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袋靶用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方华 尹强 +3 位作者 张淑洋 周兰 徐业伟 张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由联苯四羧酸二酐和对苯二胺低温缩聚制备聚酰胺酸前驱体,经拉膜、高温酰亚胺化成功制备了气袋靶用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白光干涉仪和荧光光谱仪对薄膜和气袋靶进行了表征。经测量,薄膜的平均粗糙度为4.44nm、均方根粗糙... 由联苯四羧酸二酐和对苯二胺低温缩聚制备聚酰胺酸前驱体,经拉膜、高温酰亚胺化成功制备了气袋靶用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白光干涉仪和荧光光谱仪对薄膜和气袋靶进行了表征。经测量,薄膜的平均粗糙度为4.44nm、均方根粗糙度为5.34nm,薄膜装配后形成的气袋靶可承受0.1MPa的大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袋靶 聚酰亚胺 提拉法
下载PDF
溴掺杂CH聚合物靶材料的研制
2
作者 朱方华 张伟 +1 位作者 张林 尹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79-3281,共3页
利用对溴苯乙烯与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反应成功制备了溴掺杂CH聚合物靶材料,溴原子的原子分数通过对溴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调节,已经合成了溴代原子分数0.6%~4.2%的掺溴靶材料。通过热重和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薄膜的热分解温... 利用对溴苯乙烯与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反应成功制备了溴掺杂CH聚合物靶材料,溴原子的原子分数通过对溴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调节,已经合成了溴代原子分数0.6%~4.2%的掺溴靶材料。通过热重和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薄膜的热分解温度和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达到385℃,重均分子量达到41.5万,由其通过浇铸法制备的调制薄膜具有很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 靶材料 共聚 薄膜
下载PDF
硝基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秀华 朱方华 +2 位作者 何小波 孟丹 胥全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硝基化合物是炸药废水的主要成分,大部分硝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毒性.本文对奥克托今、黑索今、1,3,5-三硝基苯、1,3-二硝基苯、硝基苯、2,4,6-三硝基甲苯、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共8种硝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和液相色谱分... 硝基化合物是炸药废水的主要成分,大部分硝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毒性.本文对奥克托今、黑索今、1,3,5-三硝基苯、1,3-二硝基苯、硝基苯、2,4,6-三硝基甲苯、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共8种硝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其最佳检测波长分别为228 nm、227 nm、227 nm、237 nm、272 nm、230 nm、226 nm、244 nm.本文建立了8种硝基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ZORBAX SB-C18(3.0 mm×250 mm,5μm),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0.5 mL.min-1.水中8种硝基化合物可以在13 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检出限均≤0.8 ng,回收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化合物 紫外光谱 液相色谱分析 炸药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莎莎 吴小军 +4 位作者 何智兵 何小珊 王涛 朱方华 张占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实验室实现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于点燃聚变反应所需能量的阈值是当今世界ICF研究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的关键物理问题。在ICF研究中,制靶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至关重要,靶的质量是实验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 在实验室实现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于点燃聚变反应所需能量的阈值是当今世界ICF研究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的关键物理问题。在ICF研究中,制靶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至关重要,靶的质量是实验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国际ICF靶制备工作近年来在新型烧蚀层材料靶丸、新型靶丸支撑技术、优化黑腔材料与构型以及减小燃料填充管直径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并结合ICF物理需求,简要阐述了ICF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制备 进展 发展
下载PDF
纳米级β-磷酸钙的合成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毅 刘孝波 +2 位作者 杨德娟 朱方华 牟立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6-99,共4页
通过Ca(OH) 2 /H3 PO4/H2 O体系合成了一系列的纳米级 β 磷酸钙 ,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对 β 磷酸钙中Ca/P比的影响 ,应用IR ,TEM ,XRD对其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和Ca(NO3 )·4H2 O/ (NH4) 2 HPO4/H2 O体系所制得的β 磷酸... 通过Ca(OH) 2 /H3 PO4/H2 O体系合成了一系列的纳米级 β 磷酸钙 ,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对 β 磷酸钙中Ca/P比的影响 ,应用IR ,TEM ,XRD对其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和Ca(NO3 )·4H2 O/ (NH4) 2 HPO4/H2 O体系所制得的β 磷酸钙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两种方法都可以直接制备纳米级β 磷酸钙 ,烧结后晶体结构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β-磷酸钙 合成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孝波 朱方华 +3 位作者 何毅 杨德娟 杨瑜 牟立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8,共5页
以两种合成的酰胺二元醇和癸二酸为原料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该类半晶性聚合物的合成、结晶及其生物降解性,并应用IR,1HNMR。
关键词 酰胺二元醇 癸二酸 聚酯酰胺 共聚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的制备 被引量:8
7
作者 尹强 朱方华 +2 位作者 周兰 张淑洋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5-368,共4页
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溴代聚苯乙烯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将低密度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溶胶浇注在薄膜调制图纹的表面,从而得到了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较为详细的讨论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复合平面调制靶... 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溴代聚苯乙烯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将低密度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溶胶浇注在薄膜调制图纹的表面,从而得到了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较为详细的讨论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复合平面调制靶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台阶仪、显微镜观测了薄膜表面条纹的起伏以及薄膜-泡沫截面的复合情况,实验结果发现,采用此种方法得到的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其薄膜厚度、泡沫密度易于控制,薄膜、泡沫调制界面清晰,易于微靶的加工与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图纹 薄膜-泡沫复合 平面调制靶 浇注
下载PDF
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业伟 朱方华 张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9-85,共7页
总结了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评述了其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二极管和生物等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同时,讨论了苝酰亚胺衍生物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苝酰亚胺衍生物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太阳能电池 电致发光二极管 生物应用
下载PDF
苝四羧酸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业伟 朱方华 +1 位作者 张海连 张林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58,共3页
以苝四羧酸二酐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个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类化合物[1,7-二溴-3,4,9,10-苝四酸酐(1),N,N′-二(十二烷基)-1,7-二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2)和N,N′-二(十二烷基)-1,7-二对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3... 以苝四羧酸二酐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个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类化合物[1,7-二溴-3,4,9,10-苝四酸酐(1),N,N′-二(十二烷基)-1,7-二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2)和N,N′-二(十二烷基)-1,7-二对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3)],其结构经1HNMR和MS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热分析法研究了2和3的电化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结果表明:2和3的氧化电位分别为931.6mV,170.1mV,还原电位分别为-1028mV,-1941mV;2和3具有高的分解温度(>300℃),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四羧酸二酰亚胺 合成 循环伏安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含ε-己内酯链节的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孝波 张军华 +2 位作者 杨德娟 何毅 朱方华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以ε-己内酯与乙二胺、己二胺开环加成反应生成的酰胺二元醇和己二酸为原料,合成了ε-己内酯链节的聚酯酰胺,并用IR,1HNMR,13CNMR和DSC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聚酯酰胺 合成 可生物降解 己内酯 PET
下载PDF
含苝聚合物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业伟 朱方华 +2 位作者 张海连 王鹏 张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92-102,共11页
在介绍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其改性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以苝酰亚胺为重复单元构筑的聚酰亚胺、共聚物、星型聚合物、树枝大分子和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动态,该类聚合物展现了丰富的结构形态、独特的性质功能以及在光电器件上... 在介绍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其改性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以苝酰亚胺为重复单元构筑的聚酰亚胺、共聚物、星型聚合物、树枝大分子和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动态,该类聚合物展现了丰富的结构形态、独特的性质功能以及在光电器件上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苝聚合物 聚酰亚胺 共聚物 星型聚合物 树枝大分子 超分子
下载PDF
聚环己基乙烯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业伟 罗炫 +1 位作者 朱方华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01-1904,共4页
靶用氘代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直是ICF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聚苯乙烯(PS)经氢化反应制备出非氘代聚环己基乙烯(PVCH),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VCH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与目标结构吻合良好,同时摸索出... 靶用氘代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直是ICF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聚苯乙烯(PS)经氢化反应制备出非氘代聚环己基乙烯(PVCH),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VCH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与目标结构吻合良好,同时摸索出最优合成条件,并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VCH相对于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初始分解温度都有所提高,分别达到146℃和345℃;PVCH在溶解度方面也得到改善,可以完全溶于石油醚和环己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 聚环己基乙烯 催化氢化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聚酯酰胺/β-磷酸三钙共混物的制备及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牟立 刘孝波 +3 位作者 贺泽凯 何毅 杨德娟 朱方华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研究了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与 β-磷酸三钙和表面接枝 β-磷酸三钙共混物的制备及其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 ,并用 IR,DSC及 SEM对其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聚酯酰胺 Β-磷酸三钙 共混物 制备 相容性
下载PDF
含ε-己内酯链节的聚酯-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德娟 刘孝波 +1 位作者 朱方华 何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以ε-己内酯和1,4-丁二醇合成一定分子量的端羟基聚ε-己内酯预聚物,再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80~130℃熔融反应合成一系列的含ε-己内酯链段的聚酯-氨酯。应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特性粘数进行表征,... 以ε-己内酯和1,4-丁二醇合成一定分子量的端羟基聚ε-己内酯预聚物,再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80~130℃熔融反应合成一系列的含ε-己内酯链段的聚酯-氨酯。应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特性粘数进行表征,测定了该聚合物薄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显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聚酯 氨酯 合成 性能 链节 聚氨酯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β磷酸三钙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孝波 何毅 +1 位作者 杨德娟 朱方华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 β 磷酸三钙和表面接枝改性β 磷酸三钙与聚ε 己内酯共混物的制备、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获得了全生物降解的聚ε 己内酯 /β 磷酸三钙共混物材料。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Β-磷酸三钙 共混物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不同硝基苯基POSS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红菊 黄闯闯 +2 位作者 徐艺 朱方华 张林 《有机硅材料》 CAS 2012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以八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PS)和十二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PS)为原料,经发烟硝酸和发烟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硝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八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NPS),十二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NPS),十六硝基八苯基笼型... 以八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PS)和十二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PS)为原料,经发烟硝酸和发烟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硝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八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NPS),十二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NPS),十六硝基八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HDNP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XRD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笼子体积和硝基取代数对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影响,经TGA测试表明:三者质量损失为5%时的温度分别为349℃、292℃、187℃,最大热分解速度对应的温度分别是430℃、428℃、410℃,在1 190℃处,三者的残留质量分数分别是53.4%、50.25%、36.69%。三者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以硝基取代数最少和笼子体积最小的ONPS热稳定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 硝化 热稳定性 硝基 苯基
下载PDF
气袋靶制备技术
17
作者 尹强 张林 +4 位作者 周兰 张淑洋 肖江 张伟 朱方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为了研究柱腔内气体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内爆对称性的影响,详细给出了气袋靶制备及其在神光-Ⅱ靶场的应用情况。对气袋靶的靶型设计、靶材料选择及薄膜制备和充气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的气袋靶主要由厚度为400 nm的聚酰亚... 为了研究柱腔内气体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内爆对称性的影响,详细给出了气袋靶制备及其在神光-Ⅱ靶场的应用情况。对气袋靶的靶型设计、靶材料选择及薄膜制备和充气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的气袋靶主要由厚度为400 nm的聚酰亚胺薄膜和厚度为400μm的铝支撑环构成,利用装配在支撑环上的充气管实现对气袋靶的充气,当充气完成后,整个气袋靶膨胀为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袋靶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惯性约束聚变 聚酰亚胺薄膜
下载PDF
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
18
作者 徐业伟 罗炫 +1 位作者 朱方华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7-1570,共4页
低密度CH聚合物多孔材料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的重要靶材料,利用热致相分离原理对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聚苯乙烯(PS)氢化反应制备了聚环己基乙烯(PVCH),经过溶剂选择,确定以环己烷/1,4-二氧六环为溶... 低密度CH聚合物多孔材料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的重要靶材料,利用热致相分离原理对低密度聚环己基乙烯泡沫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聚苯乙烯(PS)氢化反应制备了聚环己基乙烯(PVCH),经过溶剂选择,确定以环己烷/1,4-二氧六环为溶剂体系,经热致相分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低密度PVCH泡沫。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泡沫密度的影响,确定了泡沫密度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在0.04-0.15 g/cm3范围之内可实现对泡沫密度的有效控制。泡沫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平均孔径有升高的趋势,孔径分布趋于单一化,孔径范围为23.63-0.8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己基乙烯 惯性约束聚变 低密度泡沫 热致相分离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下载PDF
可溶性苝四羧酸二酰亚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19
作者 徐业伟 朱方华 +2 位作者 张海连 王鹏 张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以苝四酸酐为原料合成了1,7-二溴-3,4,9,10-苝四酸酐(PeryB r2)、N,N′-二(十二烷基)-1,7-二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D-PeryB r2)和N,N′-二(十二烷基)-1,7-二对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D-PeryBp2)3种苝四羧酸... 以苝四酸酐为原料合成了1,7-二溴-3,4,9,10-苝四酸酐(PeryB r2)、N,N′-二(十二烷基)-1,7-二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D-PeryB r2)和N,N′-二(十二烷基)-1,7-二对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D-PeryBp2)3种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热分析和荧光光谱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DD-PeryBp2能很好的溶于甲苯、氯仿、四氢呋喃等常用有机溶剂。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48和576 nm。DD-PeryBp2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四羧酸二酰亚胺 溶解性 热稳定性 发光材料
下载PDF
具有芴酮结构聚芳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20
作者 单雯雯 朱方华 常冠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9,24,共4页
以含有芴结构的芳香二胺单体3,6-二氨基-9-芴酮和不同结构的二溴化合物为底物,通过钯催化C-N交叉偶联缩聚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具有芴酮官能团的聚芳亚胺(PIKF)。其数均分子量(-Mn)在3400-4300之间,重均分子量(-Mw)在10200-13800之... 以含有芴结构的芳香二胺单体3,6-二氨基-9-芴酮和不同结构的二溴化合物为底物,通过钯催化C-N交叉偶联缩聚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具有芴酮官能团的聚芳亚胺(PIKF)。其数均分子量(-Mn)在3400-4300之间,重均分子量(-Mw)在10200-13800之间,分散系数(-Mw/-Mn)为3.00-3.34。由TG和DSC测定了PIKF的耐热性能,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Tg≥200℃,Td〉500℃)。通过对PIKF的光学特性测定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光学性能,其UV-Vis最大吸收波长为455nm和600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因PIKF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聚合物主链结构π电子离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亚胺 钯催化 耐热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