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尼斯结辅助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许唐兵 马广文 +5 位作者 吴云峰 常俊 张弛 周平 杨军军 朱成鑫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尼斯结辅助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36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游离骨折块固定方式分成尼斯结组和螺钉组。从手术时间、术后即刻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 探讨分析尼斯结辅助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36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游离骨折块固定方式分成尼斯结组和螺钉组。从手术时间、术后即刻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肩关节评分(Constant-Murley)评价两种固定方式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尼斯结组随访时间(10.1±3.5)个月,螺钉组随访时间(11.7±4.9)个月。比较年龄、性别、锁骨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钢板断裂。两组在术后影像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发现尼斯结组为(92.0±1.7)天,螺钉组为(94.9±2.0)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组手术时间[(84.6±26.4)min]长于尼斯结组[(80.5±14.9)min],尼斯结组术后第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81.8±3.5)分]优于螺钉组[(81.1±3.0)分],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中,尼斯结可获得满意固定效果,同时更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螺钉 尼斯结
下载PDF
二代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测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血清外泌体来源相关miRNA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徐靖泽 朱成鑫 +2 位作者 陈绪鲲 储佳奇 邵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70-1675,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来源microRNA(miRNA)作为预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检测65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女性病人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miRNA。RNA测序用于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使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数据库预...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来源microRNA(miRNA)作为预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检测65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女性病人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miRNA。RNA测序用于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使用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数据库预测靶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目标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病人中发现8个显著上调的miRNA。使用Cytoscope中的cytohubba插件,通过其网络功能计算出排名前十的核心基因为SOS1、ITGB3、SMAD4、PAK1、NRAS、PLCG1、MET、HGF、CCND1和CDKN1B。GO富集分析表明,靶基因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结合、金属离子结合、DNA结合和ATP结合。PI3K-Akt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最显著丰富的靶基因信号通路。结论异常的血清外泌体miRNA与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有关,可作为预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二代测序 MICRORNA 基因本体论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及术后持续疼痛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成鑫 徐靖泽 邵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并对发生术后持续性疼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DAA组(40例)和PLA组(60例)。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并对发生术后持续性疼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DAA组(40例)和PLA组(60例)。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至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5 d疼痛VAS评分,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出现术后持续疼痛的30例病例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结果:100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与PLA组比较,DAA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3、5 d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质量指数高和手术时间长是影响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与PLA手术比较,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切口显露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的优点,尤其是在病人自我感觉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6 kg/m~2、手术时间>1 h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术后持续疼痛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辅助单皮质钢板与单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4
作者 徐靖泽 朱成鑫 +2 位作者 陈绪鲲 储佳奇 邵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6-71,共6页
比较交锁髓内钉辅助单皮质钢板与单纯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手术方式均采用有... 比较交锁髓内钉辅助单皮质钢板与单纯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手术方式均采用有限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40例交锁髓内钉)、B组(40例交锁髓内钉辅助单皮质钢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膝关节HS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6月骨折临床愈合率、骨折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6月骨折临床愈合率、骨折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膝关节HS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干中下段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交锁髓内钉辅助单皮质钢板组较单纯交锁髓内钉组具有更高的骨折愈合率,更短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可增强骨折断端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单皮质锁定钢板 临床愈合率 临床愈合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