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园林背景下的旅游示范区建设初探——以马山慢城核心区为例
1
作者 朱方钰 刁文妍 王贞斌 《园林科技》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伴随着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推进和国内观光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旅游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示范区存在时代必然性和市场可行性,并且具有重要的... 伴随着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推进和国内观光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旅游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示范区存在时代必然性和市场可行性,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本文结合马山慢城核心区建设项目,阐述在生态园林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是如何建设以生态园林、观光农业为主题的旅游示范区,以及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园林 马山慢城 生态旅游示范区
下载PDF
产权导向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北京延寿街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奇 朱方钰 梁健 《中国名城》 2021年第9期36-42,共7页
在城市进入存量规划阶段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城市风貌等有着重要意义,复杂的产权问题是阻碍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诸多学者从产权入手对保护与更新的实施策略进行... 在城市进入存量规划阶段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城市风貌等有着重要意义,复杂的产权问题是阻碍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诸多学者从产权入手对保护与更新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以北京市延寿街区城市设计为例,以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本地居民生活的宜居性为目标,探索以产权为基准,叠合建筑类型、原有建筑功能得出基本策略指引,通过协调多元主体达成共识,从文化复兴、风貌保护、设施提升、业态提质、智慧管理5个方面进行具体策略的实施,形成一套整体性的设计思路,提高规划的过程性和参与性,以达到延续历史文脉、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最终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与更新 产权导向 北京延寿街
下载PDF
社交泡泡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模块化设计
3
作者 曹逸伦 郭玉菡 +2 位作者 朱方钰 廖劢 陈欢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1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在疫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许人类都要适应与病毒共处,并为重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做准备。针对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社交与安全的矛盾,“社交泡泡”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这一设计包括app设计、艺术泡泡、灯光... 在疫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许人类都要适应与病毒共处,并为重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做准备。针对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社交与安全的矛盾,“社交泡泡”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这一设计包括app设计、艺术泡泡、灯光泡泡和移动泡泡,通过利用这些有趣、安全、温馨的“泡泡”,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干预,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安全距离 社交泡泡
下载PDF
微型公共空间的“弹性”——高密度城市空间下的小微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方钰 张超逸 +1 位作者 田雨泽 王珏 《艺术教育》 2022年第7期221-224,共4页
当前,城市人口数量与密度急速增长,能够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开放空间较少。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在有限空间和人们对公共空间迫切需求的供需矛盾下,合理利用长期被忽视的小微空间,是解决公共... 当前,城市人口数量与密度急速增长,能够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开放空间较少。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的数量扩张转向精细的质量提升。在有限空间和人们对公共空间迫切需求的供需矛盾下,合理利用长期被忽视的小微空间,是解决公共空间发展困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新途径。文章基于小微空间的特点,将“弹性”概念引入其中,以H地块为例,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空间划分、竖向利用、功能复合、打破边界、公共参与的设计策略,创造出利用高效、功能灵活、环境舒适、文化丰富的公共空间,满足使用人群的行为变化与对应的设计周期需要,进而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土地资源不足、人口集中、需求多样、绿地缺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小微空间 弹性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过往即他乡”——基于当地居民口述史的胡同整治更新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齐莹 朱方钰 《中国建筑教育》 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城市遗产处在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所谓保护本身就是一系列"文化—社会"互动的进程。传统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中过多关注建筑实体的价值判断,而忽视居民体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了回答"为何保护,为谁保护"的问题,... 城市遗产处在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所谓保护本身就是一系列"文化—社会"互动的进程。传统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中过多关注建筑实体的价值判断,而忽视居民体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了回答"为何保护,为谁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街区访谈、多人口述史的方式,收集北京胡同中常住居民的城市记忆与居住故事,倾听居民对近年来发生在各条胡同的整治工作的感受。由此绘制出胡同典型居民的画像,从内部提升、院落腾退及政策执行、街道整治和街面改造三个方面探讨工作的效果及问题,并对北京历史街区胡同的更新命题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同居民 口述史 自主建造 风貌整治 邻里社区
原文传递
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风貌特色研究——以山西省蟒岩村为例
6
作者 丁奇 何林 朱方钰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4期60-62,共3页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已评选出了五批,在北方地区中晋东南传统村落布局相对集中,并在风貌上延续了晋商、军事和农耕的文化特色。晋东南传统村落受山地地形地貌影响较大,有着黄土高原的地域性风貌特征,其中蟒岩村是典型代表,通过分...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已评选出了五批,在北方地区中晋东南传统村落布局相对集中,并在风貌上延续了晋商、军事和农耕的文化特色。晋东南传统村落受山地地形地貌影响较大,有着黄土高原的地域性风貌特征,其中蟒岩村是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发现这些风貌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肌理形态、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方面。进行此研究,对增强晋东南传统村落吸引力,推动晋东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 山地传统村落 风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