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影响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因素
1
作者 王向清 朱晓珣 《湘南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群众观是毛泽东长期坚持的重要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石。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课堂教育的影响、湖湘文化的浸润、社会环境的催化和自身的不断努力。
关键词 毛泽东群众观 群众路线 湖湘文化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政治策略理论及其现实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向清 朱晓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谋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政治策略。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政治策略思想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策略思想的启示;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现实根据...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谋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政治策略。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政治策略思想的熏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策略思想的启示;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的现实根据包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的教训的反思。毛泽东政治策略思想主要包括:将分清敌友作为革命的首要问题;给民众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寄托,以动员民众参与革命与建设;采取既统一又独立、既团结又斗争的方式建立统一战线;因时代条件不同制定适宜的国际斗争原则等。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中观性、相对性、灵活性、博弈性等特点。毛泽东的政治策略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政治策略的谋划必须为工农大众服务,以民为本;政治策略必须以贯彻政治战略为目标;政治策略应根据政治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政治策略的制定应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政治策略 分清敌友 统一战线 博弈性 以民为本 风险防范
下载PDF
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论析
3
作者 王向清 朱晓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战胜敌人的军事博弈实践。毛泽东的军事博弈实践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二是战争题材的理论著作和史书的熏陶,三是革命战争经验... 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战胜敌人的军事博弈实践。毛泽东的军事博弈实践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二是战争题材的理论著作和史书的熏陶,三是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主要包括:智力的比拼、心理的较量、胆识的角力、谋略的撞击、意志的对抗。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具有灵活性、预见性、风险性和动态性等主要特点。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还具有冷静理性、知己知彼、辩证思维和守经达权等军事辩证法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军事博弈 谋略 预见性 风险性 军事辩证法
下载PDF
论毛泽东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向清 朱晓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4,共7页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指挥弱小的人民军队战胜了一个个强敌,达到了以弱胜强的目的。毛泽东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有3方面的理论来源:战争题材小说的熏陶;战争内容史书的启发;传统军事理论著作的指导。毛泽东以弱胜强军事智慧的形成有...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指挥弱小的人民军队战胜了一个个强敌,达到了以弱胜强的目的。毛泽东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有3方面的理论来源:战争题材小说的熏陶;战争内容史书的启发;传统军事理论著作的指导。毛泽东以弱胜强军事智慧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革命战争年代敌我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斗争失败教训的总结。毛泽东以弱胜强军事智慧的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速决战;战略上的"以一当十"和战术上的"以十当一";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心为上、化敌为友。毛泽东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蕴涵了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博弈思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以弱胜强 军事智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