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中药外敷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568例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恪材 葛植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4024-4025,共2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女性发病多于男性。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OA,可解除静脉淤滞,骨内高压降低,血气异常消失,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 中药外敷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肿胀 血气 治疗
下载PDF
小针刀疗法治疗足跟痛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656-3657,共2页
对足跟痛以往使用中药贴敷、中药熏洗、针灸、理疗以及封闭等方法治疗,疗效不佳。对180例患者应用小针刀配合手法进行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92.78%。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关键词 足跟痛 小针刀疗法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3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恪材 熊冠宇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牵引 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疏颈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0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恪材 《中医研究》 2019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疏颈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医院康复颈肩腰腿痛科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颈定眩... 目的:观察疏颈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医院康复颈肩腰腿痛科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颈定眩汤(天麻、钩藤、白芍、川芎、紫丹参、葛根、茯苓、炙甘草)加减。两组均治疗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颈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中医药疗法 疏颈定眩汤/治疗应用 颈椎牵引/治疗应用 推拿 疗效对比
下载PDF
平肝息痛汤联合止痉散外敷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恪材 赵文龙 李柱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分析自拟平肝息痛汤联合止痉散外敷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睡前服1次;治疗组用平肝息痛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 〔目的〕分析自拟平肝息痛汤联合止痉散外敷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睡前服1次;治疗组用平肝息痛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同时止痉散外敷太阳穴及前额病痛处,每日换药1次。两组均连用4周,观察头痛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较前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共治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共治愈14例,有效15例,无效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息痛汤 止痉散 肝阳上亢 偏头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恪材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氯唑沙宗胶囊和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用清上蠲痛汤加减,汤剂内服,将煎煮后的中药渣在项枕部热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氯唑沙宗胶囊和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用清上蠲痛汤加减,汤剂内服,将煎煮后的中药渣在项枕部热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及颈椎活动度(ROM),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流速(Vm)。[结果]两组头痛程度评分VAS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RVA、LVA和BA的Vs、Vm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汤可显著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改善颈部活动度和局部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上蠲痛汤 颈源性头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恪材 葛植厚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腰腿痛
下载PDF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牵引 针灸疗法 综合治疗 颈性眩晕 疗效观察 临床症状 诱因 颈椎病
下载PDF
“吴氏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6例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4期2657-2657,共1页
运用安徽医科大学吴毅文教授创立的诊断、治疗方法,以推拿手法为主(称为“吴氏手法”),同时配合药物、理疗、颈椎牵引等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改善脊椎内外平衡状态,缓解症状。
关键词 吴氏手法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药物疗法 理疗 颈椎牵引
下载PDF
吴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4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712-1712,共1页
颈性眩晕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也即是颈椎间盘退变使整个颈椎高度缩短,而椎动脉相对延长,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极为广泛,颈椎交感神经受挤压... 颈性眩晕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也即是颈椎间盘退变使整个颈椎高度缩短,而椎动脉相对延长,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极为广泛,颈椎交感神经受挤压,导致椎动脉痉挛,或交感神经功能失调,造成对侧代偿不能;颈部软组织劳损以及先天畸形等。运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吴毅文教授的经验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吴毅文教授的推拿手法以下简称“吴氏手法”)。此手法能疏通经络,缓解椎动脉的痉挛和解除交感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以至临床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氏手法 中医治疗 颈性眩晕 颈椎牵引 活血化瘀 康复
下载PDF
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颈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4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牵引 针灸治疗 综合治疗 颈性眩晕 疗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恪材 《中医外治杂志》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中药离子导入 手法
下载PDF
运用“吴氏手法”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
13
作者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吴氏手法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炎152例的报告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葛植厚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2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小针刀 松解术 屈指肌腱腱鞘炎
下载PDF
推拿为主综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7例
15
作者 朱恪材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 2004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①推拿手法:头部推拿,用指尖推督脉经,擦两侧足少阳胆经,掌根揉后枕部。“推三把”同时揉捏颈项部肌肉,用滚法、擦法、拿法等松解肩背部肌肉。②其他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情...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①推拿手法:头部推拿,用指尖推督脉经,擦两侧足少阳胆经,掌根揉后枕部。“推三把”同时揉捏颈项部肌肉,用滚法、擦法、拿法等松解肩背部肌肉。②其他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配合颈椎牵引、药物、颈肩部理疗等。结果:近期疗效,优良率达88.89%,有效率达96.30%;经3个月到29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59.26%,有效率达88、89%。结论:以推拿为主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无创,是交感型颈椎病治疗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综合治疗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痛症18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朱恪材 《基层医学论坛》 2003年第10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骨刺性跟痛症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小针刀疗法并配合手法,严重者使用跟骨垫,对18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所治疗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一次治愈者占82.22%,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病症,损伤小、疗效... 目的探讨骨刺性跟痛症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小针刀疗法并配合手法,严重者使用跟骨垫,对18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所治疗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一次治愈者占82.22%,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病症,损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跟痛症 跟骨骨刺
下载PDF
针灸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源性眩晕237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冠宇 朱恪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824-4824,共1页
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对237例颈椎病眩晕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 针灸 中药离子导入 治疗 颈源性眩晕 颈椎病
下载PDF
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天颖 何澎 朱恪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腕关节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42例用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尺偏活动度、C...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腕关节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42例用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尺偏活动度、Cooney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肌肉力量训练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浮针 肌肉力量训练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菱形肌和肩胛提肌劳损疼痛106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冠宇 朱恪材 《中医外治杂志》 2003年第5期45-45,共1页
菱形肌与肩胛提肌劳损疼痛是颈肩背痛的常见原因,也是颈椎病的常见伴发症状.过去因对其认识不足,常致疗效不佳,迁延不愈,渐成疑难病证,如能正确认识,用小针刀治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肌肉劳损 腰背痛 菱形肌 肩胛提肌 小针刀
下载PDF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联合SET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杨天颖 何澎 朱恪材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入院治疗的10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本院入院治疗的10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联合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头穴丛刺长留针及S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下肢Fugl-Meyer(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Ⅲ、Ⅵ期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SET治疗老年脑卒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悬吊运动训练 头穴丛刺 长留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