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编译委员会对民国翻译事业的赞助与贡献
1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外文研究》 2024年第3期89-97,109,110,共11页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作为美国庚子退款的产物,对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基会的下设机构编译委员会在胡适的主持下,翻译成果丰硕,翻译理念前沿、管理模式成熟,具体表现在:1)翻译选材由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作为美国庚子退款的产物,对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基会的下设机构编译委员会在胡适的主持下,翻译成果丰硕,翻译理念前沿、管理模式成熟,具体表现在:1)翻译选材由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大量翻译出版文史哲方面的名著;2)统一翻译标准,主张白话译文,译文力求自然;3)独立翻译与合作翻译相结合,通过翻译审校把控翻译质量;4)注重译者培养,通过增加译酬提高译者地位。虽然中基会编译委员会只存在了13年,但赞助了大批的翻译项目,推动了民国翻译活动的转型,促进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胡适 编译委员会 翻译史 民国
下载PDF
翻译修改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冯全功 朱含汐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发现翻译修改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1)通过翻译手稿、不同时期的译本、译者与其他翻译行动者的通信等档案材料分析修改内容、动因与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学翻译;2)通过问卷、访谈、有声思维、键盘记录、眼...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发现翻译修改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1)通过翻译手稿、不同时期的译本、译者与其他翻译行动者的通信等档案材料分析修改内容、动因与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学翻译;2)通过问卷、访谈、有声思维、键盘记录、眼动跟踪等实证手段探索译者的认知行为与修改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文学翻译。国内翻译修改研究的趋势与重点包括:1)加强翻译修改的实证研究,推进翻译修改能力与教学研究;2)继续推进基于翻译手稿、译者通信等原始档案的翻译修改研究,探索翻译文本的生成过程;3)注重翻译修改的理论研究,优化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改 翻译过程 翻译手稿
下载PDF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地学英语翻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含汐 罗雷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2期75-78,共4页
地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质量深刻影响学科发展和国际成果交流。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学者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大量分析地学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地学英语的词汇及句法特点。用实例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证明地学翻译坚... 地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质量深刻影响学科发展和国际成果交流。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学者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大量分析地学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地学英语的词汇及句法特点。用实例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证明地学翻译坚持"功能对等"原则的必要性,同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如何在地学实际翻译过程中应用该理论,从而尝试总结出地学专业英语翻译的若干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英语 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
下载PDF
《青衣》中筱燕秋的人物形象及其英译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外语与翻译》 2022年第3期53-59,共7页
概念隐喻是人类深层的认知方式,也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本文通过搜集毕飞宇小说《青衣》中有关“冷”的隐喻表达,发现作者通过相关概念隐喻表达建构了一个“冷”的修辞语义场,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筱燕秋“冷”的形象认知,包... 概念隐喻是人类深层的认知方式,也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本文通过搜集毕飞宇小说《青衣》中有关“冷”的隐喻表达,发现作者通过相关概念隐喻表达建构了一个“冷”的修辞语义场,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筱燕秋“冷”的形象认知,包括相貌冷艳、性格冷漠和命运冷凄。葛浩文和林丽君的英译基本上保留了原文中的核心意象,通过再现和补偿策略较好地传达了原文中的概念隐喻及其隐喻表达。然而,葛译的一些瑕疵也从反面说明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还要注意其本身的系统性以及前后的关联性——不管是词汇层面还是语篇层面,以保证译文本身的有机整体性与隐喻修辞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衣》 概念隐喻 隐喻表达 英译
下载PDF
校园塑胶跑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含汐 《品牌与标准化》 2016年第10期81-82,共2页
本文以诸多校园"毒跑道"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校园塑胶跑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 塑胶跑道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新世纪华人文学在美国的评介研究——以《纽约时报》和《纽约客》为分析中心
6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华文文学》 2022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权威书评是衡量华人文学在海外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对华人文学的评介为分析中心,研究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建“华人书评语料库”,旨在探索华... 权威书评是衡量华人文学在海外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对华人文学的评介为分析中心,研究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建“华人书评语料库”,旨在探索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首先从时间、体裁、作家、主题词四个维度整体把握华人文学在美国的评介情况,接着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质性分析,从文本层面分析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基于对所搜集的201篇书评和相关报道的分析发现:第一,受评华人作家的数量相对可观,女性作家多于男性作家;第二,受评作品具有较强的获奖效应,主题范围较广;第三,多数评介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试图通过作品透视中国现代社会;第四,逐渐凸显作品的文学性;第五,英语书写更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也为华人作家带来了身份认同;第六,华人文学仍在文化间“摆渡”,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并未真正融入美国主流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文学 书评 影响力 《纽约时报》 《纽约客》
下载PDF
唐诗中的引语及其翻译过程中的“假象等值”研究
7
作者 朱含汐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2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引语及其翻译一直是叙事学、文体学以及翻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鲜少有学者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引语的翻译现象。本文从文学文体学视角出发,探讨唐诗中引语的特点,并提出“三类五型”的分类方式。分析发现,在唐诗引语的英译过程中,“假... 引语及其翻译一直是叙事学、文体学以及翻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鲜少有学者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引语的翻译现象。本文从文学文体学视角出发,探讨唐诗中引语的特点,并提出“三类五型”的分类方式。分析发现,在唐诗引语的英译过程中,“假象等值”现象不可避免,且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缺省部分的增译,引述动词的不当选择,引述方式的任意转换,引述范围的错误判断,以及诗人的陌生化创作与译者的改动。针对以上现象,笔者提出三种以文体对等为导向的翻译方法,以最大程度还原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语 翻译 唐诗 假象等值
下载PDF
我国校服外观、实用性及安全性探讨
8
作者 朱含汐 《品牌与标准化》 2016年第11期84-84,89,共2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校服百年变迁和中外校服文化差异的叙述,分析了目前我国校服在外观、实用性及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校服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校服 外观 实用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校车安全与标准化
9
作者 李东军 朱含汐 《品牌与标准化》 2016年第11期73-74,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校车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校车所具有的专用性和特殊性,并从近年来校车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着重指出建立并完善校车安全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校车安全 标准体系
下载PDF
翻译活动中的性别问题——《性别与翻译新视角:跨国对话的新声音》评介
10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0引言,自从女性主义翻译在加拿大出现以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诉求从文化转向的思潮中脱颖而出,在翻译学、性别研究、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许多富有影响力的观点。近年来,有关女性(性别)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推出,研究重心从加拿大逐渐转... 0引言,自从女性主义翻译在加拿大出现以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诉求从文化转向的思潮中脱颖而出,在翻译学、性别研究、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许多富有影响力的观点。近年来,有关女性(性别)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推出,研究重心从加拿大逐渐转向欧洲,研究对象从最初的文学焦点扩展到了教育手册、儿童读物、女性主义文章、情色小说、脏话、视听产品和口译实践(Eleonora&Santaemilia,2022:6)。在此背景下,《性别与翻译新视角——跨国对话的新声音》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加拿大学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的开创性研究为基础,探讨了这一领域在欧洲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演变,致力于在跨国对话中传递世界各地追求性别平等的多元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国家翻译实践 加拿大学者 口译实践 视听产品 儿童读物 性别研究 脏话
原文传递
外交翻译史研究的价值、路径与任务——兼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11
作者 朱含汐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王宏志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不仅重构了早期的中英外交关系,还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该书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指出,翻译在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作用巨... 王宏志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不仅重构了早期的中英外交关系,还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该书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指出,翻译在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从翻译的视角重审外交事件,过往的“史实”和“史观”也许会发生偏离或反转;翻译史研究需继续加强对原始材料的搜集和考证工作,采用问题导向、文本整体细读、多元互证等方法,还原翻译现场;目前外交翻译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拓展研究面向、反思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建构历史与翻译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翻译史 翻译史 外交 中英关系
原文传递
新知·国故·教科·译名——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的编译实践及优良举措考察
12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3年第2期76-87,共12页
国立编译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官办编译机构,在民国社会有较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本文通过爬梳一手档案材料,详细梳理了国立编译馆在统一学术名词、翻译西洋名著、编审教科书、整理和译介中国经典四个方面的实践和成果。作为官办... 国立编译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官办编译机构,在民国社会有较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本文通过爬梳一手档案材料,详细梳理了国立编译馆在统一学术名词、翻译西洋名著、编审教科书、整理和译介中国经典四个方面的实践和成果。作为官办机构的国立编译馆推出了一些重要举措:1.制度化的编译实践满足了国家治理的需求;2.集约型的智力配备充分整合了国内文化资源;3.“编-译-审”一体化,在互动和“接力”中共享项目成果;4.兼顾学习新知和发扬国故,坚持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国立编译馆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的翻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推动了民国社会的文化重建工作,对当代翻译与出版机构的运作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编译馆 民国 翻译机构 翻译史
原文传递
人机合作视域下的“翻译修改”新探——《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行业实践和认知过程》评介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含汐 冯全功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翻译产业的数字化时代,人机合作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主流工作模式,《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行业实践和认知过程》一书立足现实需求,从概念辨析、技术应用、认知过程、能力培养等层面探讨了西方翻译修改和译后编辑领域的前沿话题,在实证... 在翻译产业的数字化时代,人机合作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主流工作模式,《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行业实践和认知过程》一书立足现实需求,从概念辨析、技术应用、认知过程、能力培养等层面探讨了西方翻译修改和译后编辑领域的前沿话题,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重新思考翻译修改的概念界定问题,指出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一部兼具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双重功能的论文集,对推动我国翻译服务行业发展、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改 译后编辑 机器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