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肢体缺血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路坤 朱森燚 +2 位作者 陈真真 吴强 汪华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2-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DPC)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急性肢体缺血(ALI)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VA-ECMO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股动静脉置管,并留置DPC。根据有无发... 目的:探讨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DPC)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急性肢体缺血(ALI)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VA-ECMO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股动静脉置管,并留置DPC。根据有无发生ALI,分为缺血组(n=15)和未缺血组(n=35)。使用经皮血氧仪监测动脉插管侧下肢经皮氧分压(P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_(2)),并进行氧负荷试验(OCT)。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OCT前后PtcO_(2)和PtcCO_(2)、10 min-OCT、DPC接入前后PtcO_(2)和PtcCO_(2)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AL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未缺血组病人在OCT后PtcO_(2)明显升高,2组病人在OCT后PtcO_(2)、10 min-O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组病人在OCT后PtcO_(2)、PtcCO_(2)无明显变化(P>0.05);2组病人在DPC接入前PtcO_(2)和Ptc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缺血组病人在DPC接入后PtcO_(2)明显升高、PtcCO_(2)明显降低,2组病人在DPC接入后PtcO_(2)和Ptc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10 min-OCT、OCT后PtcO_(2)、DPC接入前PtcO_(2)和PtcCO_(2)对ALI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95%CI:0.934~1.000)、0.904(95%CI:0.821~0.987)、0.939(95%CI:0.870~1.000)、0.874(95%CI:0.766~0.983),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血氧监测可以作为VA-ECMO病人并发ALI的有效监测手段,通过OCT可以更早地识别出ALI的发生。DPC可以明显改善VA-ECMO病人的下肢血供,建议在VA-ECMO置管时常规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肢体缺血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氧负荷试验 远端灌注管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楠 张珺 +1 位作者 朱森燚 岳淑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6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的表达。方法以孕39~50 d早期人工流产绒毛10例作为对照组,孕40~77 d早期自然流产绒毛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过碘酸Shiff反应(PAS)法和阿利坚蓝染色检测中性糖原和酸性多糖的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的表达。方法以孕39~50 d早期人工流产绒毛10例作为对照组,孕40~77 d早期自然流产绒毛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过碘酸Shiff反应(PAS)法和阿利坚蓝染色检测中性糖原和酸性多糖的表达,进行图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绒毛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绒毛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内中性糖原减少(P<0. 05),酸性多糖增加(P<0. 05),酸性多糖分为高、中、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糖原表达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异常,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中中性糖原降低,说明胎盘糖原储存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酸性多糖的增高说明存在在糖原代谢异常伴有糖原的累积,酸性多糖高表达组伴有滋养层细胞形态学改变也佐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胎盘绒毛 糖原 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