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1
作者 朱毅梁 邵岩峰 +2 位作者 于莉 李婕 王庆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13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频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此为本,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不同,其他病机(燥、热、瘀、虚、痰)可为标实。本文拟从“病机-方-药-证”角度探讨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其主要治法是疏肝和胃、降逆清火,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长短,结合疏润结合、清化痰瘀、调养并举治法,贯穿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过程中,以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方-证-药 化肝煎 理论机制
下载PDF
从浊毒理论辨析胃“炎-癌转化”
2
作者 朱毅梁 于莉 邵岩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90-95,共6页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胃癌的产生、发展、恶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浸润构成了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肿瘤侵袭、转移更离不开炎性微环境的持续存在,炎症与癌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Correa模型,胃癌的发生常经历...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胃癌的产生、发展、恶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浸润构成了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肿瘤侵袭、转移更离不开炎性微环境的持续存在,炎症与癌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根据Correa模型,胃癌的发生常经历一个完整的炎-癌级联。在早期“炎-癌”转化阶段的中医药辨证施治可有效干预胃黏膜癌变的进程,中医药是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浊毒理论是李佃贵教授在古人对于浊与毒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归纳而来的,李教授提出浊毒内蕴是胃“炎-癌转化”的核心病机,“浊为毒之渐,毒为浊之深”,“湿-浊-毒”是疾病病机发展的特点,与胃“炎-癌转化”特性具有相似之处。慢性炎症与“浊”密切相关,癌症与“毒”联系紧密,浊化、毒化反映出疾病病理状态的持续恶化,浊毒轻重往往可以预示疾病发展的规律。基于浊毒理论,从浊毒转化深入阐明胃“炎-癌”病机动态演变全过程,将化浊解毒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施以精准分期治疗,以“扶正、健脾、化痰、散瘀”等治法使得浊化毒去、瘀除络通,进而达到减缓、阻断甚至逆转胃“炎-癌转化”进程的目的,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胃“炎-癌转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理论 炎-癌转化 非可控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