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两组均实施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常规组以颞叶皮质入路,研究组采用外侧裂入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血肿清除率]、术前及术后1周的病情相关指标[D-二聚体(D-dimer,D-D),细胞角蛋白质-18裂解片段(caspase-cleaved cytokeratin-18,CCCK-18)]、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SHH)、并发症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肿清除率(95.24%)高于常规组(76.19%),P<0.05;术后1周,两组的D-D、CCCK-18水平均较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8.57%),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总优良率(82.26%)高于常规组(63.93%),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GCS、FMA评分较术前升高,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的GCS、FMA评分均较常规组高,NIHS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同颞叶皮质入路相比,神经内镜下实施外侧裂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能增强血肿清除效果,能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利于预后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两组均实施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常规组以颞叶皮质入路,研究组采用外侧裂入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血肿清除率]、术前及术后1周的病情相关指标[D-二聚体(D-dimer,D-D),细胞角蛋白质-18裂解片段(caspase-cleaved cytokeratin-18,CCCK-18)]、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SHH)、并发症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肿清除率(95.24%)高于常规组(76.19%),P<0.05;术后1周,两组的D-D、CCCK-18水平均较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8.57%),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总优良率(82.26%)高于常规组(63.93%),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GCS、FMA评分较术前升高,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的GCS、FMA评分均较常规组高,NIHS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同颞叶皮质入路相比,神经内镜下实施外侧裂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能增强血肿清除效果,能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利于预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