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选区熔化316 L不锈钢熔池面积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东坤 陈伟栋 +3 位作者 陈浩宇 刘宁 朱协彬 汪冰峰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18,56,共6页
为了探索激光选区熔化316 L不锈钢熔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打印4组不同工艺参数的12个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室温拉伸和微观结构表征,提出了基于Matlab工具箱以及改进Canny算法提取熔池面积,同时观察每组的熔池面... 为了探索激光选区熔化316 L不锈钢熔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打印4组不同工艺参数的12个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室温拉伸和微观结构表征,提出了基于Matlab工具箱以及改进Canny算法提取熔池面积,同时观察每组的熔池面积与每组对应抗拉强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熔池面积逐渐增大的同时,其样品抗拉强度也随之增大,两者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不仅如此,当熔池面积达到最大值0.042 mm^(2)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509.4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16 L不锈钢 CANNY算法 熔池面积 抗拉强度
下载PDF
纳米五氧化二钒高效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文强 汪徐春 +7 位作者 王桂玲 张雪梅 朱协彬 陈俊明 郑胜彪 刘澳坤 卢淑华 梁俊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09-7215,7223,共8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循环稳定性差和较低的导电率,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采用了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比商用五氧化二钒(V_(2)O_(5))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片。这种V_(2)O_(5)纳米颗粒作为锌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在较低电流密度下,其可提供364 mAh g-1的优异比容量,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56 m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经过200次循环后,其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5%,不仅提供了比商用V_(2)O_(5)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还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基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该纳米颗粒展示出在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纳米片 负极材料 水热法
下载PDF
“三全六专”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晓云 朱协彬 +1 位作者 余小鲁 段园培 《科技风》 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本科生导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全六专”背景下导师制的实施模式,对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 本科生导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全六专”背景下导师制的实施模式,对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度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六专 本科生 导师制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Fe基/WC-10Co-4Cr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崔陈 朱协彬 +2 位作者 程敬卿 刘振华 韩顺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7-176,230,共11页
目的制备高强度和高硬度的耐磨性涂层,用于已磨损的机械零件表面,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机器因磨损而带来的各种故障。方法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40CrMnMo表面制备WC-10Co-4Cr/Fe300合金复合熔覆层,研究不同质量分数WC-10Co-4Cr对熔覆层... 目的制备高强度和高硬度的耐磨性涂层,用于已磨损的机械零件表面,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机器因磨损而带来的各种故障。方法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40CrMnMo表面制备WC-10Co-4Cr/Fe300合金复合熔覆层,研究不同质量分数WC-10Co-4Cr对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超景深光学显微镜、SEM、EDS、XRD对熔覆层的组织形貌进行表征和物相分析,借助数显显微硬度计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WC-10Co-4Cr/Fe300合金作为一种复合材料,与基材形成了冶金结合,结合区域无孔洞和裂纹。熔覆层微观结构随着WC-10Co-4Cr含量的增加,逐渐由柱状晶向树枝晶过渡,它主要由Fe6W6C、(Cr、Fe)23C6和WC相组成。熔覆层的平均硬度大致随着WC-10Co-4Cr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WC-10Co-4Cr的质量分数达到20%时,熔覆层的硬度最高(518.5HV0.2),大约是基体硬度的1.7倍。熔覆层的主要摩擦机理为磨粒磨损,随着WC-10Co-4Cr含量的增加,熔覆层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改善。当WC-10Co-4Cr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磨损量比基体的总磨损量少0.0186 g,熔覆层的耐磨性最好。结论加入的WC-10Co-4Cr粉末与Fe300合金粉末反应生成了Fe6W6C、(Cr、Fe)23C6强化相,显著提高了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技术 WC-10Co-4Cr/Fe300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超声波轧制微成形过程中铜箔严重塑性变形行为的研究
5
作者 宋子良 杨利军 +5 位作者 张振猛 张昊 王晨阳 黄健豪 朱协彬 陈志浩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9-28,37,共11页
对微尺寸厚度铜箔的超声冲击(UI)和超声滚压(URIP)塑变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与静载荷、振幅和材料厚度有关的超声动态冲击效应判据。通过Abaqus数值模拟和实验观察到与应力叠加不同的动态冲击塑性变形模式,模拟与计算的临界载荷、... 对微尺寸厚度铜箔的超声冲击(UI)和超声滚压(URIP)塑变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与静载荷、振幅和材料厚度有关的超声动态冲击效应判据。通过Abaqus数值模拟和实验观察到与应力叠加不同的动态冲击塑性变形模式,模拟与计算的临界载荷、振幅值均为168.5 N、9.4μm,验证了判据的有效性。材料厚度的减小显著增强了弹塑性应力波在界面的反射刚壁效应,使UI产生的等效塑性应变(PEEQ)呈指数型增长并均匀分布。单道次URIP作用下200μm退火铜箔平均晶粒由5.5μm显著细化至0.5μm,且铜箔横截面上形成的亚微米晶粒尺寸呈现均匀分布形态,与在宏观材料表面产生的梯度结构组织不同。高效、均匀的细化效果显示了超声振动在微尺寸厚度箔材强化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塑性变形 超声波振动 应力叠加 动态冲击 铜箔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成形纯钨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苏玉东 汪志勇 +4 位作者 范小松 马建国 吴杰峰 朱协彬 翟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的成形钨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纯钨粉末作为原材料,利用SLM技术制备了高密度的纯钨试样,系统研究其孔隙与裂纹的形成机理。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和压缩实验等分析手段,分...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的成形钨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纯钨粉末作为原材料,利用SLM技术制备了高密度的纯钨试样,系统研究其孔隙与裂纹的形成机理。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和压缩实验等分析手段,分别沿水平面(x-y)和垂直平面(z-x)对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探究SLM成形纯钨的各向异性。结果成功制备了相对密度为97.79%的高致密纯钨试样,在水平面上,组织主要为呈长条形的柱状晶,在垂直平面上,组织为粗大的胞状晶,断口形貌表现为典型的宏观脆性断裂特征。在水平面上,试样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1100 MPa)和显微硬度(427±5)HV。结论孔隙的形成主要与Marangoni效应有关,而裂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和SLM工艺参数。组织的各向异性导致2个平面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 致密度 显微硬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制备Mo颗粒增强316L不锈钢成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利军 王文果 +5 位作者 王朝龙 宋子良 张振猛 吴锡辉 朱协彬 陈志浩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17,共8页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以高熔点、低激光吸收率的金属Mo颗粒为增强体成功制备出金属-金属基颗粒增强不锈钢材料。当激光功率为230 W、扫描速度为730 mm/s时,此时成形的Mo/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并可观察到大量球形Mo颗粒...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以高熔点、低激光吸收率的金属Mo颗粒为增强体成功制备出金属-金属基颗粒增强不锈钢材料。当激光功率为230 W、扫描速度为730 mm/s时,此时成形的Mo/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并可观察到大量球形Mo颗粒均匀分布于金属基体中。熔池中悬浮Mo颗粒的存在一方面加大了熔体冷却速度、过冷度和形核率,另一方面部分Mo元素融入316L金属基体中导致了铬当量Cr_(eq)值的增大和Ni_(eq)值的减小。当Mo颗粒加入量为2wt.%时,金属基体保持奥氏体相为主,晶粒明显细化和等轴化。抗拉强度提升10.77%的同时,断裂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当Mo颗粒加入量为6wt.%时,金属基体则从纯奥氏体结构转变为以铁素体为主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结构,材料屈服强度进一步提升46.5%,断裂延伸率为20.5%,仍保持有良好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316L不锈钢 Mo颗粒 颗粒增强
下载PDF
车轴用钢EA1N表面等离子熔覆铁基合金熔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韩顺顺 朱协彬 +1 位作者 程敬卿 程亚楠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EA1N车轴用钢表面制备铁基合金熔覆层,目的是提高车轴用钢EA1N表面的硬度以及耐磨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SEM扫描电镜对熔覆层及基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EA1N车轴用钢表面制备铁基合金熔覆层,目的是提高车轴用钢EA1N表面的硬度以及耐磨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SEM扫描电镜对熔覆层及基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为奥氏体亚共晶组织和碳化物;熔覆层与基体间有一条明显的白亮带,说明基体与熔覆层结合效果较好,达到了冶金结合;热影响区组织为针状马氏体是因为靠近熔覆层基体受热后导致基体组织发生转变相当于淬火处理,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再利用显微硬度计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相同条件下对熔覆层和基体的硬度以及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熔覆层硬度602.6HV0.2高于基体材料的硬度200.8HV0.2,熔覆层的耐磨性也优于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EA1N钢 铁基合金 物相组成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3种分散剂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陈海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165,共5页
选用3种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三铵、β-丙氨酸),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ITO浆料,通过考察球磨分散时间和分散剂量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作用,并探究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3种分散剂分散机制均为... 选用3种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三铵、β-丙氨酸),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ITO浆料,通过考察球磨分散时间和分散剂量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作用,并探究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3种分散剂分散机制均为静电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在相对ITO粉体质量比为5%、最佳球磨分散时间为48 h时,在15 d内ITO浆料的RSH可维持在10%以内;3种分散剂对I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聚乙烯吡咯烷酮>β-丙氨酸>柠檬酸三铵,与其在溶液中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浆料 分散剂 稳定性 球磨分散
下载PDF
IT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协彬 姜涛 +1 位作者 邱冠周 黄伯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0,304,共4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在InCl3和SnCl4混和溶液中添加PEG-1000,并滴加浓度为25%氨水,制备了ITO前驱体,在温度700℃煅烧3h后得到ITO纳米棒。利用SEM、XRD、TEM-ED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对ITO纳米棒的形貌和尺寸、结构和物相、EDS能谱和FT...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在InCl3和SnCl4混和溶液中添加PEG-1000,并滴加浓度为25%氨水,制备了ITO前驱体,在温度700℃煅烧3h后得到ITO纳米棒。利用SEM、XRD、TEM-ED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对ITO纳米棒的形貌和尺寸、结构和物相、EDS能谱和FT-IR光谱分析,并对ITO纳米棒形貌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O纳米棒具有立方铁锰矿结构,且具有纯度高和分散性好等特点,平均直径约为Φ300nm,长度可达3000nm,长径比约达10。随着煅烧时间的延长,ITO纳米棒形貌不变,对尺寸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纳米棒 聚乙二醇-1000 共沉淀法 制备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冷轧TP2无氧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杜少奇 朱协彬 +1 位作者 吴平 张俊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研究TP2无氧铜组织和力学性能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460℃即完成再结晶,温度升高到520℃再结晶晶粒尺寸从6.0μm增大到40.9μm。520℃/4h退火参数下断后伸长率最高可达45.90%,相较于冷轧态的24.30%伸长率增加88.8... 研究TP2无氧铜组织和力学性能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460℃即完成再结晶,温度升高到520℃再结晶晶粒尺寸从6.0μm增大到40.9μm。520℃/4h退火参数下断后伸长率最高可达45.90%,相较于冷轧态的24.30%伸长率增加88.89%,硬度由冷轧态133HV下降至53.82HV。退火温度达到400℃后试样抗拉强度变化不大,硬度下降率减小。退火前后材料(222)晶面织构系数(TC)与拉伸性能增减趋势同步,冷轧态与各退火温度下试样晶粒在(222)晶面取向程度最优,分析可能(222)晶面择优取向影响材料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2无氧铜 再结晶退火 织构系数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介绍了铟的储量、生产情况和价格,分析了铟的应用现状,预测了铟的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产 价格 应用现状 前景
下载PDF
微波辅助-水相共沉淀法纳米ITO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协彬 姜涛 +1 位作者 邱冠周 黄伯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0-1723,共4页
利用微波辅助-水相共沉淀法,在InCl3和SnCl4混和溶液中添加PEG-6000,并滴加体积比1∶4浓度的氨水,并在不同反应温度(35~75℃)下制备了ITO前驱体,在温度800℃煅烧1h后得到纳米ITO粉体。利用SEM对纳米ITO粉体的形貌进行表征,用XRD对其结... 利用微波辅助-水相共沉淀法,在InCl3和SnCl4混和溶液中添加PEG-6000,并滴加体积比1∶4浓度的氨水,并在不同反应温度(35~75℃)下制备了ITO前驱体,在温度800℃煅烧1h后得到纳米ITO粉体。利用SEM对纳米ITO粉体的形貌进行表征,用XRD对其结构、晶粒度和堆垛层数进行了表征,同时用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对相应颗粒度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微波辅助下不同反应体系温度对制备的纳米ITO粉体的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上升,纳米ITO粉体形貌由球形转为棒形,其晶体结构不变,晶粒粒径和颗粒度随着增大;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使纳米ITO晶粒不同晶面的晶粒度不同程度地增大,以及不同晶面垂直方向晶面不同程度地增多,是球形ITO晶粒成为棒形ITO晶粒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TO粉体 微波辅助-水相共沉淀法 制备 表征 机理
下载PDF
ZAO粉体制备及其电导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协彬 汪海涛 +2 位作者 尹大鹏 何少华 姜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8-670,674,共4页
采用水相共沉淀法,在ZnCl2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添加聚乙二醇6000,并滴加不同浓度氨水制备了ZAO前驱体,然后煅烧得到ZAO粉体。利用XRD、SEM和数显电导率仪分别对ZAO粉体的结构和物相、形貌、尺寸和导电性能进行分析,以及探讨了氨水... 采用水相共沉淀法,在ZnCl2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添加聚乙二醇6000,并滴加不同浓度氨水制备了ZAO前驱体,然后煅烧得到ZAO粉体。利用XRD、SEM和数显电导率仪分别对ZAO粉体的结构和物相、形貌、尺寸和导电性能进行分析,以及探讨了氨水浓度、pH值、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ZAO粉体导电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ZAO粉体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晶度,颗粒呈棒状,长径比约达10,分散性良好;ZAO粉体的电导率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pH值升高而减小,随着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增加而增大后减小,最佳电导率性能工艺参数为氨水浓度(体积比)1∶0,pH值为6,反应温度50℃,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O 粉体 共沉淀法 制备 电导率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离子交换法制备掺锡三氧化二铟纳米晶体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陈海清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离子交换法,以InCl3溶液和SnCl4.5H2O为原料,制备ITO粉体。对ITO前驱体进行TG-DTA分析,用TEM和XRD等对ITO粉体的形貌、物相和粒度进行表征,探讨煅烧温度和掺锡量对粉体物相、粒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 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离子交换法,以InCl3溶液和SnCl4.5H2O为原料,制备ITO粉体。对ITO前驱体进行TG-DTA分析,用TEM和XRD等对ITO粉体的形貌、物相和粒度进行表征,探讨煅烧温度和掺锡量对粉体物相、粒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332℃以上发生晶型转变,获得立方In2O3结构的球形纳米ITO粉体,具有纯度高、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等特点。在700℃掺Sn量为10%时,晶形结构完善,晶粒粒度最小,粉体电阻最小,导电性能最好。通过团聚系数可以判断粉体的团聚情况,团聚系数越小,粉体分散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ITO 共沉淀 离子交换
下载PDF
在纳米ITO粉末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pH值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了水相共沉淀法制备ITO粉末过程中,pH值对粉末形成过程的影响,并用TEM和XRD对其作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pH值在2.8~4.1之间时可实现共沉淀。在沉淀终点pH=9时,晶粒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团聚系数最小,粒径分布均匀... 研究了水相共沉淀法制备ITO粉末过程中,pH值对粉末形成过程的影响,并用TEM和XRD对其作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pH值在2.8~4.1之间时可实现共沉淀。在沉淀终点pH=9时,晶粒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团聚系数最小,粒径分布均匀,单分散性能好,无团聚现象。当pH值过低时,沉淀不完全,造成物料流失;pH值过高时,颗粒变大,会影响到比表面积变小等其他相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粉末 PH值 制备
下载PDF
MC对ITO水相浆料的稳定作用及其分散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陈海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6,共5页
选用分散剂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水相浆料;研究MC用量、ITO粉体用量和球磨分散时间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及MC的分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C在球磨分散ITO浆料过程中... 选用分散剂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水相浆料;研究MC用量、ITO粉体用量和球磨分散时间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及MC的分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C在球磨分散ITO浆料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它的分散机制为静电位阻稳定作用;当MC相对ITO粉体质量分数恒定时,随着MC用量、ITO粉体用量和球磨分散时间的增加,ITO浆料稳定性增强。当MC用量相对ITO粉体质量分数为15.0%,球磨分散时间为48 h时,ITO浆料稳定性最强,浆料在120 d内浆料分散稳定性指标R均小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球磨分散 浆料 稳定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超声电解法制备纳米铜粉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在一定的电解工艺条件下,引入超声波成功制备出纳米铜粉。通过XRD、EDS和SEM对实验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表明其为单质铜,且纯度很高,粒度分布均匀。最后对超声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制备 电解工艺 电解法 纯度 均匀 表征 产物 纳米铜粉 粒度分布 SEM
下载PDF
纳米In2O3/TiO2介孔复合体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协彬 段学臣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06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论文利用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制备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然后在硫酸铟溶液中浸泡一周,并在650℃下退火处理5h,制得纳米In2O3/TiO2介孔复合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PL)谱表征In2O3/TiO2介孔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和... 本论文利用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制备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然后在硫酸铟溶液中浸泡一周,并在650℃下退火处理5h,制得纳米In2O3/TiO2介孔复合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PL)谱表征In2O3/TiO2介孔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能,并对相同温度退火处理下的介孔TiO2粉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650℃退火后,在激发波长380nm,发射波长570nm附近,纳米In2O3/TiO2介孔复合体产生荧光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体 介孔组装 光致发光 In2O3/TiO2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A2/NiCr爆炸复合棒的影响机理研究
20
作者 朱协彬 陈伟 +3 位作者 汪冰锋 姜涛 张孟 孙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58-2261,2267,共5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510、550、590、630和670℃)×30min,对TA2/NiCr爆炸复合棒形变组织、硬度、成分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形变组织逐渐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硬度逐渐下降。在630℃退火时,覆层形变组织...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510、550、590、630和670℃)×30min,对TA2/NiCr爆炸复合棒形变组织、硬度、成分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形变组织逐渐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硬度逐渐下降。在630℃退火时,覆层形变组织转变为细小的等轴组织,硬度较低,溶化层中晶内偏析基本消除,成分稳定,组织均匀,微裂纹得到愈合,且晶粒尺寸增大较为明显,细晶强化效果减弱,塑韧性将下降;低于630℃退火,覆层组织中仍有大量的形变组织,硬度较高。因而确定630℃为该爆炸复合棒的合适的热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棒 热处理温度 组织 硬度 成分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