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营养对柴胡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再标 梁宗锁 +1 位作者 王渭玲 周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99,114,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磷营养对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控制的干旱条件下,施用氮肥降低了叶片保水力,尤其高氮处理显著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并明显降低了细胞膜稳定性,严重抑制根系生长;施氮可...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磷营养对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控制的干旱条件下,施用氮肥降低了叶片保水力,尤其高氮处理显著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并明显降低了细胞膜稳定性,严重抑制根系生长;施氮可减缓干旱条件下叶绿素a/b的下降程度,从而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证明高氮降低了柴胡的抗干旱能力。而施用磷肥可增强细胞膜稳定性,促进根系生长,保持柴胡吸水和失水之间的平衡;并能够降低气孔对光合的限制从而保持在干旱下的光合能力。实验证明磷肥能够使柴胡在水分胁迫情况下能保持体内水分及其代谢的平衡,增强柴胡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营养 抗旱性 干旱条件 根系生长 施用 柴胡 磷肥 影响 降低 减缓
下载PDF
北柴胡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再标 梁宗锁 +1 位作者 杨东风 段琦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89,共4页
关键词 质量分析 北柴胡 中药材 醇浸出物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柴胡皂苷c 柴胡总皂苷
下载PDF
氮、磷、钾预防柴胡根腐病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再标 梁宗锁 +2 位作者 卫新荣 舒志明 王渭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5-1007,共3页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氮、钾肥都显著降低了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施中低量磷肥时,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降低,但大量施用磷肥可降低柴胡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柴胡得到较佳的产量时,其施肥措施并未增强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从预防柴胡根腐病的...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氮、钾肥都显著降低了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施中低量磷肥时,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降低,但大量施用磷肥可降低柴胡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柴胡得到较佳的产量时,其施肥措施并未增强柴胡对根腐病的抗性。从预防柴胡根腐病的角度,在第二年拔节前应多施磷肥,适量施用氮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根腐病
下载PDF
柴胡氮磷钾吸收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再标 梁宗锁 +2 位作者 卫新荣 王渭玲 舒志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8,共4页
采用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柴胡的氮磷钾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大田条件下,柴胡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顺序为钾>氮>磷,一年生柴胡每生产100kg干根,需吸收N11.77kg、P2O52.43kg、K2O14.07kg;二年生柴胡每生产100kg干根,... 采用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柴胡的氮磷钾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大田条件下,柴胡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顺序为钾>氮>磷,一年生柴胡每生产100kg干根,需吸收N11.77kg、P2O52.43kg、K2O14.07kg;二年生柴胡每生产100kg干根,需吸收N12.11kg、P2O52.74kg、K2O18.39kg。一年生和两年生柴胡吸收的N∶P2O5∶K2O分别为4.89∶1∶5.85和4.31∶1∶6.55。第一年柴胡吸收的氮、磷、钾总量较少,但地上地下部的相对含量都较高,对养分需求较迫切,而第二年返青至拔节末期为植株氮、磷、钾素积累的高峰期。柴胡各生育期体内氮、磷、钾比例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氮磷钾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柴胡氮、磷和有机肥施肥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再标 梁宗锁 +1 位作者 卫新荣 毛建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关键词 有机肥施用量 施肥技术 柴胡属 效应分析 标准操作规程 栽培育种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光慈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媛 郭巧生 +3 位作者 朱再标 林建洛 缪媛媛 杨小花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索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及有机无机复混肥配合硫酸锌叶面喷施对老鸦瓣生长、产量、繁殖及光慈姑品质的影响,为高产优质光慈姑生产及其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240 kg/h... 目的:探索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及有机无机复混肥配合硫酸锌叶面喷施对老鸦瓣生长、产量、繁殖及光慈姑品质的影响,为高产优质光慈姑生产及其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240 kg/hm^2、480 kg/hm^2及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配合0.2%硫酸锌叶面喷施等4个处理。在老鸦瓣生长初期与生长旺期分别测量各植株总叶面积、鳞茎直径、鳞茎鲜重及干重;于老鸦瓣采收期统计母鳞茎数、子鳞茎数及鳞茎总数,称取鳞茎鲜重,将鳞茎按大小等级分级,进行老鸦瓣繁殖与产量分析;并以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及秋水仙碱含量等指标初步评价各处理光慈姑品质。结果:在100株/m^2的密度条件下,120~48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于老鸦瓣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未体现显著性差异。120kg/hm^2配施0.2%硫酸锌处理母鳞茎鲜重、鳞茎总鲜重及总干重、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均高于单独施肥120kg/hm^2处理,其中多糖含量比单独施肥120 kg/hm^2提高了72.36%,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光慈姑未检测到秋水仙碱。结论:综合产量与品质各指标及经济效益,建议在老鸦瓣100株/m^2的密度条件下以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作基肥,并于生长旺期叶面喷施0.2%硫酸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混肥 光慈姑 产量 品质 多糖 秋水仙碱
下载PDF
中医思维培养在农林院校中药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7
作者 史红专 朱再标 +2 位作者 刘丽 郭巧生 王长林 《药学教育》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侧重于中药材生产的中药学相关专业的中医药基础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同于传统中药学专业。本文从农林院校中药专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生源、课程设置等角度着手,结合当前的教育体制和中医药学科特点,提出对农林院校中药专业学生进行中... 侧重于中药材生产的中药学相关专业的中医药基础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同于传统中药学专业。本文从农林院校中药专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生源、课程设置等角度着手,结合当前的教育体制和中医药学科特点,提出对农林院校中药专业学生进行中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农林院校 中药专业
下载PDF
不同居群老鸦瓣核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邓爱辉 李柯 +4 位作者 程银 刘昌羽 郭巧生 朱再标 缪媛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3-498,共6页
目的:明确不同居群老鸦瓣核型差异,为老鸦瓣遗传资源保护和人工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9个居群老鸦瓣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初步判断9个居群老鸦瓣均为二倍体,其中7个居群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另有2个居... 目的:明确不同居群老鸦瓣核型差异,为老鸦瓣遗传资源保护和人工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9个居群老鸦瓣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初步判断9个居群老鸦瓣均为二倍体,其中7个居群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另有2个居群染色体基数x=24,染色体数目为2n=2x=48。老鸦瓣染色体类型有m、sm、st。染色体比值范围在1.88~2.34之间;不对称系数介于62.99%~71.97%之间;核型有3种类型,包括2A、3A和3B,其中以3B型最多,占67%,且2A型为首次发现。结论:不同居群老鸦瓣在核型上存在较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瓣 居群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赤霉素浓度和温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艺芳 郭巧生 +4 位作者 朱再标 陈兰兰 唐思琪 黄志刚 文振璀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为了揭示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适宜条件,为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沙氏鹿茸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0、100、200、400、600、800、1 000和1 500 mg/L)和发芽温度(20℃恒温、25℃恒温和30℃/20℃变温)... 目的:为了揭示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适宜条件,为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沙氏鹿茸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0、100、200、400、600、800、1 000和1 500 mg/L)和发芽温度(20℃恒温、25℃恒温和30℃/20℃变温)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沙氏鹿茸草采收一个月内在无赤霉素条件下发芽率亦可达到86%。赤霉素浓度和温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存在显著作用,除发芽率外,温度对其他萌发参数的影响大于赤霉素浓度。800 mg/L赤霉素+25℃处理的种子萌发时滞和平均萌发历期最短,且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发芽值和峰值最高。结论:沙氏鹿茸草种子在一个月内不存在休眠现象;种子在8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后25℃条件下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可为优化播种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草 发芽率 发芽势 平均萌发历期
下载PDF
不同生境沙氏鹿茸草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咏滔 朱再标 +4 位作者 郭巧生 唐思琪 郭军 黄志刚 田汉卿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预测未来种群结构变化,以期对引种驯化及保护其野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地区(湖北黄石、江西吉安、...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预测未来种群结构变化,以期对引种驯化及保护其野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地区(湖北黄石、江西吉安、江西庐山)沙氏鹿茸草进行调查,记录相关信息,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期望寿命图、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及时间序列预测。结果:三个地区的沙氏鹿茸草年龄结构均为“金字塔型”,种群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在1~3龄级单位样地内种群数量最大,到第3龄级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江西庐山相对于其他两地缺少中高龄级(4龄级后)野生沙氏鹿茸草,并且江西庐山沙氏鹿茸草死亡高峰期相对于其他两地早,3龄级后湖北黄石地区沙氏鹿茸草期望寿命大于其他两地。结论:环境因素影响着沙氏鹿茸草种群年龄结构,其种群自然更新主要取决于种群3龄级前幼株存活率。沙氏鹿茸草种群保护主要应通过控制环境因子,来增加其幼株存活率,促进种群的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鹿茸草 种群保护 存活曲线 半寄生植物
下载PDF
生根粉对沙氏鹿茸草幼苗生长和吸器形成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慧 郭巧生 +2 位作者 朱再标 陈兰兰 黄志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探究生根粉对沙氏鹿茸草幼苗生长和吸器形成的影响,为沙氏鹿茸草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设置4组生根粉浓度(CK:0 mg/L;T1:10 mg/L;T2:15 mg/L;T3:20 mg/L),对播种30 d后的沙氏鹿茸草幼苗进行处理,统计沙氏鹿茸草根长、苗高、侧... 目的:探究生根粉对沙氏鹿茸草幼苗生长和吸器形成的影响,为沙氏鹿茸草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设置4组生根粉浓度(CK:0 mg/L;T1:10 mg/L;T2:15 mg/L;T3:20 mg/L),对播种30 d后的沙氏鹿茸草幼苗进行处理,统计沙氏鹿茸草根长、苗高、侧根数、鲜重、吸器数、叶片几何形状、叶绿体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生根粉对沙氏鹿茸草幼苗生长和吸器形成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T2处理根长、侧根数、苗高、叶片数和叶片大小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P<0.05);施加生根粉后沙氏鹿茸草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增加;沙氏鹿茸草和寄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持续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先升后降,吸器数量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ARF19和IAA14表达量上调,LAX3表达量仅在T2时上调。结论:施加适宜浓度生根粉促进沙氏鹿茸草幼苗生长和提高沙氏鹿茸草吸器形成率,可能与其提高沙氏鹿茸草叶绿素含量,并上调POD活性及根系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鹿茸草 生长素 POD 吸器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野生沙氏鹿茸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施咏滔 朱再标 +4 位作者 郭巧生 郭军 唐思琪 黄志刚 田汉卿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1-56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野生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群落结构特点,为该物种野生抚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3个野生沙氏鹿茸草分布点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种群组成、结构特... 目的:研究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野生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群落结构特点,为该物种野生抚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3个野生沙氏鹿茸草分布点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在调查样地中共计有46科84属95种植物,其中1号地人为干扰最小,乔木层种类较其他两地丰富,主要为马尾松、栎树、黄檀、山矾等,灌木层种类丰富,以白花檵木、柃木、盐肤木、金樱子等植物为优势种;2号地人为干扰程度适中,乔木层植物主要为马尾松,灌木层以白花檵木和臭鸡矢藤为主;3号地人为砍伐最为严重,乔木层主要为马尾松和栎树,灌木层以白花檵木和栀子为主。3个调查样地土壤均以腐殖土为主,草本植物较少,草本层伴生植物主要以抗逆性强的一年蓬、沿阶草等为优势种。3个样地沙氏鹿茸草种群相对密度差别较大,1号地沙氏鹿茸草相对密度最少,仅为39.7%;2号地最多为64.1%;3号地为57.1%。2号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为最低,物种丰富度随着人工干扰强度增加而增加。结论: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影响沙氏鹿茸草伴生群落结构,人为干扰过少,群落郁闭度高,会抑制沙氏鹿茸草种群的正常繁殖;过度的人为干扰,会造成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寄主植物减少,同样也不利于沙氏鹿茸草生长发育;适当人为干扰则能创造有利生境,可促进沙氏鹿茸草种群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寄生植物 野生抚育 人为干扰 沙氏鹿茸草
下载PDF
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对垂盆草利湿退黄药效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晏梦恬 史红专 +3 位作者 郭巧生 江汇瀛 朱雅婷 朱再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50-5758,共9页
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对其药材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鲜见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化学成分-相关活性作用紧密结合的联合分析研究,因此该文探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垂盆草利湿退黄功效与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比较35%~40%(T1)、55%~60... 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对其药材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鲜见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化学成分-相关活性作用紧密结合的联合分析研究,因此该文探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垂盆草利湿退黄功效与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比较35%~40%(T1)、55%~60%(T2)、75%~80%(T3)、95%~100%(T4)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生长的垂盆草其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以及对湿热黄疸小鼠肝功能指标、肝脏炎症和氧化损伤情况的影响,并对药理指标和黄酮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垂盆草水煎液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以T1处理最高,T3处理次之,槲皮素、山柰酚及异鼠李素含量则分别以T2、T1、T3处理为优。不同水分处理垂盆草以T3组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及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效果最好,T2处理次之,且对谷草转氨酶(AST)降低效果最佳,T4处理效果最差。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鼠AST、ALT、AKP水平与槲皮素及3种黄酮成分总量呈显著负相关;丙二醛(MDA)与总黄酮及山柰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TNF-α与异鼠李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条件下生长的垂盆草利湿退黄功效最佳。该研究为以药理活性实验为指导,优化药用植物栽培模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黄酮 利湿退黄 环境水分
原文传递
外源H_(2)O_(2)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垂盆草线粒体稳态、生长及品质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崔运启 赖秋洁 +4 位作者 朱再标 郭巧生 刘雅琦 江汇瀛 刘秋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823-7831,共9页
目的为揭示外源H_(2)O_(2)叶面预处理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线粒体稳态、生长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调控作用。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适宜水分、适宜水分+1 mmol/L H_(2)O_(2)、干旱、干旱+1 mmol/L H_(2)O_(2)处理,测定不... 目的为揭示外源H_(2)O_(2)叶面预处理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线粒体稳态、生长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调控作用。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适宜水分、适宜水分+1 mmol/L H_(2)O_(2)、干旱、干旱+1 mmol/L H_(2)O_(2)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垂盆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其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垂盆草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多种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喷施1 mmol/L H_(2)O_(2)可以显著提高垂盆草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减轻线粒体膜结构破坏。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喷施H_(2)O_(2)处理的垂盆草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干旱处理提高51.53%和38.78%,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提高13.37%和6.50%,但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适宜水分条件下喷施H_(2)O_(2)处理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和异鼠李素含量。垂盆草ABTS、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均以适宜水分+喷施H_(2)O_(2)处理最高,干旱+喷施H_(2)O_(2)处理次之。结论喷施1 mmol/L H_(2)O_(2)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垂盆草的氧化伤害,维持线粒体稳态,提高垂盆草药材产量和品质,从而协调干旱逆境下垂盆草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矛盾;适宜水分条件下喷施H_(2)O_(2)亦有助于提升垂盆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过氧化氢 干旱胁迫 诱导抗性 交叉抗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老鸦瓣芽茎发育关键基因
15
作者 张军霞 郭巧生 +1 位作者 朱再标 徐碧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8-1235,共8页
目的 利用老鸦瓣Amana edulis各部位及芽茎不同发育时期RNA-Seq及基因表达量数据,挖掘老鸦瓣芽茎发育过程关键基因。方法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法构建网络,根据模块功能富... 目的 利用老鸦瓣Amana edulis各部位及芽茎不同发育时期RNA-Seq及基因表达量数据,挖掘老鸦瓣芽茎发育过程关键基因。方法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法构建网络,根据模块功能富集分析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的筛选。结果 通过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进一步将网络划分为15个模块,将共表达模块与老鸦瓣芽茎3个发育时期相关联,鉴定到与芽茎发生高度相关的3个模块,即T1MEplum1模块、T2 MEdarkturquoise模块和T3 MElightcyan模块。对3个模块内的基因进行动态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绘制网络关系图,挖掘出4个与芽茎发育过程相关核心基因(Te_c1647、Te_c3695、Te_c23305、Te_c52282),涉及蛋白质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糖基化修饰、植物激素调节等。结论 挖掘出的3个共表达模块和4个核心基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老鸦瓣芽茎发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瓣 转录组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芽茎 富集分析 核心基因
原文传递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再标 宁梓君 +1 位作者 郭巧生 曹亚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索外源一氧化氮(NO)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缓解干旱胁迫的硝普钠(SNP,NO外源供体)最适浓度。方法用15%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梯度SNP处理后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发... 目的探索外源一氧化氮(NO)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缓解干旱胁迫的硝普钠(SNP,NO外源供体)最适浓度。方法用15%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梯度SNP处理后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萌发过程。SNP能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的萌发,0.3 mmol/L SNP处理可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2.78倍和7.77倍;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来看,0.1 mmol/L和0.3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SNP可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的不利影响,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的抗旱能力,其中以0.3 mmol/L SNP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种子萌发 干旱胁迫 一氧化氮 硝普钠
原文传递
引发条件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再标 卢魏魏 +3 位作者 郭巧生 曹亚悦 冯杉 宁梓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1-1395,共5页
为了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引发条件,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和幼苗的抗旱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GA3,KNO3,PEG等引发剂的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15%PEG干旱胁迫下发芽并在1/4 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30 d。结果表明,366 mg·k... 为了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引发条件,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和幼苗的抗旱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GA3,KNO3,PEG等引发剂的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15%PEG干旱胁迫下发芽并在1/4 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30 d。结果表明,366 mg·kg-1GA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提高干旱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促进幼苗的生长;3.0%KNO3引发1 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但对白花蛇舌草幼苗期的抗旱性没有显著影响;PEG对白花蛇舌草种子发芽没有显著的引发效果。适宜浓度的GA3引发处理,可以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并增强其幼苗阶段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种子 种子引发 干旱 种子发芽 幼苗
原文传递
不同光强对垂盆草生长和药材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再标 杨金凤 +3 位作者 郭巧生 刘帆 王蓉 张文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404-4409,共6页
该文旨在研究光强对垂盆草生长发育、活性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高产优质垂盆草的光强条件。设置5个光强处理,分别为全光照的100%(G1),77%(G2),60%(G3),38%(G4)和16%(G5),收获时测定生长指标、产量、多种活性成分含量及... 该文旨在研究光强对垂盆草生长发育、活性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高产优质垂盆草的光强条件。设置5个光强处理,分别为全光照的100%(G1),77%(G2),60%(G3),38%(G4)和16%(G5),收获时测定生长指标、产量、多种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垂盆草最大分枝长与平均节间距增大。G2处理显著提高垂盆草叶片层数、分枝数,G3处理显著提高垂盆草生物量。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G3处理最高。各处理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均以G1处理最高,G2,G3处理次之。各处理山柰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垂盆草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及还原能力均以G1处理较强。综合比较垂盆草药材产量与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光照强度不低于60%利于垂盆草高产优质兼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总黄酮 DPPH FRAP
原文传递
不同光强下生长的垂盆草对CCl4致HepG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再标 杨金凤 +1 位作者 郭巧生 张文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74-2480,共7页
为了探索生长环境光强对垂盆草保肝效果的影响,以不同光强[分别为全光照的100%(G1),77%(G2),60%(G3),38%(G4)和16%(G5)]下生长60 d垂盆草的水提物为研究材料,探索其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预防效果。MTT法检测HepG2细... 为了探索生长环境光强对垂盆草保肝效果的影响,以不同光强[分别为全光照的100%(G1),77%(G2),60%(G3),38%(G4)和16%(G5)]下生长60 d垂盆草的水提物为研究材料,探索其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预防效果。MTT法检测HepG2细胞存活率,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细胞转氨酶及抗氧化指标,并对保肝活性与化学成分、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垂盆草水提物能显著减轻CCl4导致的HepG2细胞损伤,增强HepG2细胞保肝降酶能力。5个垂盆草处理组的保肝作用有显著差异,以G1条件(100%全光照)垂盆草水提液处理的HepG2细胞存活率、SOD和GSH水平最高,细胞凋亡率、ALT、AST和MDA水平最低,适度遮光(60%全光照)也可提高垂盆草保肝降酶效果。结合前期研究,发现HepG2细胞存活率与垂盆草水提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HepG2细胞ALT活性与异鼠李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生长环境光强显著影响垂盆草药材的保肝活性,其机制与不同处理下垂盆草的抗氧化能力有关。从保肝功效角度考虑,垂盆草宜在全光照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药用植物 药理活性 保肝作用
原文传递
老鸦瓣种子生理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正军 朱再标 +3 位作者 郭巧生 马宏亮 徐红建 缪媛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制物。结果:刚成熟老鸦瓣种子胚率仅为10%左右;种皮无透水障碍;300 mg.L-1赤霉素浸泡处理24 h后,25℃恒温层积70 d再转入5℃低温层积种胚成熟最快;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萌发指数最大;老鸦瓣干种存在一定的醇溶性萌发抑制物质。结论:老鸦瓣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但以胚形态休眠为主,变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胚休眠,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环境下萌发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瓣 种子 生理特性 胚形态休眠 层积 萌发抑制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