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茶提取物可致特异质型肝损伤?——与美国最新版药物性肝损伤指南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云娟 赵旭 +3 位作者 朱敬肖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526,共4页
近年来,绿茶提取物的潜在肝毒性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现有绿茶提取物肝损伤相关研究,结合最新药物肝毒性分类,对其肝损伤的客观性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根据绿茶提取物致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 近年来,绿茶提取物的潜在肝毒性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现有绿茶提取物肝损伤相关研究,结合最新药物肝毒性分类,对其肝损伤的客观性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根据绿茶提取物致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安全合理使用此类产品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绿茶提取物肝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风险的防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为绿茶提取物改善健康状况的治疗性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儿茶酚胺类 绿茶提取物
下载PDF
我国临床试验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对临床试验实施影响的现状分析
2
作者 房虹 侯怡如 +10 位作者 于安琪 朱敬肖 杜静婷 黄慧瑶 吴大维 王书航 张雨晴 刘冬玲 邢淑君 李宁 唐玉 《癌症》 CAS 202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2022年3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本土疫情再次蔓延,我国防疫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在事态变化的不断冲刷下,对临床试验应急手段显现出新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收集2022年4–6月期间,全国474家临床试验... 2022年3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本土疫情再次蔓延,我国防疫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在事态变化的不断冲刷下,对临床试验应急手段显现出新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收集2022年4–6月期间,全国474家临床试验机构的医疗工作运行情况、机构伦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临床试验实施执行、来院防控管理要求等信息,分析疫情防控措施及临床试验开展所受到的影响,探讨建立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应急策略和构建各方应急协助体系的必要性,考量临床试验远程新模式的尝试需求。旨在为进一步优化临床试验管理和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地保障受试者权益,为更好地确保临床研究顺利开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机构 疫情 防控措施 临床试验 影响
下载PDF
中美欧临床试验药物直达患者监管策略比较及启示
3
作者 冷烨 黄慧瑶 +6 位作者 于安琪 侯怡如 朱敬肖 唐玉 房虹 于锋 李宁 《癌症》 CAS 2023年第10期542-55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在传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需要前往研究中心取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参加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临床试验药物直达患者[(direct-to-patient,DTP)supply of investigational medicinal products]是新型的递药模式,为开展临床试验... 背景与目的在传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需要前往研究中心取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参加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临床试验药物直达患者[(direct-to-patient,DTP)supply of investigational medicinal products]是新型的递药模式,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便利。本研究旨在分析DTP的主要优势和常见模式,系统比较中国、美国和欧盟的DTP相关法规政策,为我国DTP规范管理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欧盟和美国的药监部门的官网发布的政策文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和欧美的DTP政策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国、欧盟和美国监管部门在DTP递送模式与用药方式选择、新角色管理、各方职责划分与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管理规范,但在具体执行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已为DTP落地实施提供了原则指导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做好DTP药品适用范围评估、明确DTP参与各方权责分配、促进多方联动合作以及完善DTP配套服务,可有效加速DTP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直达患者 去中心化临床试验 监管策略 政策比较
下载PDF
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敬肖 葛斐林 +4 位作者 刘亚蕾 张雅铭 王伽伯 郭玉明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分析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的人群特征和药物特征,为银屑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病例15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54例(男性... 目的分析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的人群特征和药物特征,为银屑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银屑病用药相关肝损伤病例15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54例(男性:女性=1.87:1);年龄范围为11~80岁,其中31~50岁年龄段占比为48.38%。120例(77.42%)患者用药史较为清晰,损肝药物单一,中药致肝损伤占32.5%,西药致肝损伤占67.5%;二者服药到肝损伤发生时间集中在30天内,中药服药到肝损伤发生的中位时间(16天)大于西药(10.5天);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阿维A、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片等,其中西药以阿维A(38.27%)和甲氨蝶呤(34.57%)为主,中药以雷公藤多苷片(28.30%)、克银丸(23.07%)、复方青黛胶囊(15.38%)为主;35例(22.58%)患者联用2种及以上损肝药物,联合用药致肝损伤的严重不良反应程度与单用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其中阿维A胶囊和雷公藤多苷片联用报告人次最多。结论银屑病用药存在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在临床诊疗中应重点加强关注;中药致肝损伤潜伏期比西药略长,在服用银屑病治疗药物后应注意及时、尽早监测肝功能,并且警惕中西药联合用药的肝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征 用药特点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的代谢组表征和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肖辉 景婧 +10 位作者 牛明 卫璐戈 刘晓熠 涂灿 柏兆方 周元园 张乐 朱敬肖 肖小河 邹正升 王伽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9-760,共1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基础上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问题日渐突出,然而ALD合并DILI(ALD-DILI)究竟是何者起主导作用时常难以界定,其损伤通路机制亦不完全清楚.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基础上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问题日渐突出,然而ALD合并DILI(ALD-DILI)究竟是何者起主导作用时常难以界定,其损伤通路机制亦不完全清楚.本文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代谢组学表征发现,ALD-DILI在代谢组水平上与DILI整体类似(差异化合物60个),而与ALD相差较大(差异化合物1232个);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及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相较于单纯的DILI,ALD-DILI患者体内胆汁酸、氨基酸、脂质合成分解等功能性损伤更严重,与本课题组前期观察的临床表型一致.进一步筛选到可用于区分DILI与ALD-DILI的4个候选生物标志物(Phosphatidat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Taurolithocholate,3-Ketolactose),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其中Phosphatidate分别与3-Ketolactose,taurolithocholate的峰面积比值具有更好的区分诊断效果,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918和0.886,且比值法有利于降低样本处理与检测仪器等系统误差,能较好地辅助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有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性肝损伤,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诊断
原文传递
骨病用药相关肝损伤不良反应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郜丹 刘亚蕾 +7 位作者 景婧 朱敬肖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李林 郭玉明 张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974-3980,共7页
该文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回顾性分析了1392例骨病用药相关的肝损伤不良反应(liver injury associ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LI-ADR)病例(其中单用中药的占18.75%,单用西药的占68.68%)。该类病例占全部药物相关肝损伤不良... 该文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回顾性分析了1392例骨病用药相关的肝损伤不良反应(liver injury associ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LI-ADR)病例(其中单用中药的占18.75%,单用西药的占68.68%)。该类病例占全部药物相关肝损伤不良反应的2.5%,位列全部药物类别前10位,从2012—2016年报告数量和严重病例占比均呈升高趋势。患者平均年龄(54.2±15.8)岁,性别差异不大(男-女1.04∶1),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1∶2.6),而在痛风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7.16∶1)。患者的预后较好,痊愈及好转率为85.27%。从服药到发生肝损伤的时间因用药不同有所差异,单用中药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中位数(27 d)明显晚于单用西药组(11 d)(P<0.05)。骨病用药是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类别之一,且因骨病用药而出现肝损伤不良反应的病例上报数呈增长趋势,临床应高度关注其安全合理用药;男性与女性LI-ADR因原患疾病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总体上比西药更长,临床用药应根据不同疾病及所用药物特点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病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损伤 流行趋势 合理用药 中药
原文传递
抗银屑病中药克银丸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病例和实验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熊鹏 陈帅帅 +7 位作者 宋迪 朱敬肖 刘亚雷 郭玉明 柏兆方 赵海平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017-5023,共7页
克银丸是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常用中成药,但有报道其可致严重肝损伤。该文采用整合证据链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CNKI文献及肝病专科医院的克银丸相关肝损伤病例进行检索及再评价,筛选出因果关系为可能及以上级别的病例共23例,其中单用... 克银丸是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常用中成药,但有报道其可致严重肝损伤。该文采用整合证据链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CNKI文献及肝病专科医院的克银丸相关肝损伤病例进行检索及再评价,筛选出因果关系为可能及以上级别的病例共23例,其中单用克银丸且因果关系为肯定的病例有11例,占47.83%,提示克银丸致肝损伤客观存在。克银丸引起肝损伤的潜伏期跨度为1~90 d,累积服药剂量跨度为20~1 800 g,个体差异明显,未见肝损伤与剂量和疗程的依赖关系,提示克银丸致肝损伤具有特异质属性。进一步基于免疫应激介导的特异质肝损伤大鼠模型,证实了克银丸可在免疫应激模型大鼠剂量依赖地引起急性肝损伤,单次给药中毒剂量(14 g·kg-1)为临床等效剂量的6.7倍,而对正常大鼠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显著影响。拆方实验表明,克银丸方中白鲜皮是致特异质肝损伤的主要药味,其他3味药既无肝损伤作用,也无配伍减毒作用。结果提示临床用药应重视克银丸对免疫应激状态患者可致肝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特异质 克银丸 免疫应激 白鲜皮
原文传递
基于被动监测数据和医院病例的一种补骨脂制剂相关肝损伤再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亚蕾 葛斐林 +5 位作者 朱敬肖 景婧 王伽伯 张雅铭 郭玉明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272-4276,共5页
该文收集了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含补骨脂的制剂骨康胶囊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报告(ADR病例),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2医院) 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该制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住院... 该文收集了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含补骨脂的制剂骨康胶囊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报告(ADR病例),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2医院) 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该制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并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再评价和分析。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收集到的该制剂相关肝损伤病例共110例,单用该制剂55例,主要用于治疗骨折(52. 74%);达到药物性肝损伤生化学诊断标准的有91例(82. 72%),89. 01%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且女性居多,占60. 9%;从服药到发生肝损伤的时间在1~208 d,中位天数为29 d,服用日剂量在2. 4~4. 8 g,累计剂量从3. 6~699. 6 g,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好转率为96. 70%)。某三级甲等肝病专科医院收集到的该制剂相关肝损伤的住院病例共7例,其中2例达到《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疗指南》中'疑似诊断'标准,5例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男女比例1∶6,年龄均在40岁以上,6例患者预后良好,但有1例发生肝衰竭。该制剂常用于骨折、骨关节炎等病,疗效显著,但ADR病例和医院病例均提示了其肝损伤风险,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生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其导致的肝损伤可能具有免疫特异质属性,临床用药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制剂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征 整合证据链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源数据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直连模式在远程数字化临床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房虹 卢来春 +10 位作者 唐玉 于安琪 杜静婷 朱敬肖 王铮 何为 王旭英 黄慧瑶 吴大维 王书航 李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36-3039,共4页
本文概述了数字化远程智能临床试验开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电子源数据(eSource)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的建设思路、应用情况以及成本效率、数据安全、流程合规等多维度价值。与传统模式相比,eSource to EDC(E2E)模式利用电子源数据平台... 本文概述了数字化远程智能临床试验开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电子源数据(eSource)到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的建设思路、应用情况以及成本效率、数据安全、流程合规等多维度价值。与传统模式相比,eSource to EDC(E2E)模式利用电子源数据平台、电子数据采集、远程监查等系统的有效融合,做到更小化人工干预,系统性地提升临床研究效率和数据质量。在保证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和操作的有效监管,达到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研究信息化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源数据 电子数据采集系统 临床研究 远程 数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