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尔逊凹陷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
作者 朱国隆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乌尔逊凹陷优质烃源岩与普通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氢指数IH以及降解潜力D等地化指标的特征,分析优质烃源岩氢指数与有机碳的相关性特征、饱和烃的碳同位素δ13 C特征,并采用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Vc和均质系数Cp对烃源岩有机... 本文通过对比乌尔逊凹陷优质烃源岩与普通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氢指数IH以及降解潜力D等地化指标的特征,分析优质烃源岩氢指数与有机碳的相关性特征、饱和烃的碳同位素δ13 C特征,并采用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Vc和均质系数Cp对烃源岩有机质非均质性定量划分,认为横向上乌尔逊凹陷南部和北部、纵向上南一段和南二段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但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证据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武 王英民 +6 位作者 袁文芳 杨彩虹 张雷 仲米虹 孙希家 郑贵春 朱国隆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90,9-10,共9页
为了厘清桑塔木地区三叠系砂体成因类型,指导油气勘探,利用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碎屑岩的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的空间展布、地震反射特征等.结果表明:三叠系TⅡ油组具有粒度细、分选磨圆好、发育小型... 为了厘清桑塔木地区三叠系砂体成因类型,指导油气勘探,利用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碎屑岩的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的空间展布、地震反射特征等.结果表明:三叠系TⅡ油组具有粒度细、分选磨圆好、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呈指状产出,地震剖面上具有前积反射构型,典型相干体地层切片见曲流特征的特点,是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同时,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6种微相,其中平原亚相发育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及河漫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支流间湾3种微相;区内TⅡ油组以发育北部和西南部2个主要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为主,其中北部三角洲规模大,平原和前缘亚相较发育,西南部三角洲以前缘亚相为主,平原亚相以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该三角洲的形成与地形坡度及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桑塔木地区 三叠系
下载PDF
生物礁、生物丘及滩相沉积的地震特征对比与识别——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预测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唐武 王英民 +5 位作者 杨彩虹 仲米虹 李冬 秦培莉 朱国隆 刁宛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4,共9页
在深水无井碳酸盐岩发育区开展储层预测,单纯以丘状地震反射作为识别生物礁的依据容易把不具有储层意义的生物丘误判为生物礁,同时也会忽略具有储层意义但不具有丘状反射特征的滩相沉积。对生物礁、生物丘及滩相沉积这三类地质体从地震... 在深水无井碳酸盐岩发育区开展储层预测,单纯以丘状地震反射作为识别生物礁的依据容易把不具有储层意义的生物丘误判为生物礁,同时也会忽略具有储层意义但不具有丘状反射特征的滩相沉积。对生物礁、生物丘及滩相沉积这三类地质体从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速度特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它们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物礁为高速反射,同时具有丘状反射外形;生物丘具有丘状反射外形但为低速反射;滩相沉积为高速反射,但无丘状反射外形。由此建立了新的深水区礁滩储层预测方法,并对琼东南盆地一深水研究区中新统梅山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重新预测,把原来预测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生物礁"划分为生物丘,同时还新发现了面积几可与生物礁相当的滩相沉积。本文所用方法对深水区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勘探 地震勘探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预测 生物礁 生物丘 滩坪沉积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生物礁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武 王英民 +4 位作者 杨彩虹 张雷 仲米虹 朱国隆 李冬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5-974,共10页
为了指导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中新世地层开展生物礁识别、演化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在地震上呈丘状,顶底均为强振幅反射,内部杂乱,局部呈对称状,上覆地层可见上超反射,与LH11-1油田... 为了指导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中新世地层开展生物礁识别、演化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在地震上呈丘状,顶底均为强振幅反射,内部杂乱,局部呈对称状,上覆地层可见上超反射,与LH11-1油田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极为相似;同时,在平面上研究区生物礁集中于东北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及台地内部的构造高部位上;垂向上生物礁发育经历了多期的暴露—生长—淹没过程。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其中相对海平面下降导致生物礁向海迁移并使早期生物礁遭受淋滤作用;而相对海平面上升引起生物礁向构造高部位迁移。除此之外,构造作用、陆源碎屑供给、古地理及古气候等因素也对生物礁的发育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演化规律 主控因素 琼东南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