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校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6期2949-2951,共3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程度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许昌市中医院12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4...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程度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许昌市中医院12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41例,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血清Hcy和hs-CRP水平。ACI患者均进行3个月常规治疗,评估各组死亡、失语及偏瘫发生情况。结果重度组血清hs-CRP、Hcy水平,偏瘫及失语发生率均高于中度及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死亡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Hcy及hs-CRP水平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预后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下载PDF
归芪祛风合剂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朱校序 王侠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归芪祛风合剂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恢复期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归芪祛风合剂,治疗3个月。记录两... 目的:观察归芪祛风合剂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恢复期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归芪祛风合剂,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指数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芪祛风合剂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显著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归芪去风合剂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3
作者 朱校序 郭长娥 徐丽敏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3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改良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部残疾指数(PDI)、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较快、较好的促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胶囊 电针 面神经麻痹 风痰阻络
下载PDF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买国仆 郭长娥 +2 位作者 王侠 朱校序 李静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风寒袭络证的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风寒袭络证的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针刺及中药内服。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传导功能及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均降低(P<0.05),观察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DNF、NGF水平均提高(P<0.05),观察组血清G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9.09%)与对照组(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增强GDNF、NGF等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期 风寒袭络证 祛风化痰 通络止痉 针刺 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祛风化痰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耿银龙 郭长娥 朱校序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H-B评分、面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IgA、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评分、波幅均升高,面神经传导潜伏期、IgA、IgM、IgG均下降(P<0.05);治疗组H-B评分、波幅升高差值,面神经传导潜伏期、IgA、IgM、IgG下降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化痰法可显著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化痰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研究
6
作者 孙石磊 朱校序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年龄>60岁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斑块性质,并同时对入选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动态动脉硬化...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年龄>60岁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斑块性质,并同时对入选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17例未检出斑块,45例检出稳定斑块,36例检出不稳定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检出率82.65%(81/98)。无斑块、不稳定斑块及稳定斑块组间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为49.026,P<0.10)不稳定斑块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脑梗死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