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的阈值多路径稀疏度自适应图像重构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思凝 张立成 +1 位作者 宁金忠 金明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91-2197,共7页
针对深度优先的多路径匹配追踪算法在进行图像重构时需要已知图像稀疏度、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阈值多路径稀疏度自适应图像重构算法。该算法引入多个候选集,通过设定阈值来进行原子筛选和候选集数量的调整。然后每次迭代选出残差... 针对深度优先的多路径匹配追踪算法在进行图像重构时需要已知图像稀疏度、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阈值多路径稀疏度自适应图像重构算法。该算法引入多个候选集,通过设定阈值来进行原子筛选和候选集数量的调整。然后每次迭代选出残差最小的路径作为新的候选集,以提高重构速度。此外,将残差差分小于某一阈值作为算法停止条件,因此不需要图像稀疏度作为算法的输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重构效果,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时间复杂度和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重构 阈值多路径 稀疏度自适应
下载PDF
人民网媒介批评的媒体实践现状与反思——基于对人民网《媒介批评》栏目文章的内容分析
2
作者 朱思凝 《视听》 2021年第12期9-11,共3页
时下,媒介失范行为屡屡发生,有重提媒介批评之必要。除学术期刊外,新闻媒体是媒介批评发表的又一重要载体。本文聚焦人民网《媒介批评》栏目在2020年所发布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批评主体、态度基调、文章议题、批评标准、展开层面... 时下,媒介失范行为屡屡发生,有重提媒介批评之必要。除学术期刊外,新闻媒体是媒介批评发表的又一重要载体。本文聚焦人民网《媒介批评》栏目在2020年所发布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批评主体、态度基调、文章议题、批评标准、展开层面等角度进行探究,发现当前人民网在媒介批评实践上呈现如下特征:群众成为核心主体,议题体现时代特色,批判与褒奖并行,文章量多但深度不足,缺乏文化与体制层面的宏观批评。因此,亟需强化批评深度,加强批评素养教育,共建有力队伍,用好媒介批评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网 媒介批评 现状反思 内容分析
下载PDF
我的小传
3
作者 朱思凝 窦雁(指导) 《七彩语文》 2023年第34期32-33,共2页
原题呈现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篇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学形式,而小传则是其中记述较简略、篇幅较短的一种。以记载自己生活中... 原题呈现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篇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学形式,而小传则是其中记述较简略、篇幅较短的一种。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的小传,一般称为自述。要想写好个人小传,需把握好以下两个小技巧。第一,对传主个人的生平经历与个性特征要了然于心,尽可能多地搜集准确真实的材料,包括他人对传主个性特征的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介绍 生平经历 个性特征 小传 传主 生平事迹
原文传递
技术变革引领媒体深度融合--封面新闻的创新实践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天策 朱思凝 余琪 《新闻战线》 2021年第22期43-46,共4页
技术牵引传媒变革,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代技术已驱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封面新闻抛弃"传统媒体+"的融合路径,用人工智能引领媒体融合,重构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打造智能媒体;为技术植入主流价值观,打造智慧媒体;开发多重数据价... 技术牵引传媒变革,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代技术已驱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封面新闻抛弃"传统媒体+"的融合路径,用人工智能引领媒体融合,重构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打造智能媒体;为技术植入主流价值观,打造智慧媒体;开发多重数据价值,打造智库媒体。在人工智能引领媒体融合进程的"智媒"时代,封面新闻的创新实践路径提供了媒体深度融合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封面新闻 技术牵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