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廊固凹陷中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元杰
杨德相
+3 位作者
李清
朱张丽
张跃坤
单洪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6期48-52,6-7,共5页
廊固凹陷是一个晚期抬升剥蚀强烈的新生代残余型盆地,在中浅层(埋藏深度小于3000m)发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依据烃源岩生气条件,将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以此为线索,结合不同构造部位的地质条件,提出了中浅层气藏成因上主要...
廊固凹陷是一个晚期抬升剥蚀强烈的新生代残余型盆地,在中浅层(埋藏深度小于3000m)发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依据烃源岩生气条件,将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以此为线索,结合不同构造部位的地质条件,提出了中浅层气藏成因上主要为沙三段烃源岩受甲烷生成菌降解而形成的生物气藏和沙三段、沙四段低熟气藏。分析这两类气藏成藏演化,认为生物气藏主要受气源岩分布控制,紧邻气源岩圈闭最为富集;低熟气藏受烃源岩控制,分布在其周缘,沿断层和砂岩组成的输导层运移,主要富集于反向断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固凹陷
中浅层气类型
后生生物气
低熟气
控藏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元杰
蔡川
+6 位作者
肖阳
明锦
田然
任艺
朱张丽
张钰景
时聪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29-3644,共16页
为了探究束鹿凹陷潜山油藏的油气来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主要烃源岩进行了精细划分,并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油-岩成熟度对比,实现了潜山油源的精细对比.结果表明,潜山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似,来自同一套烃源岩.Es1x烃源岩有机质以...
为了探究束鹿凹陷潜山油藏的油气来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主要烃源岩进行了精细划分,并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油-岩成熟度对比,实现了潜山油源的精细对比.结果表明,潜山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似,来自同一套烃源岩.Es1x烃源岩有机质以藻类和浮游生物输入为主,沉积于咸水、强还原环境,处于未熟-低成熟阶段,而E_(s3)^(x)烃源岩有机质以浮游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输入为主,沉积于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成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细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D类是最好的类型.油源对比表明,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E_(s3)^(x)烃源岩,其中斜坡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洼槽边缘浅层低成熟E_(s3)^(x)烃源岩,而洼中隆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洼槽中心深层高-过成熟E_(s3)^(x)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聚类分析
潜山油藏
束鹿凹陷
油气
原文传递
题名
廊固凹陷中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元杰
杨德相
李清
朱张丽
张跃坤
单洪喜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6期48-52,6-7,共5页
文摘
廊固凹陷是一个晚期抬升剥蚀强烈的新生代残余型盆地,在中浅层(埋藏深度小于3000m)发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依据烃源岩生气条件,将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以此为线索,结合不同构造部位的地质条件,提出了中浅层气藏成因上主要为沙三段烃源岩受甲烷生成菌降解而形成的生物气藏和沙三段、沙四段低熟气藏。分析这两类气藏成藏演化,认为生物气藏主要受气源岩分布控制,紧邻气源岩圈闭最为富集;低熟气藏受烃源岩控制,分布在其周缘,沿断层和砂岩组成的输导层运移,主要富集于反向断块。
关键词
廊固凹陷
中浅层气类型
后生生物气
低熟气
控藏因素
Keywords
Langgu Depression, gas types of middle and shallow layers, late biological gas, low maturity, reservoir controlling factors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元杰
蔡川
肖阳
明锦
田然
任艺
朱张丽
张钰景
时聪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29-3644,共1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No.2017E-15)
华北油田公司校企合作项目(No.HBYT-YJY-2018-JS-177)。
文摘
为了探究束鹿凹陷潜山油藏的油气来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主要烃源岩进行了精细划分,并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油-岩成熟度对比,实现了潜山油源的精细对比.结果表明,潜山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似,来自同一套烃源岩.Es1x烃源岩有机质以藻类和浮游生物输入为主,沉积于咸水、强还原环境,处于未熟-低成熟阶段,而E_(s3)^(x)烃源岩有机质以浮游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输入为主,沉积于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成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细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D类是最好的类型.油源对比表明,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E_(s3)^(x)烃源岩,其中斜坡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洼槽边缘浅层低成熟E_(s3)^(x)烃源岩,而洼中隆潜山原油主要来源于洼槽中心深层高-过成熟E_(s3)^(x)烃源岩.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聚类分析
潜山油藏
束鹿凹陷
油气
Keywords
biomarker compound
oil-source correlation
cluster analysis
buried-hill reservoir
Shulu sag
hydrocarb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廊固凹陷中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
王元杰
杨德相
李清
朱张丽
张跃坤
单洪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王元杰
蔡川
肖阳
明锦
田然
任艺
朱张丽
张钰景
时聪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