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模式对巴戟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美映 邵玲 +3 位作者 林培华 李伊敏 郭珍招 朱宇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为探讨种植模式对中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生长的影响,对两种种植模式下巴戟天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PLZ)的土壤有效矿质营养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低于坡地围林种植基地(PWZ)的24%~28%和38%~43%,差异极... 为探讨种植模式对中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生长的影响,对两种种植模式下巴戟天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PLZ)的土壤有效矿质营养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低于坡地围林种植基地(PWZ)的24%~28%和38%~43%,差异极显著(P <0.01)。PWZ种植3年的巴戟天茎、叶和肉质根形态指标均显著优于PLZ的(P <0.01);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PLZ的巴戟天肉质根性状逐渐优于PWZ的,PLZ的6 a生巴戟天单株产量是PWZ的1.16~1.17倍;肉质根多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WZ的(P<0.01),且有效成分含量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0.01)。可见,巴戟天在PLZ模式下的肉质根质量好,入药更符合国家药典优品性状的要求。同时,建议合理增加肉桂围林种植基地的光照量,抑制藤苗生长,以提高巴戟天肉质根的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种植模式 生长 有效成分 肇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