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音乐“为社会服务”:民国时期苏州吴平音乐团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小屏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吴平音乐团创建于1929年,今名吴平国乐团,为民国时期苏州三大新型音乐社团之一,亦为苏州地区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新型音乐社团。该团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采用公演、周年纪念音乐会、各界召请的演奏会、举办音乐学校、为报... 吴平音乐团创建于1929年,今名吴平国乐团,为民国时期苏州三大新型音乐社团之一,亦为苏州地区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新型音乐社团。该团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采用公演、周年纪念音乐会、各界召请的演奏会、举办音乐学校、为报纸编辑音乐节纪念特刊等形式,传播音乐文化、培养音乐人才,体现了中国新型音乐社团的社会性。该团以国乐为优长,但不废西乐,体现了新型音乐社团中西音乐结合的普遍发展道路。该团组织结构强调民主性,体现了新型音乐社团的近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平音乐团 新型音乐社团 苏州
下载PDF
浅析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其演唱技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小屏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中国 2 0世纪 2 0至 4 0年代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在钢琴伴奏、调式调性及旋律、音韵节奏和题材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在对其演唱与诠释时 ,在钢琴伴奏与歌曲的配合、歌唱语言、声音的运用、情感及韵味的... 中国 2 0世纪 2 0至 4 0年代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在钢琴伴奏、调式调性及旋律、音韵节奏和题材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在对其演唱与诠释时 ,在钢琴伴奏与歌曲的配合、歌唱语言、声音的运用、情感及韵味的处理等方面相应有其必须注意的独特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创作特点 演唱技法
下载PDF
金湘艺术歌曲《雨中岚山》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诠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小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3-108,共6页
著名作曲家金湘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其咏叹调式的艺术歌曲尤其独树一帜。艺术歌曲《雨中岚山》中大气的旋律、交错多变的节奏与节拍、丰富的和声以及都节调式的运用,凸显出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艺术特征。歌曲的演唱也应从... 著名作曲家金湘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其咏叹调式的艺术歌曲尤其独树一帜。艺术歌曲《雨中岚山》中大气的旋律、交错多变的节奏与节拍、丰富的和声以及都节调式的运用,凸显出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艺术特征。歌曲的演唱也应从诗歌的韵律和语言特征、民族审美习惯、形象与情感、力度与速度、音色与音量、体态与动作、高潮与全局等方面作总体考量,重点在于表达歌曲的"诗意",使诗人、作曲家、演唱者三者的情感达到高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湘 艺术歌曲 《雨中岚山》 歌剧 咏叹调
下载PDF
论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发展中的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笑川 朱小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7-183,共7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音乐 上海 地位
下载PDF
东吴大学音乐社团活动述评(1901—1952)
5
作者 朱小屏 缪舒舒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3期51-62,共12页
东吴大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教会大学之一,在办学过程中对音乐生活非常重视。虽然东吴大学未专设音乐系科,但秉承教会学校一贯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组建了众多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通过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并... 东吴大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教会大学之一,在办学过程中对音乐生活非常重视。虽然东吴大学未专设音乐系科,但秉承教会学校一贯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组建了众多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通过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并在校园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东吴大学音乐社团活动材料进行挖掘与评述,指出在近代中国音乐发展中,大学音乐社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吴大学 音乐社团 音乐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