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天坑略论 被引量:62
1
作者 朱学稳 朱德浩 +3 位作者 黄保健 陈伟海 张远海 韩道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65,共15页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小岩湾"的大型喀斯特漏斗,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为我们对这一现象...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小岩湾"的大型喀斯特漏斗,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在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喀斯特天坑"(karsttiankeng)。本文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初步小结,内容包括:国内外天坑的现有发现;喀斯特漏斗与天坑、天坑定义;天坑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与发育阶段;天坑在科学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天坑 四川 形成条件 成因类型 旅游资源
下载PDF
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 被引量:38
2
作者 朱学稳 张远海 +2 位作者 韩道山 文汝平 陈炳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90,164-168,共11页
重庆市丰都县的雪玉洞群 ,由水洞子 (雪玉洞群主洞 )、水鸣洞和羊子洞组成 ,发育于三叠系下统的嘉陵江灰岩中 ,均为沿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 ,集中分布在龙河峡谷左岸 2 km内高、中、低不同的相对高度 ,但洞穴发育特征差... 重庆市丰都县的雪玉洞群 ,由水洞子 (雪玉洞群主洞 )、水鸣洞和羊子洞组成 ,发育于三叠系下统的嘉陵江灰岩中 ,均为沿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 ,集中分布在龙河峡谷左岸 2 km内高、中、低不同的相对高度 ,但洞穴发育特征差异甚大。在该洞穴群的次生物理—化学沉积物 (speleothems)中碳酸盐类(方解石、文石 )和硫酸盐类 (石膏 )并存 ,而且其形态的多样与完美 ,类型的稀有而珍贵 ,质地的纯粹而白净 ,在国内已发现的洞穴中是不多见的 ,其中尤以地石盾、塔珊瑚、钙膜晶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沉积物 硫酸盐 物理-化学沉积
下载PDF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学稳 陈伟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7-24,共18页
中国有世界上最广大的喀斯特区域,最多样化的喀斯特景观和为数极多的漏斗与洞穴。中国南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在全球锥状和塔状(coneandtower)喀斯特类型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态。而峰丛喀斯特区则是天坑(tiank... 中国有世界上最广大的喀斯特区域,最多样化的喀斯特景观和为数极多的漏斗与洞穴。中国南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在全球锥状和塔状(coneandtower)喀斯特类型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态。而峰丛喀斯特区则是天坑(tiankeng)的重要分布区域。近十几年来,已有近50个天坑在中国南方的峰丛喀斯特区被发现。主要分布在重庆、广西、四川和贵州境内。目前的研究表明,天坑主要发育在特定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下,并因此区别于常态的喀斯特漏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漏斗 发现 天坑 地貌学
下载PDF
隆林海子洞洞穴特征及其罕见的洞穴沉积物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学稳 闫志为 +2 位作者 韩道山 朱德浩 张远海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70-73,79,共5页
海子洞是一个水、旱兼备的溶洞 ,西北距隆林县天生桥水电站 17km。该洞发育起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或中期 ,属流入型地下河溶洞。该洞平面上由主洞和若干支洞组成 ,立体上为上下 4层洞道构成 ;全长 2 2 0 1.2 m;洞穴最高处近 5 5 m,宽几米... 海子洞是一个水、旱兼备的溶洞 ,西北距隆林县天生桥水电站 17km。该洞发育起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或中期 ,属流入型地下河溶洞。该洞平面上由主洞和若干支洞组成 ,立体上为上下 4层洞道构成 ;全长 2 2 0 1.2 m;洞穴最高处近 5 5 m,宽几米到 2 0余米 ,最宽处达 6 0多米 ;平面投影面积 3万多米 2。洞内的莲花盆、花瓣状石笋、穴圈、泥钟乳石在国内外均具有罕有与珍稀的地位 ;其中莲花盆 ,个体直径大 ,晶莹剔透 ,亮丽非凡 ,组合景观集中 ,可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海子洞 洞穴特征 莲花盆 穴圈 泥石钟乳 沉积物
下载PDF
武隆喀斯特及其地壳抬升性质解读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学稳 陈伟海 Erin Lynch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及峡谷水文网分布条件下,武隆喀斯特以独立发育的诸多包气带喀斯特系统为主要特征,而且不同喀斯特系统间的结构与形态组成差异甚大。喀斯特系统的分析可解读相适应的地壳运动性质是:自新近纪末期以来,地壳运动只有上升... 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及峡谷水文网分布条件下,武隆喀斯特以独立发育的诸多包气带喀斯特系统为主要特征,而且不同喀斯特系统间的结构与形态组成差异甚大。喀斯特系统的分析可解读相适应的地壳运动性质是:自新近纪末期以来,地壳运动只有上升没有下降过程;前80~100万年为持续上升,即几乎没有相对稳定的经历;继后是间歇性抬升与相对稳定,似以后者占优;分布于深切峡谷相对高度150~300m间的大型成层性洞穴,主要发育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的上升与相对稳定彼此平分秋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隆喀斯特 喀斯特系统 地壳抬升
下载PDF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 被引量:42
6
作者 朱学稳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喀斯特形态天坑 科学价值 旅游价值 成因 分布
下载PDF
流入型洞穴——山东沂源九天洞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学稳 韩道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5,共7页
九天洞是一个典型的直接由外源水补给形成的流入型洞穴。洞内大片分布的石花起源于四大古水池沉积物的存在。九天洞发育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经历过成洞期、残余水流(古水池)活动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石花发育期(晚更新... 九天洞是一个典型的直接由外源水补给形成的流入型洞穴。洞内大片分布的石花起源于四大古水池沉积物的存在。九天洞发育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经历过成洞期、残余水流(古水池)活动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石花发育期(晚更新世以来)和主要滴石、流石(含浅水池)沉积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等发育阶段。今日的九天洞又是一个残余洞穴,已被完全蚀去的近流入口段的洞穴长度不小于200m,约占洞穴全长的37%。九天洞及其洞穴群的景观资源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喀斯特洞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入型洞穴 古水池 晶花 发育阶段 九天洞
下载PDF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3) 被引量:28
8
作者 朱学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在回顾国内外峰林喀斯特研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的新观念。即峰林喀斯特系统内各类地形的形成与发展在时间上可以同步。这种“同时态多样化”是由于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强度、数量与质量... 在回顾国内外峰林喀斯特研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的新观念。即峰林喀斯特系统内各类地形的形成与发展在时间上可以同步。这种“同时态多样化”是由于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强度、数量与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和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系统间各部(子系统,还必然存在相互协同的内在联系。虽然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具体差异,在系统形态(或子系统)组成上常常出现破缺。但同时态多样化,乃是自然界各种“演化着”的开放系统的普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峰林 性质 发育 演化
下载PDF
我国峰林喀斯特的若干问题讨论 被引量:25
9
作者 朱学稳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峰林喀斯特概念的起源、命名、研究简史与研究现状;回顾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论"的内容与提出过程;阐述了峰林喀斯特的鉴别标准、形成条件,并提出了"...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峰林喀斯特概念的起源、命名、研究简史与研究现状;回顾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论"的内容与提出过程;阐述了峰林喀斯特的鉴别标准、形成条件,并提出了"喀斯特生成系统"的新概念。尽管峰林与峰丛喀斯特术语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在学术界广泛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其科学概念似乎还不够严谨。为此,笔者在分析喀斯特系统形成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形态特征、生成条件、水文地质属性和分布与生成系统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识别的意见,并建议以"喀斯特生成系统"观来深化带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形态组合"。与此同时,就我国在峰林与峰丛喀斯特之间的生成关系及其演化认识上仍以Davis的循环论为主导的学术现状,笔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峰林与峰丛两种喀斯特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生成条件,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在不同空间与地域上由喀斯特能量(主要是降水)作用的方式(入渗、地面水流)、量级(强、弱)与效果(峰林方向或峰丛方向)分异的结果,二者多具生成系统关系。峰林与峰丛地貌的年青与年老,仅仅表现在形态上,而非在实际年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林喀斯特 研究史 形成条件 喀斯特生成系统 同时态系统演化
下载PDF
天坑释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学稳 Tony WALTHAM +1 位作者 朱学稳(著译) 张远海(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35-42,共8页
天坑是一种特大型塌陷漏斗,它的演化包括大型洞穴厅堂的洞顶崩塌和大型暗河对大量崩塌块石的搬运。天坑这个术语,首先在中国使用,随后成为世界性的喀斯特词汇。
关键词 喀斯特 漏斗 天坑 中国 释义
下载PDF
中国南方石山区概况及其治理与开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学稳 朱德浩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89年第2期19-23,共5页
南方石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裸露岩溶区,作者以系统科学理论作指导,深入考察研究,论述南方石山区概况,提出综合整治与开发石山区的见解。
关键词 石山区 岩溶区 综合治理 中国
下载PDF
洞穴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学稳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洞穴学 研究 进展 喀斯特洞穴 溶洞
下载PDF
洞穴钟乳石类的分类方案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学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为填补我国洞穴钟乳石类尚无一较系统的分类方案的空白,根据我国洞穴调查与探测的现有研究程度与发现,和我国主要属“雨水型喀斯特”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个以钟乳石类形成的水动力机制为基础,以形态特征为主导,较适宜于中国洞穴应用的... 为填补我国洞穴钟乳石类尚无一较系统的分类方案的空白,根据我国洞穴调查与探测的现有研究程度与发现,和我国主要属“雨水型喀斯特”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个以钟乳石类形成的水动力机制为基础,以形态特征为主导,较适宜于中国洞穴应用的分类方案,共有重力水沉积、非重力水沉积、协同沉积、叠置沉积和异因同形沉积五大类,列出和讨论了在国内洞穴中已被发现分属于各类的60多种个体形态名称及其部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洞穴钟乳石类 分类方案
下载PDF
武隆后坪侵蚀型天坑的发现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学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93-98,共6页
武隆县后坪乡的天坑,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侵蚀性成因类型的天坑群,2001年3月25日由笔者在现场考察时发现,经2005年10月20日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实地考察确认,2006年初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我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武隆县后坪乡的天坑,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侵蚀性成因类型的天坑群,2001年3月25日由笔者在现场考察时发现,经2005年10月20日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实地考察确认,2006年初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我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申报。本文拟对后坪天坑群的科学发现、形成条件、科学价值与旅游价值及其资源保护问题作一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天坑 科学发现 形成条件 科学与旅游价值 武隆后坪
下载PDF
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学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4年第2期7-16,共10页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和洞穴发育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个地下流域看作一个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系统。将这一系统的洞穴发育分为流入(输入)洞穴,流出(输出)洞穴和含水...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和洞穴发育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个地下流域看作一个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系统。将这一系统的洞穴发育分为流入(输入)洞穴,流出(输出)洞穴和含水层洞穴三大部分。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发育机制、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整体系统有序化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河洞穴 输入-输出系统 系统演化 洞穴发育
下载PDF
序一
16
作者 朱学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小寨天坑 世界自然遗产 考察活动 地质研究所 大石围天坑 喀斯特 人民政府 学术交流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德浩 朱学稳 +2 位作者 闫志为 张远海 韩道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5-283,共9页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 8.95万 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 37.82 %。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 ,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 50 0余处 ,分属 2 6种旅游资源基...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 8.95万 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 37.82 %。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 ,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 50 0余处 ,分属 2 6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景观 ,包括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名山和象形山石、洞穴、岩溶峡谷以及古人类遗址等。以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构成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旅游资源 岩溶峰林 洞穴 岩溶地貌
下载PDF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旅游资源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黄保健 蔡五田 +1 位作者 薛跃规 朱学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通过实地踏勘测量、地下河洞穴探险、植物资源调查和航拍等技术手段对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 :天坑群塌陷形态特色鲜明、规模巨大、分布密集 ,景观类型多样 ,生态环境独特 ,成景组合配置类型多样 ,具有观光游览... 通过实地踏勘测量、地下河洞穴探险、植物资源调查和航拍等技术手段对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 :天坑群塌陷形态特色鲜明、规模巨大、分布密集 ,景观类型多样 ,生态环境独特 ,成景组合配置类型多样 ,具有观光游览、休闲疗养、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探险猎奇、影视拍摄等价值与功能 ,其圈闭的绝壁及其围合成的浩大空间和葱郁的地下森林是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具有强烈的心理感受性 ,是一种新兴的、相对垄断性的旅游资源类型。提出天坑群的开发应贯彻保护性开发原则 ,因坑制宜 ,开发形式与游览方式要多元化 ,以充分展现天坑群的多重价值与独特风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围天坑群 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 景观类型 广西
下载PDF
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及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伟海 朱学稳 +1 位作者 朱德浩 黄保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06-112,共7页
“武隆喀斯特”遗产提名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乌江下游峡谷区,包括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三个相对独立的喀斯特系统。由峡谷、天生桥、天坑群、洞穴和竖井群、伏流、洼地、蚀余石峰、瀑布和泉等喀斯特现象和要素构成。其中,芙蓉... “武隆喀斯特”遗产提名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乌江下游峡谷区,包括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三个相对独立的喀斯特系统。由峡谷、天生桥、天坑群、洞穴和竖井群、伏流、洼地、蚀余石峰、瀑布和泉等喀斯特现象和要素构成。其中,芙蓉洞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多样,景观秀美,科学价值高;三座天生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景观壮丽;箐口天坑群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冲蚀成因天坑群。同时,三个喀斯特系统是在地壳持续间歇性抬升、河谷深切、排水基准面下降、含水层包气带不断增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类型河谷喀斯特地貌的杰出代表,生动记录了长江三峡地区更新世以来喀斯特发育演变的特征,是研究这一地区的喀斯特过程及性质的突出例证,具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景观 世界自然遗产 评价 重庆武隆
下载PDF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伟海 朱德浩 +1 位作者 朱学稳 黄保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99-105,共7页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大娄山期、山原期喀斯特夷平面和深切峡谷。现代水文-地貌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发生在峡谷期,经历了早期地表河形成、峡谷状伏流生成、天生桥和天坑形成、现代河谷持续深切、乌江对本区地下水系的袭夺这五个阶段。生动地反映出所在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包气带厚度增大,峡谷、天生桥、天坑的形成和水系演变等一系列地质—喀斯特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斯特 峡谷系统 特征 演化 重庆武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