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丁糖、透明质酸酶治疗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其聪 李爱民 +3 位作者 罗荣城 梁卫江 戴明 陈晓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5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多西紫杉醇外渗至周围组织可导致严重皮肤损伤,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治疗指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用或联合局部外涂几丁糖、注射透明质酸酶对多西紫杉醇大鼠外渗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在30只SD大鼠双后肢建立多西紫杉醇血管外... 背景与目的:多西紫杉醇外渗至周围组织可导致严重皮肤损伤,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治疗指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用或联合局部外涂几丁糖、注射透明质酸酶对多西紫杉醇大鼠外渗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在30只SD大鼠双后肢建立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局部外涂几丁糖、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外涂几丁糖、局部外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和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和损伤愈合时间。结果:透明质酸酶组和透明质酸酶联合几丁糖组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0%和20%,显著低于几丁糖组、生理盐水外涂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和模型对照组的损伤发生率(90%、100%、90%、100%)(P<0.05)。透明质酸酶组和透明质酸酶联合几丁糖组的损伤愈合时间为(12.00±3.00)天和(9.50±2.12)天,显著短于其它4组(P<0.01)。几丁糖组的损伤愈合时间为(18.33±2.00)天,显著短于生理盐水外涂组[(23.70±2.41)]天和模型对照组[(25.70±2.26)天](P<0.01)。结论:透明质酸酶单独局部注射或联合几丁糖外涂均可减少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的发生,缩短损伤愈合时间。单用几丁糖外涂不能防止损伤的发生,却可促进损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治疗应用 透明质酸酶/治疗应用 多西紫杉醇 药物外渗 皮肤损伤 大鼠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喜辽妥对长春瑞滨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4 位作者 缪景霞 李爱民 梁卫江 罗宇玲 戴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喜辽妥软膏外涂对长春瑞滨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在48只SD大鼠双后肢制作长春瑞滨血管外渗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喜辽妥软膏外涂、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联合喜疗妥...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喜辽妥软膏外涂对长春瑞滨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在48只SD大鼠双后肢制作长春瑞滨血管外渗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喜辽妥软膏外涂、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联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外涂以及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防治措施)。观察各组大鼠1d、4d、8 d、12d、18d、24d、30d的损伤面积和损伤愈合时间。结果: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组至30d损伤已痊愈,其1d、4d、8d、12d、18d、24d损伤面积均显著低于喜辽妥软膏外涂组、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联合喜辽妥软膏外涂组、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组、生理盐水外涂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其损伤愈合时间为(21.9±3.0)d,也显著低于其他5组[(28.8±3.5)d、(28.0±2.9) d、(28.6±4.1)d、(29.8±2.6)d和(30.6±3.0)d,P<0.01]。结论:单用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对长春瑞滨外渗性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喜辽妥软膏外涂无效,联合用药未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副作用 长春瑞滨 透明质酸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透明质酸酶对长春瑞滨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4 位作者 缪景霞 李爱民 梁卫江 罗宇玲 戴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二甲基亚砜(DMSO)外涂、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对长春瑞滨外渗性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在每只大鼠双后肢制作成长春瑞滨血管外渗模型后分别外涂二甲基亚砜、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与二甲...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二甲基亚砜(DMSO)外涂、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对长春瑞滨外渗性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在每只大鼠双后肢制作成长春瑞滨血管外渗模型后分别外涂二甲基亚砜、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与二甲基亚砜联合应用,并以外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处理对照,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措施。观察各组大鼠1、4、8、12、18、24、30d的损伤面积和损伤愈合时间。结果二甲基亚砜外涂组1d、4、8、12、18、24d损伤面积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外涂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组1、4、8、12、18、24d损伤面积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联合应用组的损伤面积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无统学意义。二甲基亚砜外涂组、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组和联合应用组的损伤愈合时间分别为(24.9±3.2)d、(21.9±3.0)d和(23.3±3.8)d,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外涂组、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组和模型对照组[(29.8±2.6)d、(28.6±4.1)d和(30.6±3.0)d,(P<0.05)]。结论单用二甲基亚砜外涂、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对长春瑞滨外渗性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联合用药未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透明质酸酶 长春瑞滨 物质外渗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喜辽妥软膏治疗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4 位作者 李爱民 缪景霞 罗宇玲 梁卫江 戴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对多西紫杉醇外渗致大鼠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双侧侧腹部制作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对多西紫杉醇外渗致大鼠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双侧侧腹部制作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外涂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防治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性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损伤面积的AUC)、损伤愈合时间。结果:单用透明质酸酶组的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外涂喜辽妥软膏组、外涂生理盐水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P<0.05),其损伤面积AUC和损伤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1);单用喜辽妥软膏外涂的损伤发生率与生理盐水外涂组、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损伤面积AUC和损伤愈合时间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外涂组、模型对照组(P<0.01);透明质酸酶+外涂喜辽妥软膏组的损伤面积AUC和损伤愈合时间大于单用透明质酸酶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喜辽妥软膏外涂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单药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疗效最佳,联合用药未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喜辽妥软膏 多西紫杉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透明质酸酶治疗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4 位作者 缪景霞 李爱民 梁卫江 戴明 陈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透明质酸酶(HAase)不同用药方法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每只大鼠双后肢造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后,分别外涂DMSO、局部注射HAase、HAase局部注射联合D...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透明质酸酶(HAase)不同用药方法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大鼠的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每只大鼠双后肢造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后,分别外涂DMSO、局部注射HAase、HAase局部注射联合DMSO外涂、外涂生理盐水(NS)、局部注射NS及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防治干预。观察各组大鼠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程度和损伤愈合时间。结果各组大鼠损伤程度有差异,其中DMSO组、HAase组及联合用药组的损伤程度较轻,NS外涂组、NS注射组和模型对照组的损伤程度较重。DMSO组的损伤愈合时间为19.10±2.13天,显著短于NS外涂组23.70±2.41天和模型对照组25.70±2.26天(P<0.01)。HAase组和HAase联合DMSO组的损伤愈合时间为12.00±3.00天和14.40±2.30天,显著短于其他4组的愈合时间(P<0.01),但该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MSO外涂或HAase单独局部注射均可降低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程度,缩短损伤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用药未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透明质酸酶 多西紫杉醇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下载PDF
抗肿瘤药外渗性皮肤损伤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其聪 缪景霞 +1 位作者 尤长宣 罗荣城 《癌症进展》 2007年第4期346-351,共6页
抗肿瘤药外渗是化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药物渗漏到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甚至造成皮肤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应引起广泛重视。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根据不同外渗药物,立即采取相应处理,减少炎症和组... 抗肿瘤药外渗是化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药物渗漏到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甚至造成皮肤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应引起广泛重视。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根据不同外渗药物,立即采取相应处理,减少炎症和组织坏死。近年来,随着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抗肿瘤药外渗的防治有了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外渗 防治
下载PDF
几丁糖溶液复合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促愈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2 位作者 戈君凤 张正义 徐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5223-5225,共3页
背景: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多以冷敷、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为主,疗效差。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有促进皮肤损伤愈合的功能。目的:观察几丁糖溶液复合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局部外涂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大鼠的防治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 背景: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多以冷敷、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为主,疗效差。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有促进皮肤损伤愈合的功能。目的:观察几丁糖溶液复合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局部外涂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大鼠的防治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4/2007-06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级SD大鼠25只。医用几丁糖为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产品,多磺酸黏多糖软膏为德国三共制药厂产品,注射用多西紫杉醇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将25只大鼠双侧侧腹部制作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几丁糖组、多磺酸黏多糖组、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各组药物局部外涂于多西紫杉醇注射部位,3次/d,共4d;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防治干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处理后1,5,9,13,17,21,25,29d的损伤面积和损伤愈合时间。结果:处理后1,5,9,13,17,21,25,29d几丁糖组、多磺酸黏多糖组、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组大鼠损伤面积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几丁糖组、多磺酸黏多糖组、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用几丁糖、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具有一定疗效,联合用药未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多磺酸黏多糖软膏 多西紫杉醇 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骨唾液酸蛋白与恶性肿瘤骨转移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其聪 罗荣城 《癌症进展》 201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的诊断意义重大,它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临床上主要以影像学来评价有无骨转移发生,但其价格昂贵而且准确度差。临床医师正在寻找花费较低、可早期预示骨转移的标志物。骨唾液酸蛋白(bo...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的诊断意义重大,它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临床上主要以影像学来评价有无骨转移发生,但其价格昂贵而且准确度差。临床医师正在寻找花费较低、可早期预示骨转移的标志物。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作为一种溶骨性标志物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是否出现骨转移,评估肿瘤有无进展,监测疗效的一项指标。本文对BSP结构、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唾液酸蛋白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其聪 王亚辉 余书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等常规疗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34例恶性肿瘤并发的DVT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4例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DVT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再通情...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等常规疗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34例恶性肿瘤并发的DVT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4例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DVT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再通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再通率、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效
下载PDF
2例毒蛇咬伤死亡病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其聪 符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20-220,219,共2页
关键词 毒蛇咬伤 死亡 救治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射波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其聪 余书勇 《癌症进展》 2016年第6期514-516,520,共4页
脑转移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目前颅内肿瘤患者致残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也增高。脑转移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任何单一治疗方式的疗效均不理想,个... 脑转移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目前颅内肿瘤患者致残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也增高。脑转移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任何单一治疗方式的疗效均不理想,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趋势。随着对脑转移瘤研究的深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脑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射波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的新利器,对脑转移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脑转移瘤常规治疗方法及射波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优势及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射波刀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致眼球结膜充血一例
12
作者 朱其聪 符珍 朱育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阿糖胞苷 治疗 急性白血病 眼球结膜充血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13
作者 朱其聪 符珍 朱育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全反式维甲酸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朱其聪 王亚辉 +3 位作者 陈尼卡 陈路明 张正义 徐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前及14d后测定CRP水...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前及14d后测定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治疗后14d观察组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能降低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食物中毒并急性阑尾炎发作临床分析
15
作者 朱其聪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急性阑尾炎发作 临床分析 并发症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银环蛇咬伤3例救治体会
16
作者 朱其聪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蛇咬伤 银环蛇 诊断 救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宏峰 朱其聪 +4 位作者 黄尉 刘贤志 李威 何耿 覃振昌 《西部医学》 2019年第2期241-244,2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B组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肾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B组出血量小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肾皮质厚度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P<0.05)。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疗效较好,对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经腹腔途径 经后腹腔途径 胃肠功能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血浆中miR-182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CT表现、恶性生物学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学平 陆理 +1 位作者 黄婷 朱其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血浆中miR-182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CT表现、恶性生物学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解放军第187医院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NSCLC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NS...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血浆中miR-182的表达量及其与肿瘤CT表现、恶性生物学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解放军第187医院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NSCLC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NSCLC组患者配对的健康志愿者8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行增强CT检查并测量病灶的长径、短径,取血浆测定miR-182的表达量以及CEA、CYFRA21-1、SCC-Ag、TSGF的含量,取肿瘤组织并测定RECK、MTSS1、PDCD4、DNMT3a的含量。结果:NSCLC组患者血浆中miR-18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志愿者;血浆miR-182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轴位最大长径、与其垂直的最大短径、冠状位最大垂直长径均显著高于血浆miR-182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中CEA、CYFRA21-1、SCC-Ag、TSGF的含量显著高于血浆miR-182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RECK、MTSS1、PDCD4、DNMT3a的含量显著低于血浆miR-182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血浆中miR-182异常高表达且与肿瘤的CT表现、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肿瘤组织中恶性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CRORNA 肿瘤标志物 侵袭 甲基化
下载PDF
膀胱与前列腺交界处多向分化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高才 朱其聪 +2 位作者 沈宏峰 涂瑞沙 闫庆国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38-542,共5页
为探讨膀胱与前列腺移行处多向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收集我院3个典型病例资料及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制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发现3例均发生于老年人,病变均累及膀胱与前列腺,以排尿困难为... 为探讨膀胱与前列腺移行处多向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收集我院3个典型病例资料及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制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发现3例均发生于老年人,病变均累及膀胱与前列腺,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及首发症状,均有慢性尿道、前列腺炎症病史;2例按膀胱癌进行化疗生存期均未达15个月,1例未化疗行比鲁卡胺、抑那通及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目前生存期为28个月,尚存活。3例癌组织形态均呈多样性,既有尿路上皮癌的特征又有前列腺癌的特征,3例均有前列腺大导管的化生与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检测显示HCK、LCK、p53、p63、PSA、P504S阳性,Vimentin、S-100阴性,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尿路上皮癌 多向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从三例溶栓患者的预后探讨溶栓适应症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斌 潘林奇 朱其聪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方法 通过对三例颈内动脉主干梗塞引起昏迷患者溶栓预后的结果回顾。结果 对颈内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引起昏迷患者溶栓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颈内动脉系血栓形成引起的意识障碍可能也适应尿激酶静...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方法 通过对三例颈内动脉主干梗塞引起昏迷患者溶栓预后的结果回顾。结果 对颈内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引起昏迷患者溶栓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颈内动脉系血栓形成引起的意识障碍可能也适应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脑梗塞 意识障碍 溶栓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