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浙派”的“气骨观”——陈从周造园思想的另类解读 |
朱宇晖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
|
17世纪的山景空间营造——以晚明松江府颐园为例 |
朱宇晖
郑晓義
黄怡群
郑典秋
|
《建筑遗产》
CSSCI
|
2023 |
1
|
|
3
|
“威权时代”的宋风诉说--明初北京故宫前朝中路的布局研究 |
朱宇晖
史瑞琳
徐瑞彤
孙文达
|
《建筑遗产》
|
2020 |
2
|
|
4
|
失落的“高直+横漪”之路--从上海城市核心场域的变迁看老城厢历史地标群的再生 |
朱宇晖
徐瑞彤
孙文达
万航
|
《建筑遗产》
|
2020 |
1
|
|
5
|
"古典化"前夜的景象空间《曲水园图》面面观 |
朱宇晖
程前
郑晓義
郑典秋
|
《时代建筑》
|
2022 |
3
|
|
6
|
“祛魅”时代的中华传统景象空间 从台湾板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说起 |
朱宇晖
徐瑞彤
郑晓義
孙文达
|
《时代建筑》
|
2021 |
2
|
|
7
|
书楼梦隐——海上名宅的基因图谱 |
朱宇晖
朱亚云(译)
徐瑞彤(译)
|
《建筑遗产》
CSSCI
|
2021 |
0 |
|
8
|
“内卷”的合唱——明初北京故宫三大殿廊院复原研究 |
朱宇晖
徐瑞彤
孙文达
|
《建筑遗产》
CSSCI
|
2022 |
0 |
|
9
|
拉萨风土建筑揽胜 |
朱宇晖
|
《小城镇建设》
|
2003 |
0 |
|
10
|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设计策略--扬州花园巷与“苏式”主楼的山水意象再生 |
朱宇晖
郑典秋
郑晓義
黄怡群
徐瑞彤
|
《城乡规划》
|
2023 |
0 |
|
11
|
“原”非其“真” 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朱宇晖
董一平
|
《时代建筑》
|
2007 |
0 |
|
12
|
宛转桥头--苏州天平山范长白园遗址之思 |
朱宇晖
徐瑞彤(译)
谭镭(译校)
|
《建筑遗产》
|
2020 |
0 |
|
13
|
走向未来的传统地域色素 |
朱宇晖
|
《建筑技术及设计》
|
2001 |
0 |
|
14
|
“藻井”的词义及其演变研究 |
王瑗
朱宇晖
|
《华中建筑》
|
2006 |
7
|
|
15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内容的分析——兼论“应知”的刑法学意义 |
朱宇晖
朱小川
吴允锋
|
《江南论坛》
|
2003 |
1
|
|
16
|
2007建筑中国·年度学术图书点评 |
卢永毅(召集人)
朱宇晖(点评人)
王鲁民(点评人)
李海涛(点评人)
包志禹(点评人)
郑时龄(点评人)
戴松茁(点评人)
|
《时代建筑》
|
2008 |
0 |
|
17
|
浅析“26岁现象” |
朱宇晖
|
《江南论坛》
|
2001 |
0 |
|
18
|
法,可爱而不可怕 |
朱宇晖
|
《江南论坛》
|
2002 |
0 |
|
19
|
对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周期的透视 |
朱宇晖
|
《改革与开放》
|
2006 |
0 |
|
20
|
浅谈新时代国企党建考核体系的思考与创建 |
朱宇晖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