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双根 幼玲 +1 位作者 唐发霞 穆燕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寻找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寻找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析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1.7%(94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7.8%(9例)。缺血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7.7%),其中软斑发生率(33.1%),均高于非缺血侧(48.5%,其中软斑20.4%,P<0.05)。斑块组发生高血压病的比例(85.1%)明显高于无斑块组(57.1%,P<0.05);且在软斑组长期烟酒史及男性比例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软斑为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在斑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性别、烟酒史可能会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介入操作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2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 刘新峰 +8 位作者 刘锐 代成波 韩红星 李聪慧 王鹏 孙文 朱双根 王启章 李浩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2,F0003,共11页
神经介入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显著。近年来,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神经介入已能够满足大多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需求,备受临床关注。经桡动脉入路所用的导管规格、技术路径与经股动脉入路均有不同,各中心经... 神经介入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显著。近年来,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神经介入已能够满足大多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需求,备受临床关注。经桡动脉入路所用的导管规格、技术路径与经股动脉入路均有不同,各中心经验尚存差异。为更安全有效地开展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的神经介入技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织国内有经验的专家共同撰写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 经桡动脉入路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ADL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治飞 幼玲 +2 位作者 蔡伟 朱双根 穆燕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营养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组、针灸治疗组及常规药物组各2...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营养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康复训练组、针灸治疗组及常规药物组各25例,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吞咽电视检查(VFSS)评价吞咽障碍程度,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价ADL。结果治疗2周后,综合治疗组吞咽能力改善有效率优于其他3组(P<0.05);4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3组(P<0.05);2周后综合治疗组Barthel指数分级改善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经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缓解营养不良恶化,促进患者ADL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康复 针灸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黄治飞 幼玲 +3 位作者 朱双根 周群 翟登月 张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存在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5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3-59岁,51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104例)。通过全脑血管...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存在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5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3-59岁,51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104例)。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5例患者中共有狭窄或闭塞472处,颅内外病变分别以大脑中动脉狭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最易发生。单发脑动脉病变80例(51.6%),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病变44例(55.0%),单纯颅外动脉病变36例(45.0%);颅内外动脉并存病变75例(48.4%),其中颅内外动脉串联病变27例(36.0%)。单纯前循环狭窄58例(37.4%),单纯后循环狭窄19例(12.3%),前后循环并存狭窄78例(50.3%)。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前循环狭窄明显降低(22.1%vs 41.2%,31.7%vs 49.0%,P〈0.05)。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模式存在相关性。结论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以颅内外动脉及前后循环并存狭窄为主。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与颅内外动脉并存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造影术 梗死 大脑中动脉 高血压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洼田饮水试验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5
作者 黄治飞 幼玲 +2 位作者 蔡伟 朱双根 穆燕芳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脉搏血氧监测法以及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定吞咽功能,以VFSS为金标准,研究洼田饮水试验、脉搏血氧监测法两...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脉搏血氧监测法以及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定吞咽功能,以VFSS为金标准,研究洼田饮水试验、脉搏血氧监测法两者联合评估(床旁联合试验)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误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观察对肺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以VFSS为金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误吸诊断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2.2%,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70.2%;脉搏血氧监测法误吸诊断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75.9%,阳性预测值为74.0%,阴性预测值为82.0%;床旁联合试验误吸诊断的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71.6%,阴性预测值为92.5%。同时研究还发现,床旁联合试验阳性患者的肺炎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洼田饮水试验和脉搏血氧监测法评估阳性患者的肺炎发生虽高于阴性患者,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是评估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一个安全、方便且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电视透视检查 洼田饮水试验 脉搏血氧监测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幼玲 朱双根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5例(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患者88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的数目和性质;将脑梗死组患者再分为斑块组163例和无斑块...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5例(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患者88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的数目和性质;将脑梗死组患者再分为斑块组163例和无斑块组42例2个亚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等危险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m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163例(79.5%)。对照组为56例(63.6%)。差异显著(P<0.05),其中脑梗死组患者软斑数为111个(42.1%)。斑块组男性、年龄、酗酒史和高血压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06,P=0.013)、年龄(OR=0.088,P=0.025)和高血压(OR=3.605,P=0.001)3项因素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关系密切;男性、年龄和高血压可能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幼玲 黄治飞 +2 位作者 蔡伟 朱双根 穆燕芳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42例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36例为康复训练组,37例为针刺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42例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36例为康复训练组,37例为针刺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洼田吞咽能力分级以及血氧饱和度测定,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前3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3组间基线SpO2值和饮水试验后SpO2最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的饮水试验及洼田吞咽能力疗效评价结果均显著好于康复训练组和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基线值和饮水试验后SpO2最小值提高均优于康复训练组和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的综合治疗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或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针刺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评价脑血管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盎然 练学淦 +4 位作者 朱双根 孙文 张敏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脑血管反应性(CVR)是脑储备功能的重要反映。CVR调节能力低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CVR量化检测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使用经颅多普勒(TCD)作... 脑血管反应性(CVR)是脑储备功能的重要反映。CVR调节能力低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CVR量化检测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使用经颅多普勒(TCD)作为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障碍 血流速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以及恢复期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幼玲 唐发霞 +5 位作者 朱双根 穆燕芳 周群 张玲玲 周飞 吴琴 《安徽医学》 2006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疗效以及恢复期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14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疗效以及恢复期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14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评分。经SPSS统计,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虽然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医疗花费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出入院NIHSS平均差值、BI平均差值、OHS平均差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卒中单元组住院病死率低(P<0.05),康复比例增加,以及发病后1个月、3个月的NIHSS、OHS卒中单元组均明显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减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单元
下载PDF
FLAIR血管高信号征对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梗死形态的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卫 幼玲 +2 位作者 朱双根 翟登月 张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梗死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共102例,均完成磁共振DWI、FLAIR序列,以及颈部或头颅MRA。采用Olindo方法对FVH进行评分,并分为FVH<4(包括FVH...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梗死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共102例,均完成磁共振DWI、FLAIR序列,以及颈部或头颅MRA。采用Olindo方法对FVH进行评分,并分为FVH<4(包括FVH=0)和FVH≥4两组;根据FVH的部位不同分为远端FVH和无远端FVH两组;分别比较各组间梗死形态的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中FVH<4者40例(39.2%),FVH≥4者62例(60.8%);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管闭塞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梗死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端FVH者最常见穿动脉梗死及分水岭梗死,而无远端FVH者最常见大面积梗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数量、不同部位FVH对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梗死形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IR血管高信号征 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 梗死形态
下载PDF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 幼玲 +2 位作者 朱双根 翟登月 张文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409-1412,共4页
血管高信号征(FVH)定义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上大脑半球沿脑沟或脑表面分布的点状、线状或管状的高强度信号。FVH主要出现于急性脑卒中和颅... 血管高信号征(FVH)定义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上大脑半球沿脑沟或脑表面分布的点状、线状或管状的高强度信号。FVH主要出现于急性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中,其与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显著相关。FVH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狭窄或闭塞血管远端侧支血管内的缓慢、紊乱的血流,而非血管内血栓形成。FVH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不仅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而且可预测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从而对于评估其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该文总结了FVH的定义、发生率、常见部位、病理生理机制、临床意义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液体反转恢复序列 血管高信号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椎动脉夹层致Wallenberg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群 幼玲 +1 位作者 朱双根 翟登月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1期77-7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公司职员。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h余”入院。患者发病前1周前曾有急刹车导致剧烈转头动作,后出现颈部疼痛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1年余,最高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未曾151服药物...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公司职员。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h余”入院。患者发病前1周前曾有急刹车导致剧烈转头动作,后出现颈部疼痛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1年余,最高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未曾151服药物治疗,曾有高血脂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无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脑卒中家族史,近期无发热史。查体:BP165/105mmHg;神清,答题确切,言语清晰;左额纹变浅,左眼裂变小,左眼睑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ENBERG综合征 椎动脉夹层 个案报道
下载PDF
颈动脉闭塞患者Willis环的完整性与FLAIR血管高信号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 翟登月 +2 位作者 幼玲 朱双根 张卫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闭塞患者Willis动脉环的完整性与磁共振FLAIR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颈动脉闭塞患者61例,入院1 h内完成测量NIHSS评分,24 h内完成头颅磁共振T1、T2、DWI、FLAIR序列及头颅+颈部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采用... 目的:探讨颈动脉闭塞患者Willis动脉环的完整性与磁共振FLAIR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颈动脉闭塞患者61例,入院1 h内完成测量NIHSS评分,24 h内完成头颅磁共振T1、T2、DWI、FLAIR序列及头颅+颈部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采用Stephane Olindo法对入组患者磁共振FV H进行评分,分为低 FV H评分组(FVH<4,包括FVH=0)和高FVH评分组(FVH≥4)。Willis环形态分为四型,Ⅰ型:Willis环完整;Ⅱ型: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Ⅲ型:Willis环前循环不完整后循环完整;Ⅳ型:Willis环前、后循环均不完整。结果61例患者中低FV H评分组29例(48.30%),高FV H评分组32例(51.70%)。两组间Willis环的总体形态分布比例存在差异(c2=9.711,P<0.05);两组梗死体积分别为47.7(11.9~97.3)mL 和10(8~13)mL ,NIHSS评分则分别为10(8~13)分和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闭塞患者 Willis环交通支的开放与 FVH存在显著相关性,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可能是FV H产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IR血管高信号征 颈动脉闭塞 WILLIS环 交通动脉
下载PDF
血清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富 朱双根 +2 位作者 李归宿 李明亮 范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0-351,共2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脑炎,我们报道1例血清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希望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加深对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关键词 脑炎
下载PDF
四环素调控复制缺陷性疱疹病毒载体介导LacZ基因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的表达
15
作者 翟登月 魏宁 +5 位作者 幼玲 吴波娜 姜永军 朱双根 徐格林 刘新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2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利用四环素调控复制缺陷性单纯疱疹病毒I型重组载体(QR9TO-LacZ)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探讨其介导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基因调控效能;并检测该载体对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用RUL9-8细胞系扩增QR9TO-LacZ... 目的利用四环素调控复制缺陷性单纯疱疹病毒I型重组载体(QR9TO-LacZ)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探讨其介导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基因调控效能;并检测该载体对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用RUL9-8细胞系扩增QR9TO-LacZ病毒株,收集后采用噬斑法测定病毒滴度;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将培养的原代神经元分为强力霉素(DOX)组和对照组。两组细胞均用QR9TO-LacZ转染,强力霉素组加入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0.5μg/ml),对照组加入等剂量空白对照液。同时根据感染复数(MOI),即MOI=3、5、10、30 PFU/cell,将两组培养细胞进一步分为亚组。病毒转染48h后行X-gal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400),计算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蓝染细胞率,比较不同MOI病毒感染神经元的效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感染病毒48 h(MOI同上)后神经元的活性。结果在含有DOX的培养环境中,不同MOI亚组(3、5、10、30 PFU/cell)QR9TO-LacZ感染神经元出现蓝染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35%±0.84%、10.64%±1.92%、19.73%±2.87%、34.41%±2.58%;在无DOX的培养环境中,各亚组均未观察到蓝染细胞。上述MOI感染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24%±8.16%、88.00%±5.69%、83.95%±3.82%、78.90%±5.49%。结论 QR9TO-LacZ载体能有效地将目的基因导入原代培养神经元中并表达;目的基因表达的开启受强力霉素调控;QR9TO-LacZ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病毒载体 基因调控 四环素 LACZ基因 神经元
下载PDF
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局限性闭塞一例
16
作者 赵清石 朱双根 +3 位作者 张国高 李归宿 李常玉 林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8-411,共4页
颈内动脉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更高。患者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抖动、认知障碍及急性卒中等,容易漏诊及误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和生活质量... 颈内动脉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更高。患者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抖动、认知障碍及急性卒中等,容易漏诊及误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和生活质量。严格、详尽的病史采集、影像学评估为介入开通血管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介入开通后患者良好预后的基础。作者回顾性报道1例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局限性闭塞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过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了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导致血管事件的可能原因及介入治疗的利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 血管成形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双根 幼玲 +8 位作者 黄治飞 翟登月 张婷婷 周群 穆燕芳 刘德志 刘文华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连续住院患者139例,借助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CT血管成像和(或)全脑血管造...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连续住院患者139例,借助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CT血管成像和(或)全脑血管造影明确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ATPm修订版的MS诊断标准,明确两组MS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M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3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发现210支颅内动脉病变,其中59例(42.4%)有2支或以上病变。所有患者MS发生率为70.5%,其中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为56.3%和89.8%(P〈0.001)。颅内病变支数随着MS组分个数增加而递增(P〈0.001)。另外,分析MS组分后发现仅高血糖与多支病变关系密切(P=0.002)。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S与颅内动脉多支病变有关(P=0.006)。结论MS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干预MS或许可以预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多支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颅内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病变长度对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双根 幼玲 +6 位作者 周志明 刘文华 殷勤 马敏敏 樊小兵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 评价病变长度对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9年9月成功实施球扩金属裸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住院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按病变长度分为3组:短病变组(<5 m... 目的 评价病变长度对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9年9月成功实施球扩金属裸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住院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按病变长度分为3组:短病变组(<5 mm),中等长度病变组(5~10 mm)和长病变组(>10 mm).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管腔狭窄>50%或者管腔直径绝对值减少超过20%.分析不同病变长度对再狭窄的影响,并采用多元Cox回归逐步筛选出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短病变组、中等长度病变组和长病变组各组病例数分别为28例、29例和8例.血管造影随访中位数时间为7个月(5~30个月),有19例发生再狭窄(29.2%).3组再狭窄率依次为:14.3%、37.9%和50%(P=0.04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长度[风险比(HR)=1.210,95%可信区间(CI)=1.011~1.446,P=0.037]和糖尿病(HR=2.630,95%CI=1.032~6.705,P=0.043)与再狭窄有关.结论 病变长度和糖尿病是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成形术 再狭窄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双根 幼玲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6-372,共7页
作为一种经典的血管重建方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已被广泛用于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治疗。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已有逐步取代CEA的趋势。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除围手术... 作为一种经典的血管重建方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已被广泛用于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治疗。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已有逐步取代CEA的趋势。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除围手术期并发症外,CEA和CAS后颈动脉再狭窄对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就CEA和CAS术后再狭窄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现状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颈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马敏敏 殷勤 +5 位作者 徐格林 张仁良 朱双根 樊新颖 武生 刘新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成功置入Wingspan支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4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和分析.根据影像学随访结果将...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成功置入Wingspan支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4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和分析.根据影像学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再狭窄定义为支架内或支架两侧5 mm范围内狭窄程度>50%或血管直径较支架置人时减少>20%.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影像学随访中位数时间为7(4~23)个月.42例患者(43个病变)中,有15例(35.7%)患者(16个病变,37.2%)发生再狭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风险比(HR)=0.281,95%可信区间(CI)=0.088~0.898,P=0.032]和支架直径(HR=0.213,95%CI=0.049~0.918,P=0.038)与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相关.结论 糖尿病和支架直径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支架成形术 再狭窄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