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筛分风选组合式油菜复清装置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吴亚滨 孙千涛 +3 位作者 朱家成 艾堂顺 金迪 李秀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及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等实际生产问题,试制了一款适用于油菜联合收获脱出物复清装置。测定了晾晒后油菜联合收获后脱出物主要组份和各脱出物质量占比及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并利用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 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及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等实际生产问题,试制了一款适用于油菜联合收获脱出物复清装置。测定了晾晒后油菜联合收获后脱出物主要组份和各脱出物质量占比及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并利用脱出物主要物理特性差异,设计了筛分风选组合式油菜复清装置。为验证该装置的作业效果,选取对复清装置性能影响较大的电机转速、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清洁率和损失率为试验目标,开展单因素试验及双因素综合性能试验研究,当电机转速为1200r/min、风机转速为1350r/min复清作业效果较佳。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清洁率达98.4%以上,损失率为2.4%,作业噪音为71dB(A),清洁效率能够达到400kg/h以上,符合油菜复清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脱出物 筛分装置 风选装置 物理特性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甘蓝型油菜光叶突变体基因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文雁成 何俊平 +7 位作者 蔡东芳 张书芬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刘奕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表皮蜡质是油菜适应逆境的保护措施之一。本课题组前期报道了一个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光叶突变体DL22B077-1。为了进一步了解其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和分离群体分析法(bulk segregated a... 表皮蜡质是油菜适应逆境的保护措施之一。本课题组前期报道了一个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光叶突变体DL22B077-1。为了进一步了解其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和分离群体分析法(bulk segregated analysis,BSA)通过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获得的有效碱基数达10661.75 Mb,其中,Q30均值为92.99%,平均作图率为97.73%,平均测序深度为24×,平均覆盖率为82.06%,测序质量较高;此外,分析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和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标记与光叶性状的相关性。通过SNP标记,在5条染色体上得到7个相关区域和1509个相关基因。通过In-Del标记,在11条染色体上得到15个相关区域和2633个相关基因。SNP标记和In-Del标记关联分析结果的交集部分为C8染色体上8.60~10.39 Mb区域,总长度为1.79 Mb,共计130个候选基因,其中119个基因得到注释,它们参与了细胞成分的构建,确保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的顺利进行。DL22B077-1是第一个将蜡质基因定位到C8染色体上的甘蓝型油菜光叶突变体,据此判断其为新的光叶突变体。上述结果为选育高产稳产油菜品种、改良油菜抗逆栽培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光叶突变体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越冬期覆膜对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曹金华 张书芬 +7 位作者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王建平 文雁成 赵磊 王东国 刘奕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2-1500,共9页
以17个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越冬处理和自然越冬处理的油菜生理特征及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然越冬处理的各品种(系)油菜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品种(系)间冻害指数和越冬率差异显著,苗期S... 以17个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越冬处理和自然越冬处理的油菜生理特征及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然越冬处理的各品种(系)油菜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品种(系)间冻害指数和越冬率差异显著,苗期SPAD值与冻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覆膜越冬处理可使油菜越冬期生长温度保持在7℃以上,比自然越冬处理提高5.1~11.6℃,油菜生育期缩短2~6 d。各品种(系)油菜越冬期覆膜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产量达3647.71 kg/hm^(2),增产幅度为5.2%~112.1%,主要是通过提高单株角果数,尤其是分枝角果数实现增产。17个油菜品种(系)中,V2的抗寒性仅次于对照V17,产量也较高。此结果为黄淮区域甘蓝型冬油菜高产栽培和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覆膜 生理特征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人工智能足迹实验室建设实践微探——以河南警察学院为例
4
作者 朱家成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4期61-62,共2页
公安院校足迹实验室目前存在建设滞后、教学项目单一、实验室未开放共享、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新型、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需求。河南警察学院通过搭建人工智能足迹实验平台,构建人工智能足迹实验教学... 公安院校足迹实验室目前存在建设滞后、教学项目单一、实验室未开放共享、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新型、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需求。河南警察学院通过搭建人工智能足迹实验平台,构建人工智能足迹实验教学体系,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完善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足迹实验室,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足迹检验 实验室建设 实践探索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家成 文雁成 +2 位作者 张书芬 田保明 王建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5,共2页
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对 78个甘蓝型油菜材料进行了离体小孢子培养 ,其中 5个材料获得了再生植株 ;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只有 1 6 .1 %左右 ,而人工加倍率可达 6 0 %以上。获得遗传稳定的纯合材料 47个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杂种优势利用 育种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4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王军亮 刘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94-197,共4页
中国油菜生产上推广的油菜品种含油量普遍较低,提高含油量是目前油菜科研的主要目标之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聚合育种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并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育种材料进行品质检测,选育出了高含油... 中国油菜生产上推广的油菜品种含油量普遍较低,提高含油量是目前油菜科研的主要目标之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聚合育种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并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育种材料进行品质检测,选育出了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T057-7。2003年、2004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T057-7含油量分别为50.15%和52.38%。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2A和77A测交结果表明,T057-7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经田间鉴定,T057-7具有农艺性状优良、抗(耐)菌核病、高抗病毒病等优点,可以作为选育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和杂交种的育种材料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T057-7 选育 聚合育种 小孢子培养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6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张书法 赵磊 曹金华 何俊平 蔡东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6,共4页
双油09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双9号为母本、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2B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双油092在2010—2011、2011—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双油09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双9号为母本、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2B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双油092在2010—2011、2011—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58.5 kg/hm2,比丰油9号(对照)增产12.43%;在2012—2013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478.8 kg/hm2,比对照增产9.52%。双油092品质优良,含油量高,经检测,2011—2012、2012—2013年度双油092芥酸含量分别为0.0%、0.1%,硫苷含量分别为17.19μmol/g、19.78μmol/g,含油量分别为46.60%、45.76%。该品种抗(耐)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抗倒。规模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时收获等技术是双油092获取高产和保持优良品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双油092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号的选育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3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曹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66.3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73%;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5号平均产量3 079.6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15.89%。杂双5号种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5.6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98%,属高含油量品种。杂双5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此外,介绍了杂双5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杂双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杂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2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杂双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两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46.6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1.4%。在河南省油菜... 杂双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两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46.6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1.4%。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1号产量2131.5kg/hm2,比对照华杂4号增产0.71%。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8.55μmol/g(饼),含油量40.46%。规模化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杂双1号获得优质和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杂双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定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家成 高玉千 +2 位作者 张书芬 文雁成 王建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6,40,共5页
以甘蓝型油菜恢复系CP015和不育系77A构建的F2群体为供试材料,运用RAPD,SSR和AFLP 3种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图谱定位。在260条RAPD引物、185对SSR引物、58对AFLP引物中,在两亲本间筛选多态性高的RAPD引物121条,... 以甘蓝型油菜恢复系CP015和不育系77A构建的F2群体为供试材料,运用RAPD,SSR和AFLP 3种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图谱定位。在260条RAPD引物、185对SSR引物、58对AFLP引物中,在两亲本间筛选多态性高的RAPD引物121条,SSR引物128对,AFLP引物组合26对,进一步通过BSA法筛选,获得了与甘蓝型油菜恢复基因Rf连锁的1个RAPD标记S1009-750和1个AFLP标记E5M11-150,标记与基因Rf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cM和8.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利用2种方法鉴定和筛选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恢复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3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李国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27,共2页
采用苗期离体叶菌丝块接种法和花期植株牙签接种法,对7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抗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恢复系C293、C289、P085的抗性接近对照中油821水平,可作抗(耐)菌核病育种材料加以利用,C293表... 采用苗期离体叶菌丝块接种法和花期植株牙签接种法,对7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抗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恢复系C293、C289、P085的抗性接近对照中油821水平,可作抗(耐)菌核病育种材料加以利用,C293表现最佳。2种接种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这2种方法进行油菜品系抗(耐)菌核病鉴定都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恢复系 菌核病鉴定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2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双油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多抗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杂双4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3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王军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79,共3页
杂双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88A×P280。在2004年、2005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杂双4号平均产量3012.2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81%。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 杂双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88A×P280。在2004年、2005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杂双4号平均产量3012.2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81%。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4号产量2392.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5.0%。杂双4号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其芥酸含量1.60%,硫苷含量25.78μmol/g,含油量41.01%。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杂双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甘蓝型核不育杂交种双油杂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2 位作者 文雁成 王建平 赵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148,共4页
双油杂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半冬性隐性核不育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731.2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58... 双油杂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半冬性隐性核不育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731.2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58%。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杂1号平均单产2489.1kg/hm2,比对照杂交种杂98009增产3.93%。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8.85μmol/g(饼),含油量40.96%,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 优质 核不育 双油杂1号 选育
下载PDF
河南省油菜遗传改良进展与生产效果(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8 位作者 张书法 王建平 文雁成 何俊平 曹金华 蔡东芳 赵磊 王东国 隋天显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979-983,1006,共6页
综述了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油菜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针对近年来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专用型品种缺乏、保健型油脂需求旺盛等问题,及时调整了育种目标,在高产... 综述了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油菜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针对近年来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专用型品种缺乏、保健型油脂需求旺盛等问题,及时调整了育种目标,在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高油、高油酸、适应机械化、耐迟播等新的研究方向;在育种技术上加强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高效技术体系;加强了优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创制和建立了稳定的高油、高油酸、低亚麻酸、抗寒、抗旱、抗裂荚、花色变异等各具特色的育种群体和新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强优势双低(即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杂交种和高油双低新品种,其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为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3-2015年,河南省油菜平均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49%。本文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遗传改良 杂种优势 双低 种质创新
下载PDF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发展概况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3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曹金华 赵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586-20588,共3页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对1996~2009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和河南省油菜生产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育种家们不但要选育出优良的油菜品种,还要研究和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4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曹金华 何俊平 赵磊 《中国种业》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优质和高产是油菜生产的主要目标.也是油菜育种的主攻方向。由于品质与产量存在着负相关,优质品种往往存在丰产性方面的缺陷。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产优质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选育 杂种优势利用 品质育种 油菜育种 油菜生产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18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6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张书法 赵磊 曹金华 何俊平 蔡东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8期1866-1868,1937,共4页
双油09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双9号为母本、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2B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双油092在2010~2011、2011~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 双油09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双9号为母本、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2B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双油092在2010~2011、2011~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58.5 kg/hm^2,比丰油9号(对照)增产12.43%;在2012~2013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478.8 kg/hm^2,比对照增产9.52%。双油092品质优良,含油量高,经检测,2011~2012、2012~2013年度双油092芥酸含量分别为0.0%、0.1%,硫苷含量分别为17.19μmol/g、19.78μmol/g,含油量分别为46.60%、45.76%。该品种抗(耐)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抗倒。规模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时收获等技术是双油092获取高产和保持优良品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含油量 双油092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南省早熟油菜品种丰产促早栽培技术
19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6 位作者 刘诗慧 司冰 曹金华 王建平 文雁成 何俊平 蔡东芳 《种业导刊》 2017年第11期15-19,共5页
早熟型油菜品种可为下季作物提供良好茬口,推广早熟油菜品种及其配套丰产促早栽培技术,有利于建立油菜—春谷、油菜—烟叶等多种高效益种植模式,从而提高粮油周年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良种选用、适期播种、足墒下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方... 早熟型油菜品种可为下季作物提供良好茬口,推广早熟油菜品种及其配套丰产促早栽培技术,有利于建立油菜—春谷、油菜—烟叶等多种高效益种植模式,从而提高粮油周年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良种选用、适期播种、足墒下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硼肥、防冻保苗、田间管理、一促四防、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省早熟油菜品种丰产促早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油菜 早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3 位作者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马朝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35-1142,共8页
产量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对种子的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全株总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进行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遗传效应,可以探讨油菜杂种优势产生原因,提高育种中对产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 产量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对种子的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全株总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进行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遗传效应,可以探讨油菜杂种优势产生原因,提高育种中对产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效率,达到提高油菜产量的目的。在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1141B和双高恢复系垦C1构建的F2作图群体中,运用SRAP、AFLP和SSR三种标记技术构建了一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244个标记,分布于20个主要连锁群、1个三联体上,图谱总长度为2769.5cM。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0统计软件及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油菜单株产量及其3大构成因素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QTLs16个,分布在9个连锁群上,其中第6和13连锁群最多,均有3个。单个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0.38%-73.34%。对于同一性状,等位基因的增效作用既来自母本,亦源自父本;采用双向方差分析法对位点间互作及其上位性进行分析,检测到26对影响产量构成性状的上位性互作效应QTL,说明油菜基因组中存在大量控制产量的互作位点,油菜产量性状的上位性存在着多效性,上位性互作包括QTL与非QTL位点,其中以非QTL位点较多。一般互作位点的独立效应值较小,而互作的效应值显著增大,且一般超过两位点独立效应值之和。反映了控制产量性状基因的复杂性。上位性是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构成因素 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 QTL定位 上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