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陡倾角卸荷裂隙对岩质边坡应力场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妙林 朱大栋 《吉林水利》 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
本文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应用于含成组断续裂隙岩体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合白鹤滩拱坝勘Ⅰ线左岸天然岩质边坡的应力稳定研究,就陡倾角卸荷裂隙的分布深度、连通率和法向变形模量对边坡应力场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 本文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应用于含成组断续裂隙岩体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合白鹤滩拱坝勘Ⅰ线左岸天然岩质边坡的应力稳定研究,就陡倾角卸荷裂隙的分布深度、连通率和法向变形模量对边坡应力场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对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卸荷裂隙 各向同性 应力场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岩体边坡形态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永志 戴妙林 +2 位作者 刘利敏 朱大栋 李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以双折线滑动面边坡为例,将FLAC3D软件作为数值计算工具,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滑动面几何形态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并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滑动面上折线倾角和下折线倾角的变化对安... 以双折线滑动面边坡为例,将FLAC3D软件作为数值计算工具,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滑动面几何形态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并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滑动面上折线倾角和下折线倾角的变化对安全系数影响较大,而滑动面上折线高度的变化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数值计算 刚体极限平衡法 滑动面 几何形态 FLAC3D
下载PDF
电石渣碳化技术及碳化砖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大栋 田烈民 《砖瓦》 1995年第5期27-28,共2页
对电石渣碳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利用碳化技术生产碳化砖的工艺和生产技术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 电石渣 碳化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砖
4
作者 朱大栋 《新型建筑材料》 1995年第8期44-45,共2页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砖贵州有机化工总厂朱大栋在900℃左右,天然石灰石即发生分解,生成石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可达80℃左右。每生产1t石灰要释放0.446m3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以日产石灰20...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砖贵州有机化工总厂朱大栋在900℃左右,天然石灰石即发生分解,生成石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可达80℃左右。每生产1t石灰要释放0.446m3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以日产石灰200t计,则每天要生成89.2m3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砖 电石渣 生产
下载PDF
双频识别声纳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水下外观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毅 赵钢 +2 位作者 王茂枚 王春美 朱大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6,共4页
针对水工建筑物水下外观病害的类型特点,提出用双频识别声纳技术进行检测,并在工程实践中开展应用。实践表明,双频识别声纳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下外观病害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研究内容可为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频识别声纳 水工建筑物 水下外观病害检测
下载PDF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下的船闸货运量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星 朱大栋 +1 位作者 何勇 王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船闸货运量混合预测模型,并应用所建模型进行苏北运河船闸货运量预测,通过后期2004~2007年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发现相对误差很小,预测结果合理可信,由此可以认为,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船闸...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船闸货运量混合预测模型,并应用所建模型进行苏北运河船闸货运量预测,通过后期2004~2007年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发现相对误差很小,预测结果合理可信,由此可以认为,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船闸货运量预测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灰色理论 船闸 货运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混凝土铰链沉排护岸工程水下部分铺设质量检测技术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钢 黄俊友 +2 位作者 王冬梅 王茂枚 朱大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4,共4页
近年来,国内在江河护岸工程实践过程中,创新优化出了预制混凝土铰链沉排护岸的新型结构形式,在多个护岸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护岸效果,但由于其水下排体尺寸较小,施工完成后水下部分的铺设情况很难被准确探测出来,也为... 近年来,国内在江河护岸工程实践过程中,创新优化出了预制混凝土铰链沉排护岸的新型结构形式,在多个护岸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洪护岸效果,但由于其水下排体尺寸较小,施工完成后水下部分的铺设情况很难被准确探测出来,也为水下部分的施工质量进行质量评定带来了困难。在对目前各种水下检测技术进行充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超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武汉段铰链沉排护岸工程的水下部分施工铺设情况的勘测。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定量检测预制混凝土铰链沉排工程水下铺设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可作为类似工程水下部分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铰链沉排 多波束 质量 检测
下载PDF
蓄滞洪区洪灾避险迁移路径规划研究
8
作者 朱大栋 朱昊 +2 位作者 王远 陈寅达 徐毅 《江苏水利》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蓄滞洪区是防洪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蓄滞洪区洪灾避险迁移路径规划有助于指导灾民安全迅速地撤离,对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成河乡为例,通过无人机测量获取实验区精细DEM并确定迁移单元,... 蓄滞洪区是防洪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蓄滞洪区洪灾避险迁移路径规划有助于指导灾民安全迅速地撤离,对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洪泽湖周边蓄滞洪区成河乡为例,通过无人机测量获取实验区精细DEM并确定迁移单元,根据洪水迁移避险的原则及洪灾避险思路划分人员迁移的安置场所,通过路权分析确定最佳撤离路线,针对降水及洪水淹没因素设计不同的选择方案,可为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洪水 避险路径 无人机
下载PDF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砖
9
作者 朱大栋 《广西建材》 1995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碳化砖 电石渣 生产 环境保护
下载PDF
Bursa非线性转换模型7参数的粒子群解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星 朱大栋 +1 位作者 赵钢 李志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0,94,共6页
针对Bursa非线性转换模型7参数求解中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存在的非线性方程矩阵病态问题、初值选取困难问题以及求解收敛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Bursa非线性转换模型7参数求解的粒子群算法。实例证明:该算法计算结果精确度高,且适合于大... 针对Bursa非线性转换模型7参数求解中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存在的非线性方程矩阵病态问题、初值选取困难问题以及求解收敛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Bursa非线性转换模型7参数求解的粒子群算法。实例证明:该算法计算结果精确度高,且适合于大旋转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SA模型 7参数 非线性转换 粒子群算法 空间坐标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现浇混凝土暗管断面形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毅 赵钢 +2 位作者 王茂枚 朱大栋 蒋宝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9,共6页
【目的】探索改变管道断面形式对混凝土暗管受力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竖椭圆形暗管在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承载特性,并与相同过水断面面积的圆形暗管进行了比较。【结果】长、短轴比1.3左右的竖椭... 【目的】探索改变管道断面形式对混凝土暗管受力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竖椭圆形暗管在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承载特性,并与相同过水断面面积的圆形暗管进行了比较。【结果】长、短轴比1.3左右的竖椭圆形混凝土暗管在各种设计荷载工况下均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设计荷载汽-10作用下,对比内径80 cm的圆形暗管,相同过水断面面积的竖椭圆形暗管在非灌溉期的强度安全因数提高约83%,在灌溉期的强度安全因数提高约41%。【结论】现浇混凝土暗管采用竖椭圆形的断面形式合理可行,且采用竖椭圆形比采用圆形具有更优的受力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暗管 断面形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按风险率模型分析的设计雨型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星 朱大栋 +1 位作者 李朝方 刘志龙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8,共7页
设计雨型是暴雨洪水分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为此,本文建立了雨型分析的风险率模型,探讨了考虑风险率模式下的雨型设计方法,并以此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深圳雨量站1969—2002年实测逐时降雨资料,获得了深圳市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雨型,并与深... 设计雨型是暴雨洪水分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为此,本文建立了雨型分析的风险率模型,探讨了考虑风险率模式下的雨型设计方法,并以此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深圳雨量站1969—2002年实测逐时降雨资料,获得了深圳市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雨型,并与深圳市目前主要的几种设计雨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都存在风险率设计不足的问题;(2)SCS-Ⅱ法则因为安全度过高不适合深圳地区使用;(3)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法设计雨型与风险率分析法相似,但雨峰设计存在差异;(4)风险率分析方法对设计雨型的分析具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一种雨型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雨型 重现期 风险率 SCS方法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同倍比放大法 同频率放大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