分析糖尿病足使用内分泌科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方法:观察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7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组方法为根据入院号分成综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法分别是内分泌科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对74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统计,年龄在50岁以上居多,占比72.97%;病程在5年以上居多,占比54.05%;致病原因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水疱居多,分别占56.75%、47.29%。(2)综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有效、满意率比较,综合治疗组是97.29%、94.59%,传统治疗组是75.67%、72.97%,(x2=12.405,p=0.012),结果有差异。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多样化,引起致病原因多种,同时采用内分泌科综合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