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谦卦与《圣经》的谦德观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展炎 曾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周易》与《圣经》作为中西文化颇具代表性的两部经典,都对谦之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行谦之因、行谦之体、行谦之用上,体现了或同或异的伦理、哲学和神学意蕴。在行谦之原因上,两种谦德观都着重阐释了行谦背后所具有的形上因素。在... 《周易》与《圣经》作为中西文化颇具代表性的两部经典,都对谦之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行谦之因、行谦之体、行谦之用上,体现了或同或异的伦理、哲学和神学意蕴。在行谦之原因上,两种谦德观都着重阐释了行谦背后所具有的形上因素。在行谦之主体上,《周易》侧重于"君子"这一人格形象,凸显人的主体性,而《圣经》则指向于耶稣基督这一神圣形象,体现人之顺从性。在行谦之效用上,二者都肯定了行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谦卦 《圣经》 谦德
下载PDF
道教生命观的哲学阐释——以葛洪《抱朴子·内篇》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勇 朱展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1,共4页
道教生命观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生命结构上的"形神相依互持"论,其典型表述为"形者,宅也;神者,主也";生命本质上的"道生气化"论,即生命形态万千殊异,本质上却都是禀道受气的结果;生命能级上的可化论,就... 道教生命观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生命结构上的"形神相依互持"论,其典型表述为"形者,宅也;神者,主也";生命本质上的"道生气化"论,即生命形态万千殊异,本质上却都是禀道受气的结果;生命能级上的可化论,就是说,生命存在以气为基础,气是生命能级的标识,而气本身是可以变化乃至升华的,提升气的层级,就意味着升华生命能级,当下形态的"人"可变化气质而迁化成"仙","仙"就是化气合道而"长生久视"的"人",是"人"应然的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形宅神主” “道生气化” “长生久视” 《抱朴子》
下载PDF
“儒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朱展炎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0-80,F003,共2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民族精神 中国 学术交流 人生价值
下载PDF
过关与护花——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作花楼”仪式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对"花王圣母"的信仰普遍存在于广西的壮、侗、瑶、苗、仫佬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作为主管生育、护童、延寿、消灾、赎魂之女神,在历史上,围绕"花王圣母"信仰而展开的仪式主要有"作星"、"架桥"... 对"花王圣母"的信仰普遍存在于广西的壮、侗、瑶、苗、仫佬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作为主管生育、护童、延寿、消灾、赎魂之女神,在历史上,围绕"花王圣母"信仰而展开的仪式主要有"作星"、"架桥"、"剪花"、"暖花"等。广西桂东地区乡间现存的"作花楼"仪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越人的"花王圣母"信仰,同时也汲取了道教的诸多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楼 关煞 仪式专家 花婆
原文传递
道经中的“解冤释结”思想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解冤释结"是道教斋醮科仪当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从道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主旨来看,"解冤释结"思想体现了道教积极化解人际冤对、人鬼冲突和人神矛盾的济世精神,其目的是为了追求人际的和谐,实现道教... "解冤释结"是道教斋醮科仪当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从道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主旨来看,"解冤释结"思想体现了道教积极化解人际冤对、人鬼冲突和人神矛盾的济世精神,其目的是为了追求人际的和谐,实现道教追求的无冤结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冤释结 道经 斋法
原文传递
道教世界观简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3,共5页
道教对世界的理解有其独特的神学视角。在世界的来源问题上,强调的是道生气化。对于世界中的存在者,一般认为有天、地、人、神(仙)、鬼等。从世界演化进程上看,道教主张复古之论,认为社会的进程是不断背离"道治之世"的,因而,... 道教对世界的理解有其独特的神学视角。在世界的来源问题上,强调的是道生气化。对于世界中的存在者,一般认为有天、地、人、神(仙)、鬼等。从世界演化进程上看,道教主张复古之论,认为社会的进程是不断背离"道治之世"的,因而,道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回到原初的"上古之世",以此应对现实的"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世界观 道治之世
原文传递
道门入山思想略析
7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7,共6页
道门人士在合药、精思、避乱隐居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入山。因而,围绕入山所产生的一系列宗教和日常原则,无不折射出道教某些独特的教理教义。在这些思想当中,主要包含了山不轻入、入则防害、登山择时、居山择地、择地有仪等原则。在这些... 道门人士在合药、精思、避乱隐居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入山。因而,围绕入山所产生的一系列宗教和日常原则,无不折射出道教某些独特的教理教义。在这些思想当中,主要包含了山不轻入、入则防害、登山择时、居山择地、择地有仪等原则。在这些原则的背后,蕴含了道教信仰的各种理论预设和宗教禁忌,这些预设和禁忌反映了道门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视、爱惜,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和爱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门入山 防害 择时 择地
原文传递
《碧苑坛经》的“不死观”论析
8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碧苑坛经》作为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律宗的重要宣教经典,其主导思想即是主张持戒、炼性、修慧,以此应对当时全真教内戒律松弛、旁门横行的历史境况。在追求修行的境界上,对于"长生久视"的理解是其修道思想的归依,其实质就是... 《碧苑坛经》作为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律宗的重要宣教经典,其主导思想即是主张持戒、炼性、修慧,以此应对当时全真教内戒律松弛、旁门横行的历史境况。在追求修行的境界上,对于"长生久视"的理解是其修道思想的归依,其实质就是对于"不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常月 《碧苑坛经》 不死观
原文传递
道教释梦理论管窥
9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常见现象,古今中外的典籍都有相当多的记载。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对此问题也是多有论述。这些论述除了吸取传统梦文化的一些观点之外,道教还注入了自身对于梦的独特理解。这样一些独特的视角,主要体现... 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常见现象,古今中外的典籍都有相当多的记载。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对此问题也是多有论述。这些论述除了吸取传统梦文化的一些观点之外,道教还注入了自身对于梦的独特理解。这样一些独特的视角,主要体现在道教对于梦的成因、类型和治疗等问题上都融入了宗教式的解释。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就道教对于梦这一人类精神生活的常见现象作一初步地阐述,以期对于道教的释梦理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的成因 梦的类型 梦的治疗
原文传递
论道门人士的自我觉醒
10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
道教之所以对生命如此重视,就在于道教徒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必死性。人之必死是道门人士自我意识得以觉醒的内在驱力。此种觉醒,从表现上看,体现于道门典籍对炼己省己、人死无替等思想的强调中。从原因上看,道门人士的自我意识能够觉醒,... 道教之所以对生命如此重视,就在于道教徒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必死性。人之必死是道门人士自我意识得以觉醒的内在驱力。此种觉醒,从表现上看,体现于道门典籍对炼己省己、人死无替等思想的强调中。从原因上看,道门人士的自我意识能够觉醒,就在于他们对个体生存于世所面临的虚无、冲突和艰难等事实深有经验和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死而生 自我觉醒 道门人士
原文传递
从养生智慧的角度看道教——《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一书读后
11
作者 朱展炎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对于此论断,学界虽有不同见解,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说明了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影响。而道教的“贵生”思想,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最有吸...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对于此论断,学界虽有不同见解,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说明了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影响。而道教的“贵生”思想,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最有吸引力的。因而,从“养生”的角度来切入,就能够把握住以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为目标的道教教义之精髓。更进一步地,从“养生智慧”的理论高度去看待道教为追求长生久视所进行的一切技艺活动,也使得道教的养生活动不是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而是彰显了养生活动背后所具有的大“道”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教义 养生 智慧 日常生活 普通民众 长生不死 吸引力
原文传递
道教护童仪式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8,共6页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会遇到正常的疾病之外,还会遭遇到各种灾厄,比如夜啼惊风、邪祟附体、犯煞过关等。在对治此类灾厄时,道士一方面遵循科学规律,积极从医学层面对儿童进行诊治。另一方面,则创立了上章授箓、画符佩印、拜斗禳关等仪...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会遇到正常的疾病之外,还会遭遇到各种灾厄,比如夜啼惊风、邪祟附体、犯煞过关等。在对治此类灾厄时,道士一方面遵循科学规律,积极从医学层面对儿童进行诊治。另一方面,则创立了上章授箓、画符佩印、拜斗禳关等仪式疗法,从宗教医疗的角度来应对上述问题,体现了道教独特的病因论和诊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童仪式 灾厄 关煞 仪式疗法
原文传递
道教自我观研究现状评述
13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自我”作为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探讨的主要对象,在中外思想当中都得到了诸多阐释。道教主张“我命由我不由天”,内丹修炼以“炼己筑基”为起点,反映出道教对人主体性的重视和反思。系统梳理学界当前自我观的相关研究,有利于... “自我”作为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探讨的主要对象,在中外思想当中都得到了诸多阐释。道教主张“我命由我不由天”,内丹修炼以“炼己筑基”为起点,反映出道教对人主体性的重视和反思。系统梳理学界当前自我观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我们多维度、多层次理解道教自我观的不同面相,为其深入研究提供更好视角,也为拓展道教哲学提供一个可能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丹修炼 心理学 道教哲学 自我观 当前自我 宗教学 主体性 多维度
原文传递
见微知著 润物无声——追忆卿希泰先生
14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2,共2页
先生魂归道山,已然一年。后学不才,有幸忝列卿门近十载,诸多往事,历历在目,不能忘却。草成短文,遥寄哀思,以谢师恩。一、初识卿老润物无声第一次听闻卿先生大名是读博士之后。2005年9月我考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读博士,当时报的是... 先生魂归道山,已然一年。后学不才,有幸忝列卿门近十载,诸多往事,历历在目,不能忘却。草成短文,遥寄哀思,以谢师恩。一、初识卿老润物无声第一次听闻卿先生大名是读博士之后。2005年9月我考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读博士,当时报的是中国哲学专业,进校后受教于盖建民先生门下,才知道要从事道教方向的研究。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跟随罗炽先生学习中国哲学,根本不知道教为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卿希泰 追忆 新闻传播专业 厦门大学 中国哲学 人文学院 哲学专业 哲学系
原文传递
推陈出新:一本中国宗教通识教育的佳作
15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宗教 通识教育 推陈出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 《通论》 “十五” 循序渐进
原文传递
道教“我论”的三重主题及其生命哲学
16
作者 朱展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道教自我论中蕴含着道教徒追求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在这些价值当中,自由、平等与真理是其主题。道教对自由、平等、真理的探讨首先建基于对人之"自我"的深刻认知上,由此出发,推己及人、及物、及道,实现"道即我矣,我即道... 道教自我论中蕴含着道教徒追求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在这些价值当中,自由、平等与真理是其主题。道教对自由、平等、真理的探讨首先建基于对人之"自我"的深刻认知上,由此出发,推己及人、及物、及道,实现"道即我矣,我即道也"的修行境地,进而达至"与道合真"的高峰体验,实现"超凡入圣"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自我 自由 平等 真理
原文传递
道经中的心、神、性关系初探
17
作者 朱展炎 《老子学刊》 2017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心、神、性在道教哲学、炼养学中是非常核心的概念语词,与精、气、形等物性语词的形下描述相比,它们更偏重于形上的灵性界定。厘清心、神、性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的理论预设。
关键词 道教 心性 形神
原文传递
七十年来黄天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吕云泽 朱展炎 《老子学刊》 2022年第1期393-404,共12页
黄天道是明清民间宗教的重要教派之一,自20世纪40年代李世瑜“发现”黄天道以来,经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黄天道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黄天道教祖、传承谱系、内丹修炼、流布、教义经典等领域均有开创性... 黄天道是明清民间宗教的重要教派之一,自20世纪40年代李世瑜“发现”黄天道以来,经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黄天道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黄天道教祖、传承谱系、内丹修炼、流布、教义经典等领域均有开创性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黄天道研究的面向进一步拓宽,体现在黄天道与民间文学、黄天道与佛道关系、黄天道与传教家族、黄天道与地方社会等问题的提出。近十年来,随着田野调查的不断推进和大批新材料的发现和公开,黄天道研究呈现出新的趋势、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天道 宝卷 民间宗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