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技巧一二三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具德 《中学物理》 2014年第5期82-83,共2页
高一的学生一开始就学习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公式多且不难,问题往往是前一个规律、公式还未掌握熟练,后一个便接踵而至.尽管基本公式就那么几个,可经过老师们的不断补充,到后来经常是对于一个问题,而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公式,令他们不知... 高一的学生一开始就学习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公式多且不难,问题往往是前一个规律、公式还未掌握熟练,后一个便接踵而至.尽管基本公式就那么几个,可经过老师们的不断补充,到后来经常是对于一个问题,而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公式,令他们不知所措,十分烦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物理学习迅速入门,理所当然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是笔者平时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技巧 引导学生 物理学习 教师教学 公式 老师
下载PDF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对策
2
作者 朱具德 《中学物理》 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前,苏北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式课堂教学改革,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一改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具体做法为: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 目前,苏北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式课堂教学改革,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一改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具体做法为: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积极采取讨论、发言、提问、上台展示、质疑、板演、讲授等多种参与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迄今我校已推行一年多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改革 归因 自主学习 性格特点 学习成绩 学习小组
下载PDF
小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
作者 朱具德 《中学物理》 2014年第9期96-96,共1页
1问题 我们不少教师在讲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节时,往往会提出类似这样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高中物理 讲授 教师
下载PDF
由一道高考题引起的思考
4
作者 朱具德 《中学物理》 2014年第3期73-74,共2页
关于本题的解释很多,较为普遍的一种是:电键s闭合时,电感L1和L2的电流均等于三个灯泡的电流,断开电键S的瞬间,电感上的电流突然减小,三个灯泡均处于回路中,故b、c灯泡由电流逐渐减小,B、C均错,D对;原来每个电感线圈产生感应... 关于本题的解释很多,较为普遍的一种是:电键s闭合时,电感L1和L2的电流均等于三个灯泡的电流,断开电键S的瞬间,电感上的电流突然减小,三个灯泡均处于回路中,故b、c灯泡由电流逐渐减小,B、C均错,D对;原来每个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均加载于灯泡a上,故灯泡。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A对;故选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题 电感线圈 感应电动势 灯泡 电流
下载PDF
神奇的气泡
5
作者 朱具德 《物理通报》 2014年第4期55-55,共1页
1问题的提出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在太空进行授课,宇航员们做了大量精彩的实验,其中王亚平向水球内注入的两个气泡既不像平时我们看到的在水中那样向上浮起并冒出水面,也不像平时看到的靠近时粘在一起,而是在水球内自由“飘荡”.... 1问题的提出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在太空进行授课,宇航员们做了大量精彩的实验,其中王亚平向水球内注入的两个气泡既不像平时我们看到的在水中那样向上浮起并冒出水面,也不像平时看到的靠近时粘在一起,而是在水球内自由“飘荡”.这是什么原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水面 宇航员
下载PDF
例析教师行为对小组合作效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同洋 朱具德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第10期65-68,共4页
本文就“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片断,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对学生小组合作效度的影响,提出高效教学行为应具备的原则。
关键词 教师行为 合作效度 安培力
下载PDF
再谈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7
作者 徐虎勤 朱具德 《中学物理》 2014年第4期85-86,共2页
本刊2010年01期发表了张树德老师的文章《示波管的工作原理》,读了之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关键词 工作原理 示波管 2010年
下载PDF
为什么发射速度越大线速度越小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具德 徐虎勤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3,共2页
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其线速度越小。本文根据引力势能公式及离心现象给予详细论证和通俗解释。
关键词 发射速度 线速度 离心现象
原文传递
2013年江苏高考一道光学试题赏析
9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77,80,共2页
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题中,有一道光学试题,涉及到单反相机的取景器问题,取景器构造如何?取景器中光路如何?为什么取到的景物与被拍物体一样?本文从物理教学角度给出简要解释.题目.图1为单反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 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题中,有一道光学试题,涉及到单反相机的取景器问题,取景器构造如何?取景器中光路如何?为什么取到的景物与被拍物体一样?本文从物理教学角度给出简要解释.题目.图1为单反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是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光学 高考 江苏 单反相机 取景器 全反射 物理教学
原文传递
为什么单反相机取景器内看到的景物与实物一样
10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65,共2页
1 问题的提出 2013年江苏高考一道光学试题涉及到单反相机的取景器问题,原题如下. 题目.如图1为单反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 1 问题的提出 2013年江苏高考一道光学试题涉及到单反相机的取景器问题,原题如下. 题目.如图1为单反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是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反相机 取景器 景物 全反射 计算结果 五棱镜 示意图 入射角
原文传递
这个倍数可能吗?——对一道竞赛题的商榷
11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94,共2页
1问题的提出 这是一道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
关键词 竞赛题 倍数 奥林匹克 哥伦比亚 南美洲 物理
原文传递
物理解题中的控制变量思想
12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3,共2页
控制变量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灵活应用它可快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控制变量 实际问题
原文传递
浅谈左手定则教学
13
作者 朱具德 《物理之友》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就教师行为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效度影响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谈《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中左手定则的教学.
关键词 安培力 左手定则 教师行为 合作效度
原文传递
博大精深 注重能力——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9题的思考
14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学》 2015年第2期64-66,共3页
2014江苏高考物理卷第9题,取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中的课题研究,其知识覆盖面极广,几乎涵盖了整个电磁学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该题信息量之大、综合性之强极其少见。
关键词 2014高考 江苏物理 第9题赏析
原文传递
源于课本又注重能力的一道自主招生题——有感于2014华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第六题
15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学》 2014年第8期65-67,共3页
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一种方式,显然自主招生试题就不同于一般高考试题,每年自主招生孝试过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人说:第×题超纲。真的超纲吗?文章结合华约第六题说明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无所谓乎超纲,却正是能力... 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一种方式,显然自主招生试题就不同于一般高考试题,每年自主招生孝试过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人说:第×题超纲。真的超纲吗?文章结合华约第六题说明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无所谓乎超纲,却正是能力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高考 自主招生 华约物理
原文传递
液体内部压强变化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16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学》 2008年第11期39-40,共2页
高中学生在分析运动中液体内的物体时,普遍感到困难。此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静止时有何区别?对此,从牛顿动力学知识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分析不难得出液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时的一般结论。
关键词 液体内部 压强变化 运动状态
原文传递
有趣的毛细现象
17
作者 朱具德 《物理教学》 2014年第6期40-41,共2页
2013年6月20日我国在“天宫一号”进行的太空授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很大轰动,本文就地面上的毛细现象联想到太空中完全失重下的毛细现象,并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 太空授课 毛细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