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研究
1
作者 许海华 丁言者 +5 位作者 李丽花 张煜珩 曹呈娟 陈中伟 杭凌霄 朱旭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8期97-104,共8页
文章于2018年春、夏、秋季对盐城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查采样,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环境因子季节... 文章于2018年春、夏、秋季对盐城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查采样,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环境因子季节变化显著,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指数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空间上呈各河入海口向远岸海域逐渐降低的趋势;聚类分析将江苏近岸海域分为废黄河三角洲区域和辐射沙洲区域2个大类;盐城入海河流输入对污染物的分布有强烈影响,同时水动力情况影响环境因子分布;陆源污染和淡水输入是引起海水环境因子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富营养化 海洋环境
下载PDF
军事需求评估的形式化建模分析
2
作者 马宝林 朱旭宇 都斌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更加科学有效评估军事需求,通过需求评估“阶段划分、对象确定、指标构建”等步骤,系统阐述军事需求评估问题;形式化语言对需求论证阶段的方案需求值、落实阶段的能力生成值和检验评估阶段的需求满足值等指标重点描述,研究了需求评估... 为更加科学有效评估军事需求,通过需求评估“阶段划分、对象确定、指标构建”等步骤,系统阐述军事需求评估问题;形式化语言对需求论证阶段的方案需求值、落实阶段的能力生成值和检验评估阶段的需求满足值等指标重点描述,研究了需求评估的预期走势;基于Kalman滤波思想对提出的形式化模型进行实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评估结果能够逐渐逼近理想值,误差可以收敛;评估周期、评估初始值、预测误差、观测误差等因素对评估走势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综合评估结果与分项评估指标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建立的形式化模型能够表征需求评估的基本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军事需求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评估 KALMAN滤波 形式化分析
下载PDF
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月际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旭宇 黄伟 +5 位作者 曾江宁 江志兵 杜萍 廖一波 张鹏 陈全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51-3361,共11页
通过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对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逐月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87种,主要由硅藻(143种)和甲藻(40种)组成,金藻、绿藻和蓝藻偶有检出。全年共发现20种优势种,其中硅藻16种,甲藻3种,蓝藻1种。浮游植物丰度、种类数、Sh... 通过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对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逐月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87种,主要由硅藻(143种)和甲藻(40种)组成,金藻、绿藻和蓝藻偶有检出。全年共发现20种优势种,其中硅藻16种,甲藻3种,蓝藻1种。浮游植物丰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月变化均较大。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为溶解硅(DSi)、溶解无机氮(DIN)、氮磷比(N∶P)、溶解无机磷(DIP)、硅磷比(Si∶P)、盐度和温度。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和瓯江径流也是影响本海域浮游植物变化的重要因素:6—9月,台湾暖流影响较大,调查海域外海暖水性种类增多;其他各月闽浙沿岸流和瓯江径流影响较大,调查海域既有近岸低盐种类,也有半咸水、淡水种类。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近30年来洞头海域营养盐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1981—1982年的12.89μmol/L升至2010—2011年的52.63μmol/L,N∶P由19.1∶1升至51.8∶1。同时浮游植物群落也有较大改变,表现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增加(由5.8×105个/m3上升至39.2×106个/m3)和优势种的更替(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向骨条藻Skeletonema spp.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月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洞头
下载PDF
连云港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旭宇 许海华 +3 位作者 许娴 葛跃浩 陈沛沛 杨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根据2014年8月(夏季)、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1月(冬季)和2015年5月(春季)对连云港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8属155种(含变种、变型),主要由硅藻(115种)和甲藻(30种)组成.冬季细胞丰度(230.13×10~4cel... 根据2014年8月(夏季)、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1月(冬季)和2015年5月(春季)对连云港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8属155种(含变种、变型),主要由硅藻(115种)和甲藻(30种)组成.冬季细胞丰度(230.13×10~4cells/m^3)显著高于春(24.67×10~4cells/m^3)、夏(119.78×104cells/m^3)、秋(90.25×10~4cells/m^3)三季,优势种主要有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和微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imus)等.浮游植物群落参数(种类数、细胞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 H值、DO、COD和营养盐)均存在季节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显著.冗余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营养盐、悬浮物、盐度和COD.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由硅藻占主要优势演替为硅藻和甲藻联合占优势.营养盐结构已有较大变化: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24.58μmol/dm^3;磷酸盐浓度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0.19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0.48μmol/dm^3;N/P由8.3升高至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浮游植物 群落 理化因子 海州湾
下载PDF
氮磷营养盐结构对有害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旭宇 江志兵 +3 位作者 杜萍 黄逸君 陈全震 曾江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52-156,共5页
近年来,有害藻华(HABs)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它不仅破坏海洋环境,且严重损害了水产资源,而营养盐形态是引起有毒有害藻华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氮、磷营养盐形态对有害藻类生长、有害藻华(HABs)及有毒藻类产毒影响3方面的国... 近年来,有害藻华(HABs)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它不仅破坏海洋环境,且严重损害了水产资源,而营养盐形态是引起有毒有害藻华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氮、磷营养盐形态对有害藻类生长、有害藻华(HABs)及有毒藻类产毒影响3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并指出应加强控制氮磷排放结构、氮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藻类氮磷吸收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氮磷营养盐 形态 结构 毒性
下载PDF
春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旭宇 陈中伟 +4 位作者 刘吉堂 丁言者 许海华 葛跃浩 杨华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期43-51,56,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春季(3月)对江苏近岸海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34属63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共6种;浮游动物10大类21...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春季(3月)对江苏近岸海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34属63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共6种;浮游动物10大类21种,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共7种。环境因子(悬浮物、pH、DO、浊度、水温、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各断面存在显著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悬浮物、p H、DO、盐度、水温、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与浮游生物群落参数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南黄海 绿潮分布区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0
7
作者 江志兵 陈全震 +5 位作者 寿鹿 廖一波 朱旭宇 高瑜 曾江宁 张月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13-5824,共12页
根据2010年1月(冬)、4月(春)、7月(夏)和11月(秋)对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4属220种,主要由硅藻(168种)和甲藻(38种)组成。春、秋、冬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67.85、65.88和56.77×... 根据2010年1月(冬)、4月(春)、7月(夏)和11月(秋)对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4属220种,主要由硅藻(168种)和甲藻(38种)组成。春、秋、冬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67.85、65.88和56.77×104个/m3)显著高于夏季(7.19×104个/m3),优势种主要有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大洋角管藻(Cerataulina pelagic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罗氏角毛藻(C.lauderi)等,其中琼氏圆筛藻为全年的优势种,且在春、冬季为该海域的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丰度、chl a浓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和Margalef丰富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透明度、pH值、DO、悬浮物、DIN、PO4-P和SiO3-Si浓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变化(P<0.001),但区域(鱼礁区与对照区)间基本无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季节差异(P=0.001),但区域间无显著差异。可见,人工鱼礁投放对网采浮游植物群落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1)可能是该海域人工鱼礁投放数量不多,仅有230个水泥鱼礁体(共5000空立方),建礁时间也较短,导致其生态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显著体现;(2)对照区与人工鱼礁区的距离较近,且采样站位均靠近岛屿,潮流和岛屿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人工鱼礁投放对其的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温度、营养盐、盐度和悬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人工鱼礁 环境因子 CCA分析 象山港
下载PDF
象山港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8
作者 江志兵 朱旭宇 +4 位作者 高瑜 廖一波 寿鹿 曾江宁 黄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40-3350,共11页
根据2010年春季象山港28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属158种,其中硅藻135种(占总丰度的99.0%),甲藻18种,其余门类(金藻、蓝藻、绿藻和隐藻)5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5.29×104个/m3,其分布呈较强的斑块状(3.41×104... 根据2010年春季象山港28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属158种,其中硅藻135种(占总丰度的99.0%),甲藻18种,其余门类(金藻、蓝藻、绿藻和隐藻)5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5.29×104个/m3,其分布呈较强的斑块状(3.41×104—142.35×104个/m3),高值区位于横山至白石山水域及乌沙山电厂邻近水域。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港口和港口外高于港中部和港底。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绝对优势种,其丰度(284.97×103个/m3)占总丰度的80.8%。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透明度、悬浮物、温度、水深和氮磷比。光照充足、电厂温排水适度温升、营养盐丰富和氮磷比合适(接近Redfield比值16)导致了港内微藻旺发。受径流、水交换和海洋开发等影响,象山港的理化参数表现了明显的斑块和梯度分布,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境,客观上造成了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港底、港中部、港口至港口外区域间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象山港浮游植物丰度的升高及群落结构的改变与电厂运行、水产养殖、临港工业发展和滩涂围垦等海洋开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浮游植物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海洋开发
下载PDF
氮磷比对浙江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伟 朱旭宇 +5 位作者 曾江宁 陈全震 徐晓群 廖一波 刘晶晶 杜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氮磷比(N/P)(1∶1,4∶1,8∶1,16∶1,32∶1,64∶1,128∶1和256∶1)对浙江近岸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组成及演替过程均有显著影响。实验前期(6~12... 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氮磷比(N/P)(1∶1,4∶1,8∶1,16∶1,32∶1,64∶1,128∶1和256∶1)对浙江近岸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组成及演替过程均有显著影响。实验前期(6~12d),低N/P组(1∶1)H′,Ma,J和Dr值均偏小,实验结束时(30d)8∶1和16∶1组H′,J和Dr值小于其他各组。实验初期(6d),高N/P组(128∶1和256∶1)对硅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实验结束时8∶1和16∶1组更适合硅藻生长。此外,各组中浮游植物群落都呈硅藻→甲藻的基本演替规律,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较之群落初始物种组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顺序更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江苏海域赤潮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清清 曹兵 +3 位作者 杨波 王超 朱旭宇 许娴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1,229,共6页
利用1997-2014年江苏海域赤潮发生记录资料,系统分析了江苏海域赤潮的分布特征,并对赤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海域赤潮发生平均2次/年,年发生频率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赤潮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5-9月... 利用1997-2014年江苏海域赤潮发生记录资料,系统分析了江苏海域赤潮的分布特征,并对赤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海域赤潮发生平均2次/年,年发生频率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赤潮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5-9月,又以5月份发生频率最高,7月份次之。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连云港海州湾海域和南通以东海域。连云港海域爆发的赤潮多为有毒的甲藻赤潮,少数为硅藻;南通海域赤潮种多为硅藻。连云港附近海域赤潮优势种的变化很可能与该海域营养盐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分布特征 赤潮优势种 江苏海域
下载PDF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万晔 杨华 +5 位作者 刘吉堂 马润美 程祥圣 王超 葛修军 朱旭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在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进行的调查,研究了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年际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60种,其中硅藻种类数最多(113种),甲藻其次(31种),蓝藻、金藻、...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在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进行的调查,研究了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年际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60种,其中硅藻种类数最多(113种),甲藻其次(31种),蓝藻、金藻、黄藻、绿藻、裸藻和隐藻偶有检出。优势种共8种,包括7种硅藻和1种甲藻。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磷酸盐、亚硝酸盐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近30年来核电站邻近海域营养盐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1983年的0.70μmol/L升至2013年的29.38μmol/L,N/P由4.9∶1升至53.7∶1。同时浮游植物群落也有较大变化,表现为优势种呈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向骨条藻Skeletonema spp.演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藻类 群落组成 环境因子 核电站
下载PDF
海洋生物体中痕量砷消解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海华 陈沛沛 +1 位作者 朱旭宇 万晔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7-99,共3页
建立了以微波预消解后湿法消解的生物消解方法,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海洋生物样品中痕量砷,并研究了不同消解液体系对海洋生物体中痕量砷的消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微波消解预消解后湿法消解相结合的消解方法对... 建立了以微波预消解后湿法消解的生物消解方法,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海洋生物样品中痕量砷,并研究了不同消解液体系对海洋生物体中痕量砷的消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微波消解预消解后湿法消解相结合的消解方法对海洋生物体中砷的消解,具有消解效率高、消解剂消耗少、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消解液体系消解生物中痕量砷的回收率与稳定性优于用硝酸-硫酸消解液体系与硝酸-高氯酸消解液体系消解的生物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消解 原子荧光
下载PDF
衢山岛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瑜 江志兵 +3 位作者 朱旭宇 周青松 陈全震 曾江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4-660,共7页
根据2010年10月的调查数据,对衢山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本次调查期间,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81种,其中硅藻133种,占总种数的73.9%,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且中肋骨条藻... 根据2010年10月的调查数据,对衢山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本次调查期间,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81种,其中硅藻133种,占总种数的73.9%,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且中肋骨条藻为绝对优势种;甲藻38种,占总种数的21.1%。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具有明显的潮周期特性,体现为大潮期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小潮期;大、小潮期间浮游植物平均H′分别为0.65和1.10;由聚类分析发现,浮游植物不同群落间组成差异显著。衢山岛海域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大潮期间,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81 mg/L和0.04 mg/L;小潮期间,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4 mg/L和0.0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衢山岛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群落多样性 潮周期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et-collecte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its response to marine exploitation in Xiangshan Bay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志兵 朱旭宇 +3 位作者 高瑜 陈全震 曾江宁 朱根海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62-773,共12页
To explore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arine resource exploitation, net-collected phytoplankton and physical-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 To explore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arine resource exploitation, net-collected phytoplankton and physical-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Xiangshan Bay during the four seasons of 2010. A total of eight phyla, 97 genera, and 310 species were found, including 232 diatom species, 45 dinoflagellate species and 33 other taxa. The phytoplankton abundances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P<0.001) seasonal difference with the average of 60.66×10 4 cells/m 3 . Diatoms (mainly consisting of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Cerataulina pelagica, Skeletonema costatum, and genus Chaetocero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in all seasons. We found great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community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similarity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show that temperature, nutrition, illumination, and salinity were the main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microalgal assemblag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an increase i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and change in the dominant species coincided with increased exploitation activities in this bay (e.g. operation of coastal power plants, intensive mariculture, tidal flat reclamation,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xercise caution when deciding upon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the sea-related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时空分布 海洋开发 收集 象山港 季节性差异 海洋资源开发 物理化学参数
下载PDF
氮磷比对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朱旭宇 黄伟 +4 位作者 曾江宁 江志兵 刘晶晶 徐晓群 陈全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9,共7页
对浙江省洞头岛海区浮游植物在不同氮磷比(1:1、4:1、8:1、16:1、32:1、64:1、128:1和256:1)条件下进行了30 d的(冬季)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数、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高N:P组(... 对浙江省洞头岛海区浮游植物在不同氮磷比(1:1、4:1、8:1、16:1、32:1、64:1、128:1和256:1)条件下进行了30 d的(冬季)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数、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高N:P组(128:1和256:1)种类数和细胞丰度显著高于低N:P组(1:1、4:1和8:1),对照组叶绿素a(Chla)浓度高于其他组.实验期间各组浮游植物群落均发生演替,演替顺序为: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绿藻(塔胞藻Pyramimonas sp.)和隐藻(伸长斜片藻Plagioselmis prolonga)→硅藻→甲藻(双刺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bipes),其中硅藻粒级结构变化较大,从微型(中肋骨条藻和旋链海链藻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向小型(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海洋角管藻Cerataulina pelagica和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方向演替.优势种最适N:P比不同,实验结束时16:1组圆海链藻和双刺原多甲藻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柔弱伪菱形藻在128:1组生长较好.此外,各N:P组群落演替速度不同,d 24时8:1、16:1和32:1组甲藻(双刺原多甲藻)丰度即超过硅藻,N:P值略降有利于硅藻向甲藻演替,而N:P比过高不利于甲藻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演替
原文传递
南黄海绿潮发生时浮游植物群落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旭宇 万晔 +3 位作者 葛跃浩 许海华 丁言者 杨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根据2014年8月在大丰-射阳海域进行的调查,初步分析了绿潮发生时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6门51属93种,其中硅藻(62种,占66.7%),甲藻(26种,占28.0%),其余门类(金藻、绿藻、裸藻和隐藻)5种。网样共发现5种优势种... 根据2014年8月在大丰-射阳海域进行的调查,初步分析了绿潮发生时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6门51属93种,其中硅藻(62种,占66.7%),甲藻(26种,占28.0%),其余门类(金藻、绿藻、裸藻和隐藻)5种。网样共发现5种优势种,分别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s-iridis、格氏圆筛藻C.granii、琼氏圆筛藻C.jonesianus,水样共6种优势种,分别为中肋骨条藻、锥状斯比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血红哈卡藻Akashiwosanguine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盔状舟形藻Navichlacorymbosa和裸藻Euglena spp.。其中,中肋骨条藻生态位较宽,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网采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7.29×104 cells/m3,其中甲藻占6.5%,硅藻占91.2%。水采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66×104 cells/L,其中甲藻占33.8%,硅藻占58.9%。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绿潮发生期间,调查海域营养盐浓度降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甲藻种类数明显升高。绿潮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浮游植物 群落
原文传递
2015年春、夏季江苏近岸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17
作者 朱旭宇 许海华 +4 位作者 丁言者 葛跃浩 陈沛沛 张旭 杨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为了解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江苏近岸海域(119°30′0″~122°30′0″E,31°30′0″~35°30′0″N)网采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浮游植物共... 为了解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江苏近岸海域(119°30′0″~122°30′0″E,31°30′0″~35°30′0″N)网采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浮游植物共鉴定出7门70属150种(含变型、变种及未定名种),其中硅藻46属114种、甲藻16属27种,其余门类(蓝藻、金藻、裸藻、绿藻和隐藻)9种。春、夏季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分别为33.44×104cells/m3和71.82×104cells/m3。两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为硅藻,其中中肋骨条藻在春、夏两季均占主要优势。群落参数(种类数、细胞丰度、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可分为三个类群:海州湾区域(Ⅰ区)、废黄河三角洲区域(Ⅱ区)和辐射沙洲区域(Ⅲ区)。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氮磷比、悬浮物、硅酸盐和总氮等;夏季分别为:盐度、水温、pH、溶解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与历史资料对比,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仍以硅藻占主导,其次是甲藻,但硅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 环境因子 时空变化 江苏
原文传递
长江口低氧区异养细菌及氮磷细菌分布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萍 刘晶晶 +3 位作者 曾江宁 陈全震 江志兵 朱旭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1324,共9页
2009年8月15—28日,对长江口低氧高发海域的异养细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氨化细菌数量最高,表层水、底层水和表层沉积物的数量均值分别为307.52×104个·L-1、... 2009年8月15—28日,对长江口低氧高发海域的异养细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氨化细菌数量最高,表层水、底层水和表层沉积物的数量均值分别为307.52×104个·L-1、184.50×104个·L-1和199.97×102个·g-1;其次为异养细菌,数量均值分别为87.35×104cfu·L-1、86.85×104cfu·L-1和64.26×102cfu·g-1;再次为有机磷细菌,数量均值分别为19.26×104cfu·L-1、18.82×104cfu·L-1和19.56×102cfu·g-1;无机磷细菌只分布在长江口内和河口南槽至舟山海域,数量均值分别为18.50×104cfu·L-1、31.00×104cfu·L-1和7.17×102cfu·g-1;反硝化细菌分布广,但数量较低,均值分别为3.94×104个·L-1、23.08×104个·L-1和6.22×102个·g-1.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盐度、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pH是影响水体和表层沉积物异养细菌、磷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布的主要因子;底层水和表层沉积物异养细菌、磷细菌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底层水异养细菌和有机磷细菌与溶解氧(DO)呈显著正相关;表层沉积物无机磷细菌与DO呈显著正相关,氨化细菌与DO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说明:低氧对表层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低氧区 异养细菌 氮细菌 磷细菌
原文传递
氮磷比对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生长影响的微宇宙实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伟 朱旭宇 +3 位作者 曾江宁 寿鹿 陈全震 江志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2-1838,共7页
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1N∶1P、4N∶1P、8N∶1P、16N∶1P、32N∶1P、64N∶1P、128N∶1P和256N∶1P)培养30 d对东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叶... 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1N∶1P、4N∶1P、8N∶1P、16N∶1P、32N∶1P、64N∶1P、128N∶1P和256N∶1P)培养30 d对东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叶绿素a)含量、比生长率以及硅、甲藻相对比例均产生了显著影响:6 d时高氮磷比组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含量和比生长率显著高于低氮磷比组;30 d时氮磷比接近Redfield比值的处理组(8N∶1P、16N∶1P和32N∶1P)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它组.各处理组中浮游植物群落都呈先硅藻后甲藻的基本演替规律,不同氮磷比对甲藻发生时间和优势种产生了明显影响:实验前期(0~12 d)各处理组中硅藻占绝对优势;18 d时,4N∶1P、16N∶1P和32N∶1P组中甲藻占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的比例超越硅藻;随后(24~30 d),其它处理组中甲藻的比例也相继超越硅藻而占据优势;30 d时,除8N∶1P、16N∶1P和32N∶1P组外,其它各处理组中甲藻均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细胞丰度 CHL-A
原文传递
西门岛红树林沉积物细菌分布与环境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萍 刘晶晶 +3 位作者 曾江宁 陈全震 朱旭宇 高瑜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3-771,共9页
为了解浙江省西门岛红树林沉积物的细菌分布与环境特征,2010年4月和11月,采集红树林(T1、T2站)和光滩(T3、T4站)中潮带0~2 cm、10 cm^12 cm和20 cm^22 cm层沉积物,培养计数异养细菌(HB)、反硝化细菌(DNB)、氨化细菌(AB)、无机磷细菌(IPB... 为了解浙江省西门岛红树林沉积物的细菌分布与环境特征,2010年4月和11月,采集红树林(T1、T2站)和光滩(T3、T4站)中潮带0~2 cm、10 cm^12 cm和20 cm^22 cm层沉积物,培养计数异养细菌(HB)、反硝化细菌(DNB)、氨化细菌(AB)、无机磷细菌(IPB)和有机磷细菌(OPB);同时测定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氧化还原电位(Eh)、硫化物(S)及油类(Oil)含量;进行站位聚类分析和细菌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类细菌在20 cm以上沉积物中均有分布,但0~2 cm层数量明显高于10 cm^12 cm和20 cm^22 cm层;HB、IPB和OPB数量均值无明显季节差异,而DNB和AB数量呈现秋高春低。聚类结果显示:春季,T1和T4站的相似度最高(93.3%),秋季,T1和T2站的相似度最高(94.6%),即红树林区沉积物细菌群落未与光滩区形成稳定差异。环境因子中,TOC、TN和TP含量因充足而未对细菌生长产生限制;而Eh(p=0.002)和Oil(p=0.034)对细菌分布的影响显著。本文综合分析细菌数量和碳、氮、磷元素分布特征认为,西门岛红树林生态系统与我国大面积长时间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岛 红树林 沉积物 异养细菌 氮细菌 磷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