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水处理技术——液膜分离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才铨 郁建涵 《工业水处理》 CAS 1984年第1期8-13,共6页
一、概述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并能达到专一分离目的的崭新分离技术。自六十年代由黎念之博士首创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在废水处理.湿法冶金、石油化工、
关键词 液膜法 表面活性剂 溶剂 水泥外加剂 水处理技术 乳状液型液膜
下载PDF
大环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下烯烃的络合分离研究
2
作者 朱才铨 朱康杰 +1 位作者 顾停月 吴文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分离中使用可逆化学络合法是很有希望的革新领域之一。四氯亚铜铝、甲苯溶液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吸收剂,但用于烯烃分离时存在烷基化副反应。本文描述在吸收剂中添加聚丙烯酸酯、聚醚和聚酯三类大环高分子化合物作阻烷基化剂时,络合... 在分离中使用可逆化学络合法是很有希望的革新领域之一。四氯亚铜铝、甲苯溶液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吸收剂,但用于烯烃分离时存在烷基化副反应。本文描述在吸收剂中添加聚丙烯酸酯、聚醚和聚酯三类大环高分子化合物作阻烷基化剂时,络合分离乙烯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剂 络合分离 聚丙烯酸酯 甲苯溶液 络合法 链烷烃 助催化剂 控制原料 溶解度数据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肌苷降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朱才铨 林容轩 +1 位作者 吴文琴 吴平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从30℃到65℃、pH范围为1-14、肌苷在缓冲液中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得到了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从实验数据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关键词 肌苷 降解反应 动力学
下载PDF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肌苷降解反应动力学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容轩 朱才铨 姚恕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685-690,共6页
本文运用HPLC法,研究了肌苷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实验证明:在酸性溶液中,肌苷的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应用计算机对数据分析,拟合求得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实验范围内pH值、温度和反应... 本文运用HPLC法,研究了肌苷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实验证明:在酸性溶液中,肌苷的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应用计算机对数据分析,拟合求得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实验范围内pH值、温度和反应速度常数K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次黄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 反应动力学 降解
下载PDF
L-谷氨酰胺发酵研究初报
5
作者 方序 叶俊英 +2 位作者 郭红樱 朱才铨 吴文琴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0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对钝齿棒状杆菌ZM1-1发酵生产L-谷氨酰胺及副产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Zn^(2+)和通气量对L-谷氨酰胺积累影响较大;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4—16%,NH_4Cl 4%,玉米浆1.4—1.8%(V/V)、装液量20—30ml(50... 本文对钝齿棒状杆菌ZM1-1发酵生产L-谷氨酰胺及副产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Zn^(2+)和通气量对L-谷氨酰胺积累影响较大;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4—16%,NH_4Cl 4%,玉米浆1.4—1.8%(V/V)、装液量20—30ml(500ml三角瓶);最高L-谷氨酰胺积累达20.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齿棒状杆菌 玉米浆 三角瓶 装液量 发酵培养基 发酵研究 谷氨酸发酵 装量 通气量 发酵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