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肿块406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应康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907-90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块 治疗 外科手术 甲状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13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应康 刘朝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治分析 闭合性腹部损伤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总结报告
下载PDF
立体定向经额入路切除儿童脑室内中线区肿瘤
3
作者 朱应康 王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337-338,共2页
选择12例小儿脑室内中线区肿瘤病例,立体定向经额入路全切除或选择性部分切除;其中侧脑室8例,第三脑室3例,左侧脑室跨室间孔1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且无明显的神经心理学障碍,手术所致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重... 选择12例小儿脑室内中线区肿瘤病例,立体定向经额入路全切除或选择性部分切除;其中侧脑室8例,第三脑室3例,左侧脑室跨室间孔1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且无明显的神经心理学障碍,手术所致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重点讨论立体定向经额入路与经中线切开胼胝体入路术后的神经病学与神经心理学障碍情况,认为在儿童发育阶段,由于大脑未发育完全,部分损伤胼胝体可致神经病学改变及神经心理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外科手术 儿童 立体定向法
下载PDF
儿童双侧颞叶挫伤早期抗精神症状治疗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朱应康 李国君 尤毓元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7-358,共2页
目的 :研究儿童双侧颞叶挫伤精神症状发作早期与后期 (脑伤恢复期 )抗精神症状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CT确诊的双侧颞叶损伤患儿住院后随机抽样分组 ,研究组早期行预防性抗精神治疗 10d ,对照组在脑伤恢复期间 10d后再行抗精神治疗 ... 目的 :研究儿童双侧颞叶挫伤精神症状发作早期与后期 (脑伤恢复期 )抗精神症状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CT确诊的双侧颞叶损伤患儿住院后随机抽样分组 ,研究组早期行预防性抗精神治疗 10d ,对照组在脑伤恢复期间 10d后再行抗精神治疗 10d ,并对两组病人进行 3年追踪随访。结果 :研究组的精神症状发生人数及症状严重程度均比对照组少和轻。结论 :对儿童双侧颞叶挫伤后于早期行预防性抗精神症状治疗 ,可使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且 3年随访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挫伤 儿童 早期治疗 精神症状 颅脑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脑挫裂伤术中急性脑肿胀82例分析
5
作者 朱应康 李国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5-596,共2页
关键词 脑挫裂伤 手术治疗 术中 急性脑肿胀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近况
6
作者 朱应康 李国君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1422-1424,共3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 治疗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33例急诊手术分析
7
作者 朱应康 刘朝宁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738-739,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手术
下载PDF
低体温下重度颅脑挫裂伤病人胃内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朱应康 尤毓元 +1 位作者 李志前 蒙佳莲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1783-1785,共3页
关键词 颅脑挫裂伤 低温疗法 胃引流液 菌群变化
下载PDF
脑干损伤早期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朱应康 李国君 +1 位作者 尤毓元 欧盛富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脑干损伤病人 (原发或继发 )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规律 ,以了解病人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 对确诊脑干损伤住院病人 ,2 4h内 4次测定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功能状态 ,设计同期脑外伤而非脑干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脑干损伤病人 (原发或继发 )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规律 ,以了解病人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 对确诊脑干损伤住院病人 ,2 4h内 4次测定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功能状态 ,设计同期脑外伤而非脑干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干损伤病人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 ,但均未超出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值 40 % ,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明显增强 ,以T淋巴细胞变化明显 ,而B淋巴细胞无特异性改变。结论 由于脑干损伤病人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 ,其机理可能多方面 ,但与脑干的中枢性调节改变有关 ,此结果与传统脑伤病人血中免疫细胞受到抑制状态的观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损伤 早期 淋巴细胞 免疫状态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儿童双侧颞叶挫伤早期抗精神症状治疗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朱应康 李国君 尤毓元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47-247,共1页
我们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脑损伤并不十分严重的病人,尤其是儿童病人.在复诊中,患儿家属都普遍反映存在一些精神症状,按照"脑损伤后遗症"进行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未显效.经统计分析,均为颞叶损伤的患儿,尤其是双侧... 我们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脑损伤并不十分严重的病人,尤其是儿童病人.在复诊中,患儿家属都普遍反映存在一些精神症状,按照"脑损伤后遗症"进行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未显效.经统计分析,均为颞叶损伤的患儿,尤其是双侧颞叶挫伤.实际上,由于解剖学原因,儿童颅脑外伤后形成硬膜外血肿的机会少,多为直接损伤,且儿童多为颞叶,常并发精神症状,部分患儿因障碍心理发育而致残,为了给临床脑外伤救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时机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双侧颞叶挫伤 早期 精神症状 治疗 诊断 语言障碍
下载PDF
增生平片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症22例近期疗效研究
11
作者 朱应康 尤毓元 +4 位作者 韦忠绵 李国君 李庆华 刘朝宁 雷练昌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晚期 药物疗法 增生平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慢性骨髓炎(附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护真 朱应康 《广西医学》 CAS 1998年第5期937-938,共2页
应用西医的微循环理论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本文作者自1990年2月~1997年2月七年间对收治的42例胫骨中下段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除一例恶变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病例中一例自动出院,按不愈统计,现... 应用西医的微循环理论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本文作者自1990年2月~1997年2月七年间对收治的42例胫骨中下段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除一例恶变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病例中一例自动出院,按不愈统计,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手术治疗直肠癌36例分析
13
作者 朱应康 刘朝宁 刘陶安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直肠癌 排便功能 电子结肠镜 CT检查
下载PDF
腹部术后肠瘘的治疗(附26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朝宁 梅桂色 +3 位作者 朱应康 李庆华 尤毓元 李国君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术后并发症 肠瘘 手术方式 硬膜外麻醉 腰麻 感染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附5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朝宁 朱应康 +4 位作者 梅桂色 李国君 尤毓元 杨正元 李庆华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 进修 诊治 分析 主管
下载PDF
CEA-mRNA检测在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蒙佳莲 朱应康 +3 位作者 黄明锋 雷权 赵海滨 吕金鑫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定量检测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51例恶性胸腔积液CEA-mRNA水平,同时检测39例良性胸腔积液作为对照组。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CEA-...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定量检测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51例恶性胸腔积液CEA-mRNA水平,同时检测39例良性胸腔积液作为对照组。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CEA-mRNA阳性率为80.4%(41/51),胸腔积液CEA-mRNA阳性率为7.7%(3/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mRN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胸腔积液性质鉴别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蒙佳莲 朱应康 +3 位作者 黄明锋 雷权 赵海滨 吕金鑫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期257-257,259,共2页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含有少量液体(<50ml)起到润滑作用,在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等病因时,胸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胸腔积液,简称胸水.胸腔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其形成原因较复杂,可由感染...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含有少量液体(<50ml)起到润滑作用,在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等病因时,胸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胸腔积液,简称胸水.胸腔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其形成原因较复杂,可由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引起.在我国,结核性胸膜炎和肿瘤引起胸腔积液是主要原因[1].胸腔积液可大致分为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两种,对胸腔积液进行鉴别是临床对胸水征诊治决策的必要依据.由于临床上缺乏既方便实用又特异敏感的检测指标,使胸腔积液患者难以明确诊断,本文参考国内外资料文献,对近年来胸腔积液性质鉴别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实验室诊断 积液性质 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 恶性肿瘤 良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穿孔超24h的手术处理体会
18
作者 刘朝宁 朱应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穿孔 手术处理 症状 实验室检查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致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19
作者 雷权 朱应康 +6 位作者 范宇虹 赵海滨 卢桂凤 雷耀强 黄清莲 蒙佳莲 张自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了解其致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情况。方法垂体后叶素12U治疗21例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监测治疗前,用药30min时及用药结束时的谷丙转氨酶。以高于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为较严重肝损害。结果2... 目的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了解其致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情况。方法垂体后叶素12U治疗21例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监测治疗前,用药30min时及用药结束时的谷丙转氨酶。以高于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为较严重肝损害。结果21例患者用药30min时及用药结束时,谷丙转氨酶升高均无超过未用药前的两倍以上者。结论垂体后叶素用药近期无较严重致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的作用。垂体后叶素致肝细胞凋亡及肝纤维化的作用,仍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