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测度与评价——基于2006—2012年数据 被引量:7
1
作者 邬晓霞 朱春筱 高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优化完善对推进该地区一体化和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根据2006—2012年京津冀地区35个县级以上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据,发现该体系中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结构呈"类金字塔型"分布特征,人口规模结构呈"T... 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优化完善对推进该地区一体化和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根据2006—2012年京津冀地区35个县级以上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据,发现该体系中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结构呈"类金字塔型"分布特征,人口规模结构呈"T型"分布特征。首位度以及位序—规模分析结果显示,该体系中首位城市北京的优势较为明显,中小城市发育相对较弱,城市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并提出从推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高位次城市之间合作、培育中小城市等角度优化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城市体系 城区常住人口 规模结构 首位度 位序—规模法则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经济复杂度及其演变——基于省级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春筱 张可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3-181,共9页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维护产业链稳定、增强经济复原力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在2002、2007、2012、2017年省级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根据平均波及步数法,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和由产业链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维护产业链稳定、增强经济复原力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在2002、2007、2012、2017年省级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根据平均波及步数法,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和由产业链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经济复杂度较好,河北省的经济复杂度较差;北京市和天津市内部发生了产业结构性调整及升级,分别向着服务化和高端化演变,而河北省拥有大量的传统型产业,产业链水平较低。在坚持一盘棋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应分别以强化服务业产业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和保产业链稳定为主要任务,共同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产业链 投入产出表 平均波及步数 经济复杂度
下载PDF
中国山区小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春筱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217-220,共4页
指出了金寨县是山区贫困县,对全县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地山区小城镇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经济转型困难、招商引资压力和人才流失的问题。提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小城镇的发展应坚持以创新、协调、... 指出了金寨县是山区贫困县,对全县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地山区小城镇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经济转型困难、招商引资压力和人才流失的问题。提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小城镇的发展应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解决山区小城镇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小城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小城镇 低碳经济 城镇化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关键路径 促进成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4
作者 张燕 朱春筱 《先锋》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关键路径 逻辑一致性 两院院士大会 资源统筹 深度融合 创新融合 加强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结对集聚和空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可云 朱春筱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9-1033,共15页
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就需要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中国工业的空间格局。集聚是工业在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把测度两两配对产业集聚的结对集聚指数和测度两两配对产业关联度的投入产出表相结合,首次构建集聚关... 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就需要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中国工业的空间格局。集聚是工业在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把测度两两配对产业集聚的结对集聚指数和测度两两配对产业关联度的投入产出表相结合,首次构建集聚关联指数和关联集聚指数,以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空间关联性的差异和出现差异的原因。通过整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二位数行业数据发现,一个区域出现结对集聚的配对产业数多不意味着该区域的集聚关联度大。2003—2013年中国工业的集聚关联度先增加后下降;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发现,集聚关联度与研究空间大小正相关,与基本单元大小负相关;比较相近空间尺度发现,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内产业在区县和城市层次的集聚关联度较大。这种空间关联性的差异主要源于现有区域治理体系、区域内的产业构成和外部冲击,受区域与产业政策影响,不同的区域和产业将会演化出不同的产业空间格局。现阶段应继续以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为引领,补足城市间产业同构、空间关联性差的短板,增强产业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产业在空间的优化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对集聚 EG指数 产业关联 空间尺度 区域经济布局
原文传递
大学国际化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吗?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业强 朱春筱 邢飞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共14页
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主体参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产业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却没有被重视。文章以三螺旋... 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主体参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产业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却没有被重视。文章以三螺旋算子为门槛值研究大学国际化水平、能力和不同类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上指向区域化,官、产、学三者合作水平较低,区域科研体系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较差。官、产、学三者合作相对紧密的地区具有良性的创新合作环境,大学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官、产、学三者合作不密切地区的创新能力则受大学国际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无论是"走出去"、"引进来"还是"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在创新合作环境好的地区,对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代理变量选择的影响,"编码"形式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在创新合作环境差的地区,大学研发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需要"引进来"和"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参与国际学习、交流和培训,以增加创新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流,促进当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 信息熵 互信息 知识生产函数 门槛模型
原文传递
大城市效率锁定的环境效应及其政策选择
7
作者 王业强 朱春筱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7年第1期42-59,共18页
城镇化究竟恶化了环境质量,还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城市经济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加剧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环境冲突。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大城市增长明显放缓,城市环境问题却变得更加突出。作者认为,城市的行政等级、市辖区(县)体制以... 城镇化究竟恶化了环境质量,还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城市经济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加剧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环境冲突。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大城市增长明显放缓,城市环境问题却变得更加突出。作者认为,城市的行政等级、市辖区(县)体制以及非均衡的区域性开放政策所形成的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差异导致中国大城市效率锁定。中国大城市效率锁定赋予城市环境问题新的视角,因此,需要对城市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作者以城市生产效率的测算为切入点,将环境因素纳入城市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分析和比较了城市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状况,以及投入和产出无效率等造成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最后从促进大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加强城市工业污染治理和促进大城市技术扩散等方面提出未来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锁定 环境冲突 无效率 行政等级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基于产业—空间—创新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可云 朱春筱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235,共15页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老”,在同时面对人才流失、城市收缩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时,如何实现从“老”向“现代化”、从“传统型增长”向“系统性发展”的转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产业—空间—创...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老”,在同时面对人才流失、城市收缩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时,如何实现从“老”向“现代化”、从“传统型增长”向“系统性发展”的转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产业—空间—创新环境三维分析框架下,测度东北地区多组结构性数据发现:辽宁省表现为外向型的双循环格局,且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但其空间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吉林省的现有经济体系表现较一般;黑龙江省表现较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应从东北地区产业关联体系再造、空间布局体系重塑和动力支撑体系优化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东北地区方向型、结构型和动能型转变与调整的突破口,为东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整体思路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格局 三维分析框架 系统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